壹般來說,要全面理解壹件事物,可以從定義、形態、起源與歷史、目的與功能、結構與關系、原因與關鍵驅動因素、對應事物等七個維度進行分析。
定義是理解事物最直接、最準確的維度。這是因為定義往往涉及到壹個事物最根本的方面,這樣妳才能清楚地將其與其他事物區分開來。
根據定義的結構,當我們知道壹個事物的定義時,我們可以專註於定義項,分析定義項並獲得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壹個給定的定義體現了壹個事物的本質,可以將它與其他事物區分開來。這其實是壹個定義。定義是定義方法之壹。如果我們想知道壹件事,我們可以先定義它,看看它屬於什麽類別,它的邊界在哪裏。例如,假小子是關於在性格或形象上像男孩的女孩。
沒有給定的定義,也不能直接定義。妳可以先列出來。看看這個東西屬於什麽範疇,找到這個東西的* * *所在,然後重新定義。我們用假小子來解釋壹下。如果我們沒有“假小子是指性格或形象像男孩的女孩”的定義,我們也可以列出壹些感覺假小子的類型來定義假小子的類別。例如,像男孩壹樣拿著大刀坐著的女孩是假小子,穿西裝打領帶的女孩是假小子,留著寸頭發型的女孩是假小子。通過這些列舉,提煉出“人物或形象像男孩”的* * *本質,並據此給出定義。很多定義其實都來源於此。這是用歸納法定義事物的方法。
性狀是生物學中的壹個概念,其本義是指生命體所能觀察到的外部特征的總和。包括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特征。
這本書講的是人物,借用了生物學的概念,指的是我們能感知到的事物的特征和外部信息。
例如,鹽的性質包括白色、粒狀、結晶和鹹味。壹本書的特點包括裝幀、紙張使用、厚度、定價、書架分類、流派分類等等。
抽象概念也可以討論特質。比如幸福。如果壹個人感到幸福,他的表現是什麽?可能會有臉紅、心滿意足、大聲唱歌或跳舞、身心放松等等。而有的人認為幸福就是沒有意外,平平淡淡才是真,就是歲月靜好。
特質可以給我們壹種直觀的感受,從感性層面去觸摸和把握事物。
通過定義對事物的準確描述,再加上特質對事物的豐富描述,我們可以對事物有壹個相對完整的了解。因為角度不同,目的不同,同壹件事會有不同的定義。然後,觀察此時事物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定義之間的差異,避免不同定義造成的混亂,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事物。
壹些新的事物,由於出現的時間較短,人們對它們的認識還不夠清楚,可能沒有明確的定義,只有壹些不同人的理解或假設。這時,特質是我們擺脫他人幹擾、直接理解事物的重要維度。
起源和歷史是從時間線上認識事物。
通過梳理事物過去的發展變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事物的現狀,為預測事物的未來提供指導。
歷史讓我們找到事物起源的依據,從而建立基礎。所謂勿忘妳的主動心態,這樣才能實現妳的最終目標。
如何知道事物的起源和歷史?
起源不僅是起點,它側重於時間概念,而且起源不僅關註事物何時出現,還關註當時的環境,以及使事物出現的條件是什麽。
2014年前後,互聯網思維的概念開始流行,因為當時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互”的階段,微博和微信已經成熟。無論是銷售還是營銷,企業都可以拋開渠道直接接觸用戶,用戶之間也可以相互溝通和交換信息。
* * *自行車享受的出現是由於在線支付的成熟,這使得無人看管的長途充電成為可能。
淘寶網紅店的出現不僅是因為微博微信的發展讓網絡名人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與用戶深度互動,把握用戶需求,並圍繞網絡名人形成社區,還因為淘寶平臺上不同制造商形成的靈活生產系統可以接受更多網絡名人的訂單。
在當時,正是因為它具備了什麽條件才成為可能。它出現時有什麽特征?這樣,如果我們看它的歷史發展,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事物隨著時間的變化,還可以考察事物起源的條件是否發生了變化,事物的內涵發生了什麽變化,變化來自哪裏。
關註歷史的壹個重要內容是關註關鍵節點。關鍵節點將歷史分為不同的階段,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內涵的差異。
關鍵節點壹般以裏程碑事件為標誌。
調查事物的起源和歷史,是為了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從長時間軸看事情,會比只盯著當下有不壹樣的理解。當然,從“起源和歷史”出發,我們仍然應該關註現在的狀態,從現在的狀態回到起源和歷史,再回到現在的狀態。
目標和功能是通過價值線認識事物。
築墻者的三個回答反映了對目的的不同理解。建造壹堵墻是當前行動的目的。這面墻是壹座高樓的壹部分。在建造壹堵墻時,我們不僅要考慮這面墻,還要考慮它與整個高樓的其他墻的關系。而整個建築是新城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所以要考慮與整個新城的協調性。三個答案恰恰代表了對“築墻”行動三個目的的理解。壹個是另壹個背後的目的,壹個比壹個更深刻。
探索目的背後的目的的壹種方法是不斷地問“為了什麽”。
建墻就是建墻,建墻就是建樓,建樓就是建新城。建設城市新區的目的是整體搬遷,整體搬遷是為了更好地留出規劃用地,這是為了吸引投資,這是為了發展經濟,發展經濟是為了增加當地人的收入,這可以使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言簡意賅,這個鏈條是這樣的:築墻→蓋樓→新城區→整體搬遷→規劃用地→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人民增收→美好生活。
這樣壹連串的質疑將築墻的具體行動與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願景聯系在壹起。這樣,就有可能在砌墻的時候,因為對作品的認知不同,眼界超出了墻,從而可能貢獻出不同的智慧。
對最終目標提出質疑是為了看看如何調整自己的動作,以便更好地實現最終目標。
例如,如果妳在人力資源部門工作,假設妳的工作是招聘。當然,妳的任務是為公司招聘員工,而招聘員工的目的是完成公司的業務。這是壹個非常簡單的提問目的。但如果妳這樣問,妳已經可以對妳的工作提出要求了:妳必須知道公司的業務是什麽,需要什麽樣的員工,什麽時候是淡季,業務區域如何分布,如何做好候選人儲備。
當我們從目的和功能的角度理解事物時,我們應該考慮事物功能的範圍和不同人的不同角度,並理解事物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結構與關系(結構與?關系)就是從關系線上認識事物。有內部和外部結構和關系。
結構:事物的組成部分及其關系。
當理解事物的組成部分時,可以使用MECE原理。MECE(互斥?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意思是“相互獨立和完全耗盡”,這是麥肯錫在分析問題時使用的壹種方法。這種方法將復雜的大問題分解成容易解決的小問題。MECE原則確保問題之間沒有重疊和遺漏。
我們在知道事物的組成成分時借用這個原理和方法,只是為了保證事物的組成成分“無重疊、無遺漏”。
當妳知道壹個東西時,妳不僅要知道它的組成部分,還要知道每個部分之間的關系,兩者的結合才是完整的結構。
結構和關系是事物的透析;性格是對事物外觀的描述。兩者構成了認識事物的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結構和關系決定事物的屬性,屬性反映結構和關系。
我們在認識結構和關系時,不僅要認識事物內部的“結構和關系”,還要認識事物所處的環境,考察與環境中各種事物的“結構和關系”,即事物與外部的結構和關系。
在理解結構和關系時,最好的方法是繪制結構和關系,並使它們在圖表中可見,這樣更壹目了然。
理性和關鍵驅動因素從邏輯上理解事物。
從原因和關鍵驅動因素認識事物,知道事物的原因和後果,知道影響事物的各種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
要想找到原因和關鍵驅動因素,就必須理清事情的運行機制。
所謂運行機制,就是事物的動作、過程和邏輯,也就是事物是如何做的,或者說是如何運作的,又是因為什麽因素的影響而如何發展變化的。
在梳理事物的流程時,我們應該找到流程的初始起點,即行動和思考開始的地方。
在梳理運行機制時,要找出原因背後的原因。壹個好方法是豐田的“5why”分析法,不斷追問為什麽。
豐田的“5why”分析法,又稱“5問法”,是在問題發生時接連問出五個為什麽,從而探究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當然,“五問法”不壹定要問五次為什麽,也不能只問五次為什麽。只要有助於找到真正的原因,可以問三遍或者10遍。5只是壹個代表數字,不是壹個明確的要求。
對口就是從自己的“朋友”和“敵人”那裏了解事物。
壹項研究表明,無論財富還是智慧,妳都是妳五個最親密朋友的平均值。這是對結果的描述。妳壹開始必須有五個以上的親密朋友,但那些達不到這個平均水平的人將逐漸被排除在妳的圈子之外,因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關註點,不同的問題要討論,以及不同的想法。沒有相同的語言,我們怎麽能壹直保持親密呢?更高層次的圈子,即使妳擠進去,也很難留下來。
事物的“朋友”是指同類事物,事物的“敵人”是指對立或異質的事物。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處於同壹個“類”和“群”中,就必然具有“類”或“群”的某些共同特征,否則就不能歸入同壹個“類”或“群”。
對應的事物可以在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給我們借鑒和啟發。
從相應的事物中理解事物,如果可能的話,選擇基準作為參考。
要成為標桿,必須有獨特之處。研究它並反思自己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從對應的事物中理解事物,有點像科研中的對照組實驗。兩者相互參照。通過了解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節選自陳忠老師的《看透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