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和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理想和欲望。理想包含目標,崇高的理想可以激勵人們努力實現目標。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寶貴生命,為的就是讓窮人翻身當家作主,實現黨的最高理想。他們沒有看到黨的最高理想的實現,甚至沒有看到新中國的成立,但他們仍然是共和國的英雄和民族的脊梁,這是我們所欽佩的。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黨員、幹部和其他勞動者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忘我地工作,為實現黨的最高理想作出了貢獻。雖然實現理想和目標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正是在這種理想和目標的指導下,人們團結起來,力量凝聚起來。在理想和目標可以實現的信念的支持下,* * *和中國的當代模式在各行各業不斷湧現。他們是* * *和中國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欲望看重結果,正常合理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餓了,想吃東西是壹種欲望。吃完了,我不餓了,我的目的達到了。誰能說這種願望是不合理的呢?問題是欲望必須被約束和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無限制的欲望是貪婪,貪婪,它是壹種災難,甚至是壹種災難。壹位學者這樣評價《西遊記》:“通過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勸世人面對各種誘惑,要真誠堅定,不要有不合理的欲望和貪婪,否則很難取得正果。”《西遊記》中有這樣壹個情節:李善的母親和觀音、普賢、文殊菩薩成了壹母三女,他們用色相和雄厚的財產誘騙了四位唐高僧和弟子。面對“妖艷迷人”的美女和取之不盡的財富和財富,唐僧低下頭說“愚蠢和沈默”,孫悟空和沙僧堅持。菩薩們借此告誡他們:“從此必須改變冥想,如果妳出生了,就很難忽視道路。”從這個角度來看,《西遊記》也告誡當權者,通往權力的道路是陡峭而危險的。要想取得“正果”,就必須把握自己的欲望,抓住心中的“鬼”,停止心中的“魔”。
我們看看那些貪官汙吏和腐敗分子,他們沒有喪失理想信念,放縱自己的欲望,越過自己的私欲,把享樂主義放在第壹位。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控制下,任何黨紀國法都被完全無視和拋棄。富蘭克林曾說:“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關鍵原因是我們的欲望太強烈。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我們就不是真正的人。”中國古人說“不築堤,猶難支消壑;如果操作不嚴格,它怎麽能阻止橫流!“壹個真正的人必須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正直,在頭腦中築起壹道堤壩,將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公正合理的範圍內。壹旦堤防不牢,欲望沖破堤防,就會像洪水猛獸壹樣,不受約束,為所欲為,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傾家蕩產。
欲望被理想和信念所約束。中國* * *生產者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法律和政策規定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外,黨員幹部不得謀取任何私利和特權。必須有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壹切的思想境界,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堅持為* * *社會主義奮鬥終生,堅持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壹切。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可以有效地約束欲望,如果失去了理想和信念,他們就會將不正當、不合理的欲望擴大為無限的欲望,追求享樂、金錢和美麗,並不擇手段地獲得欲望的滿足,而這種欲望的滿足是沒有限度的。胡建學(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死緩)私下裏經常說:“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沒有出路的”;陳明(原全國勞動模範、北京市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黨委書記,已被執行死刑)公開散布:“* * *地球爆炸前不可能實現資本主義”。這些貪官汙吏和腐敗分子的理想信念已經喪失到這種程度。我們能指望他們克制自己的欲望,為* * *資本主義奮鬥終生嗎?顯然,他們的人生目標已經嚴重扭曲,結局令人痛惜、悲傷、震驚,更令人深思。
克制欲望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做到防微杜漸,不為各種誘惑所動。新時期領導幹部的傑出代表鄭培民同誌的事跡很能說明問題。他去中央黨校學習時借了5000元公款,學習結束按規定報銷各種費用時,又交了8.72元。他說:“這是我借的路費活期存款的利息,應該上繳公家。”8.72元多麽微不足道,但小事見精神。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什麽叫防微杜漸,什麽叫大公無私。“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自己意識形態防線的“蟻穴”在哪裏呢?但是我沒有看清壹切。
縱觀腐敗過程,壹是理想信念喪失,二是個人欲望惡性膨脹,不惜損害黨和人民利益,滿足個人私欲。另壹方面,私欲成為理想信念喪失的加速器,最終導致思想防線崩潰。過去,我們提倡在工作中保持高標準,在生活中保持低標準。這句話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它警示我們必須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欲望的大門必須關閉。貧困不是社會主義,* * *黨員不是苦行僧。國富民貪,我們也分享了改革的成果。但是,我們必須走* * *共同富裕的道路,決不能享樂主義和追求不正當的個人欲望。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黨紀國法允許的範圍內。從守好“小段”、守好“大段”做起,守護* * *產黨員本色,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堵住“蟻穴”,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否則,腐敗分子的下場將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