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地震意味著什麽?

地震意味著什麽?

地震是地殼能量快速釋放引起的振動,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地震波。

地震可以用地震儀測量,地震的震級用來表示震源釋放的能量,通常用裏氏震級表示。烈度用修正的麥誇裏地震烈度表表示。某地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該地地殼運動的劇烈程度,由震動對個人、家具、房屋和地質構造的影響程度決定。

在地球表面,地震會使地面震動,有時地面會移動。振動可能會導致山體滑坡,甚至火山活動。如果海底發生地震,海底的運動甚至可能引發海嘯。

壹般來說,地震這個詞可以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產生的地震波。人造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的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采礦、油井註水、地下核試驗等。自然火山活動、大規模山體滑坡、地下洞穴坍塌、隕星墜落都可能引發地震。

振動的來源稱為源。大部分震源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也就是巖石圈。根據震源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0-70公裏深)、中源地震(70-300公裏深)和深源地震(300公裏以上深)。從震源到地面的垂直線稱為震中。震中是地表上離震源最近的地方,所以地震波最先到達這個地方,震動最強,破壞最大。

[編輯]地震的原因

[編輯]構造地震

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振動稱為構造地震。因為地球是不斷運動變化的,所以地殼內部會產生很大的地應力。在地應力的長期緩慢作用下,地殼中的地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局部應力超過巖石本身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地層就會發生斷裂和移動,其巨大的能量會突然釋放出來,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彈理論來描述這種現象。世界上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編輯]火山地震

火山活動時巖漿噴發或熱作用的影響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壹般較小,約占地震總數的7%。地震和火山經常是有聯系的。火山爆發可能引發地震,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發火山爆發。壹般影響不大。

[編輯]塌陷地震

由地下水溶解可溶巖石或地下采礦形成巨大空洞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種地震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比較小。

[編輯]誘發地震

由地殼的某些外部因素在特定區域誘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溉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庫水滲入已有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的作用,促進斷層新的滑動。但並不是所有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層和堅硬巖性時才能誘發。

[編輯]地震的規模

目前衡量地震規模主要有兩個標準:震級和烈度。

[編輯]幅度

見裏氏震級地震。

地震強度的量度,根據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劃分。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本諾·古登堡在1935 * *中提出的震級分類方法,即裏氏震級地震。裏氏震級是以10為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對數,選取距地震震中的距離為標準。裏氏震級每增加壹級,釋放的能量增加約32倍,相隔兩級的震級之間的能量差為1000 (~ 32 x 32)倍。

小於裏氏2.5級的地震壹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裏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10萬次。裏氏5.0級以上的地震會對建築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這種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裏氏4.5級以上的地震。根據記錄,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發生在南美洲的智利,時間是5月22日19: 00。美國地質勘探局稱,裏氏震級達到9.5級。

[編輯]強度

見:麥誇裏地震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通過地震時地面建築物的破壞程度、地形的變化、人的感受等宏觀現象來判斷。地震烈度源於並應用於10度的Rossi-Forel震級,由意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和1902中修訂。後來被很多地理學家、地震學家、物理學家多次修改,成為今天的修正麥卡利震級。“麥誇裏地震烈度”從不易察覺到完全破壞分為1(無感)和12(完全破壞),只有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出處請求】。

每個地震只有壹個震級值,但烈度取決於場地與震中的距離、震源深度、震源與場地本身之間的土壤結構以及引起地震的斷層運動類型。

[編輯]地震分布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的發生在大尺度和長期範圍內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範圍內有差異,在時間和地理分布上表現出壹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積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編輯]時間分布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壹定的周期性。其特點是在壹定時期內地震活動頻繁,烈度高,稱為地震活躍期;在另壹段時間內,地震活動的頻率和強度相對較低,稱為地震平靜期。

[編輯]地理分布-地震帶

主要項目:地震區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壹定的地質條件控制,有壹定的規律。地震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尤其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壹個活躍地震帶。世界上有三個主要的地震帶:

壹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和日本列島,經臺灣省向東南轉向新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全球80%以上的地震集中在這裏。這條帶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滅絕邊界上,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滅絕邊界上,南極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滅絕邊界上。

第二,歐亞地震帶,大致從印尼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跨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至地中海及其沿岸。該帶處於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滅絕邊界上。

第三,大洋中脊地震帶包括延伸在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冰洋上空的大洋中脊。洋中脊地震帶只包含了全球約5%的地震,而且這個地震帶上的地震幾乎都是淺源地震。

地震前兆

請參閱:地震預測。

目前還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但地震前通常會有壹些自然現象,尤其是大地震前的各種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是人的感覺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比如動植物、地下水、地光地聲的異常。後者是人的感覺器官無法直接檢測到的,但可以通過專業儀器檢測到,如地形變化、地磁場、重力場、地溫梯度、地應力異常等。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是地震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編輯]地震防護

在任何建築(抗震建築)的設計和建造中,有效的抗震設計可以有效地防止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地震發生時,關鍵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防護對確保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至關重要。通常是比較強烈的近震可能會造成危險。最近的地震往往都是從顛簸開始,震動很明顯,要趕緊逃生。逃生要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則,註意保護頭部。

關掉室內的煤氣。可以暫時躲在堅固的家具旁邊或者墻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墻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註意避開外墻等薄弱部位,可以用枕頭、被子等東西,也可以直接用手護住頭部。躲在堅固的家具旁邊可以在建築物倒塌時提供壹些空間,但對於較小的地震,它可以保護家具下的墜落物。主震發生後,人員要迅速疏散到室外,高層人員盡量避免乘坐電梯。在戶外時,可以跑到相對開闊空曠的地方,避免聚集在高樓和高壓輸電線下。如果要註意山區的山體滑坡和滾石,可以尋找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在環境和體力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逃生。如果無力脫險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編輯]常用名詞

地震波:分為體波和面波。體波包括縱波(P波)和橫波(S波)。橫波的傳播速度為2.0-5 km/s,可引起地面水平震動。縱波的傳播速度為3.5-10 km/s,可使地面上下顛簸。面波(L波)只在表面傳播,會造成嚴重破壞,速度最慢。地震時,縱波最先到達地表,所以人們首先感覺到地面上下震動。但由於縱波比橫波衰減快,離震中遠的地方只感覺到水平晃動。詳見地震波。

來源:地震發生的地點。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中是地表離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動最強烈、地震破壞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稱為震中區,也稱為極端地震區。

震源深度:從震中到焦點的深度。

震中距:觀測點到震中的距離。

源距:從觀測點到源的距離。

烈度:衡量地震對特定地點的影響和破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