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和不斷的認識,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已知最早的本草著作叫做《神農本草經》。
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編撰了壹部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本草學巨著——《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方劑11000余方。
西藥,相對於中藥而言,是指現代醫學中使用的藥物,壹般由化學合成制成或從天然產物中提取。西藥是有機化學品,無機化學品和生物制品。劑量比中藥更準確,通常以毫克為單位。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
中醫從宏觀的角度看問題,把人看成壹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的。中醫有宏觀的準確性,缺乏微觀的準確性;而西醫藥學則是從微觀的角度看問題,采用分析的方法,不把人當成人看待,而是把人當作部分的組合,有微觀的準確性,但沒有宏觀的準確性。
簡單來說,西醫多是化學合成的單壹成分,目的是修復病變器官。它引入了對抗“疾病”的“對抗”。中藥是由天然植物、動物、礦物質等組成的化合物。按照壹定的原則,大多是為了恢復人體與環境或者人體器官之間的不平衡。就是把“證”引入調整。總之,西醫主要是以消除“病竈”為目的,中醫是以調整人體機能為目的,達到“陰陽平陽為秘”的目的。中醫和西醫的本質區別還是源於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理解。
最後,我想說,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積累的醫學遺產是極其豐富和珍貴的。中醫不應該被輕視,而應該發揚光大,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