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擴展:
周有光,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生於江蘇常州。早年祖父在政府工作,有過壹段顯赫的家世。但近代以來戰亂頻仍,周有光這壹代早已沒落,只能靠父親教書為生。但周有光家裏從小就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周有光學習成績不錯。1918考入常州高級中學。
進入高中後,周有光發現,雖然學校裏提倡學普通話、寫白話文,但沒有人去執行。老師和學生還是用方言交流,所有考試都用文言文作答。但當時有壹位思想先進的老師大量宣傳白話文,對青年周有光影響深遠,開啟了他的新文化啟蒙思想。
65438-0923,周有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學專業。但當時他發現大學裏只有英文打字機,沒有中文打字機。這不能不引起周有光的深思。在接觸到拉丁文學後,周有光對其產生了興趣,於是在大學輔修了語言學。
為什麽沒有必要報班學拼音?
先說拼音的本質:語言是閱讀和表達的工具,拼音本質上是方便識字的拐杖。它只是壹個“工具的輔助工具”。拼音的出現比書寫晚得多,它的雛形是明清時期東西方文化的多次交流。當時在華傳教士試圖用自己的母語發音來標記學習漢語的演變。嗯,最初的目的是幫助外國人學習中文。
常用的“拼音”是建國後專家們編的。識字不是靠拼音,否則我們古代人就不會識字。因為漢字的本質其實是壹個圖畫系統,相對於抽象的拼音來說是非常生動的。而且,拼音並不難學。任何人只要花壹點時間就能學會,就像騎自行車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