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經常談論“壹天像三秋”的說法,其中“秋天”是“壹年”的意思,“三秋”是三年的意思,通常指很長的時間間隔。
“秋”表達了季節名稱的含義,但也發展了某個時期和某個時刻的含義,並且往往包含不好的含義,這很可能與秋寒的寓意有關。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這是壹個關鍵的秋天。”再比如,“多事之秋”壹般用來形容壹段政局不穩、變化頗多的時期。
“秋天代表成熟。春天的美麗和夏天的深度都是有經驗的人,這並不奇怪。因此,它的顏色是淺的,它的葉子是黃色的,它幾乎是古董。它不僅以郁郁蔥蔥的綠色贏得榮耀。這就是我所說的秋天。
玄氣初消的初秋,月圓蟹肥,桂花明,並無蕭瑟之態。這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那時候很溫柔,就像我香煙上的紅灰,只是壹股香味。或者,例如,文人已經推遲了驚人的文筆,並逐漸變得精通和審慎,他們的毅力是堅實的,他們的閱讀是有意義的。這就是莊子所謂“秋來,但萬事必成功”的堅實含義。
擴充資料中“秋”字的由來
甲骨文中的秋天更像是壹種蟲子(大多解釋為蟋蟀,是秋蟲的代表),用來表示天氣漸冷,昆蟲紛紛躲藏起來。因此,秋天原本代表天氣轉冷、蟋蟀鳴叫的季節。蟋蟀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蟲,所以甲骨文中的“秋”字簡單來說就是蟋蟀的形狀。
在漢字漫長的演變過程中,甲骨文中的“秋”字(上面坐起來的第二個)在蟋蟀頭部的觸手部分被寫成了“他”,在其余部分被寫成了“龜”,蟋蟀的巢穴部分被誤寫成了火。至此,甲骨文“秋”字和“蟋蟀在巢”的原始線索完全消失了。
“谷物”這個詞很容易理解。秋天是收獲莊稼的季節。“火”呢?有人說,“火”這個詞源於古代的燒田習俗,意思是農民在收獲後會放火燒田,把田裏的蟲子燒掉。然而,有些人不同意,說這個“火”不是在地上燃燒的火,而是天上的星星。
流沙河先生在《詞偵探》壹書中指出:“此火為‘七月火’之火,指大火星。大火星是古代東宮黑龍七夜中的心宿二,現在它是天蠍座的阿爾法星。”這顆星星有壹個特點,那就是它又紅又亮,非常醒目。每年初秋,它都會在黃昏時分準時出現在南方的天空中。
“祖先們通過觀察星星來確定季節,所以他們也用大火星來代表秋天。”燃燒田地的理論增加了我們的農業知識,恒星的理論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天文現象。但還有另壹種說法,不壹定科學但很有詩意:我們不妨把“火”這個字看作秋天的色調——火紅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