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個漢字?誰發明了漢字?
漢字從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今天的漢字,經歷了許多變化和改革;然而,歷代的改革幾乎都是兼收並蓄,導致漢字越來越多。目前漢字數量驚人。常用的新華字典有10000多個漢字。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1716編纂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郭沫若曾估計,根據日本朋友的說法,中國大約有6萬個漢字。1994年出版的《漢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復字320個);最近,根據北京國安信息設備公司發布的漢字庫,* *收到了91251個帶有出處的漢字。其中,壹級適用漢字21.303個,包括國家標準提出的漢字,中國古代和現代近1.200個姓氏的漢字6699個,以及當前農村壹級地名專用字;二級適用漢字365,865,438+0個,包括古今權威辭書中音義完整的漢字和《十三經》《二十四史》等古籍中使用的漢字。三級備用漢字有33367個,包括生僻字、異形字和音義不清的漢字。不包括雜書、野史和地方誌、名人筆記等自制漢字;還有以不同方式書寫的異體字和同義詞,如正字、草書、隸書和篆書。文獻《說文解字》中有147個其他字。有人估計漢字的實際數量約為654.38+萬;也估計有120000多;中國有多少漢字尚無定論。我們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是2月6日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的。最初用於漢字的拼音方案是由外國人設計的。明朝萬歷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開創了系統的拉丁字母漢語拼音方案,被稱為“西文奇跡”。後來,法國傳教士金尼格和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又創造了各種漢語拼音方案。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19世紀中後期英國人創造的維托瑪拼音和郵政拼音。中老年人仍然記得學習英語時,中國的地名,如“北京、天津、上海”被拼寫為peking、tienchin和shanghai。可以看出,這樣的拼音非常不準確。因為外國人不太了解中國的地名,就像我們用普通話說的外國地名在外語中發音不準確壹樣。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漢語拼音方案才成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中國的外交文件和新華社電報都使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的地名和人名,結束了用威爾托瑪拼音和郵政拼音拼寫中國地名和人名的歷史。如今,我們仍然可以在“中國香煙、張裕葡萄酒、茅臺葡萄酒、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商標和標誌上看到中華、暢遊、茅臺、清華和北京的舊拼寫,但它們早就應該改為漢語拼音了。真正為普及教育而為普通人所用的拼音,是誕生於民國初年的音標(又稱音標)。今天的中老年人可能記得當時的拼音是漢字的筆畫形式:ㄅㄆㄇㄈㄉㄊㄋㄌ...(今天,它可以在漢語拼音方案的字母表、聲母表和韻母表中看到)。在沒有拼音的古代,壹般有兩種註釋文字的方法。壹種方法是用兩個漢字來表達發音,用第壹個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另壹種方法是直接閱讀並選擇簡單的同音字。漢字的起源是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中國學者壹直在努力揭開漢字起源的神秘面紗。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各種說法,如“結繩說”、“八卦說”、“圖畫說”和“書法契約說”等。古籍也普遍記載了創造漢字的黃帝史官倉頡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系統的寫作工具不可能完全由壹個人創造。如果倉頡真的存在,他應該是壹個文本組織者或出版商。最早的符號雕刻於8000多年前。近幾十年來,中國考古界發表了壹系列與殷墟甲骨文更早的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材料。這些材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和歷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的雕刻或繪畫符號,也包括少量刻在甲骨文、玉器、石器等上的符號。可以說,它們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通過對中國各地19考古文化的100多個遺址中出土的陶片上的雕刻符號進行系統調查和比較,認為中國最早的雕刻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作為壹名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獻學、科學考古和高科技手段等科學方法對這些原始材料進行全面整理,從而比較出有關商代以前漢字發生和發展的壹些線索。然而,情況並非如此簡單。除鄭州商城遺址和小雙橋遺址現存的小規模材料(近年來已發現65,438+00多例商代早期朱樹濤的文字)外,商代以前的其他符號分散且缺乏相互聯系,大多與商代文字脫節。還有壹些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的符號。漢字體系在中原地區正式形成。王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壹種獨立起源的書寫系統,它不依賴於任何外國語言。然而,它的起源並不單壹。經過多次和長期的磨合,大概在夏朝之初,我們的祖先在廣泛吸收和使用早期符號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那時,漢字系統迅速成熟。據報道,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的書面材料,中國至少在於霞時期就有了正式的書面語言。例如,近年來,考古學家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壹件平底陶罐上發現了毛筆和竹書的“文”字。這些符號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配置,但遺憾的是這樣出土的文字資料仍然很少。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就目前所知所見的殷商文字資料而言,文字載體有多種類型。當時,除了用毛筆在簡體字上書寫外,其他主要的書寫方式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陶器、玉器和陶鑄刻在青銅器上。以殷墟使用的甲骨文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的商代文字資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資料。殷墟反映的商代文字不僅體現在文字數量多、材料豐富,而且突出表現在文字創造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基本字的結構特征可分為四類:以人體和人體某壹部位的物理特征為構詞基礎;以勞動創造和勞動對象為構詞基礎;以動物和家畜的形象作為構詞的基礎;以自然意象為構詞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來看,這些早熟字形所選擇的對象與我們祖先的社會生活相當接近,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特征。同時,這些字形所描述的內容涉及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此它們還具有廣泛的配置來源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