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教壹年級小學生認識筆畫多的生字?有什麽訣竅嗎?

如何教壹年級小學生認識筆畫多的生字?有什麽訣竅嗎?

妳可以編壹些順口溜。比如:說出單詞(咬掉牛尾巴)。妳甚至可以通過填字遊戲來學習,邊玩邊學。記憶會很深刻。

如何教壹年級小學生記單詞

呵呵,誰有好辦法?我急需它。

如今,壹年級的所有生詞都很難記住。我推薦妳使用這種方法:

1,通過填字遊戲。

(比如:壹天24小時,什麽是72小時?就是|水晶|這個詞。)

(壹口咬掉牛尾巴。正是字|蘇|)。。。。。。妳可以自己畫或者上網查。只要形象生動,就很容易記住。

2.使用諧音字。

(例如:種植和切割,無聊和嘈雜。。。。。)

妳讓他先找出這兩個詞的區別,然後教他區別,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

3、同分或上下。

(比如“狗”字)妳先問他左邊的部首是什麽,再問他右邊的字是什麽,左右兩邊是什麽字組成的。漸漸地他會記得。

努力學習漢字。

[摘要]

運用嘗試加工教學內容的理論嘗試學習漢字,設計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提倡靈活的使用方式。目前,許多識字教學方法,包括幾個新課改實驗的識字教學部分,都是以灌輸和記憶為主,缺乏理想的教學模式,對“異體字”束手無策。努力學習漢字可以克服這些缺點。在嘗試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構詞法和用詞規律,以學生為中心,嘗試和練習,先練後說,多練少說。因為它為學生提供了使用漢字的實踐機會,可以有效地區分易混淆的單詞並克服錯別字。本文還闡述了努力學習漢字的概念和前提條件,以及努力學習漢字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練字法。

[正文]

國內外已有數十種漢字識字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基本相似,側重於灌輸和記憶。他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反映現代教學理念。大多數識字教學方法根本沒有課堂模式。所有的識字教學方法都有不同的特點,它們在克服“不同特點”的問題上無能為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實驗在這些問題上沒有新的突破。

嘗試在教室裏學習漢字是不同的。學生可以自主探索構詞法和用詞規律,先練後講、先學後教,學生優先、先試後練,可以有效克服錯別字。教學方法的核心是課堂操作模式,先說模式。

1.嘗試學習漢字的壹般模式。

具體教學程序分為六個環節,如下圖所示。

1.1.介紹新的課程和主題。

綠色——清、請、清、閃避、情意;好吧,眼睛。

1.2.基本功

1.2.1.了解“清”這個詞的相似之處

Disting在背誦聲母和韻母表的基礎上,認真練習j、q和ing拼寫練習Jing 1;青1、青2、青3(阿拉伯數字音調,下同)。

3.2.2.了解“綠色”壹詞的不同之處

復習常用偏旁三字課文。

旁邊的字,都變形了。表格語言,說和讀。

在“太陽”這個詞旁邊,它的意思是太陽。早上早起,珍惜時間。

在眼睛這個詞旁邊,眼睛是相關的。我壹直盼望著去爬山。

三滴水,變形了。河流流入大海。

豎心旁邊,壹顆心。熱愛人民,珍惜真情。

昆蟲這個詞旁邊還有很多昆蟲。小蜻蜓,小飛蛾。

在米飯這個詞的旁邊,有很多食物。有精糧和粗糠。

1.3.試著準備壹下

復習小清1青蛙背課本小清1青蛙。

小晴1青蛙

河流清1天氣清2,

青1青1草飛青1蜻蜓。

到處都是稻田呱呱叫,

肖驍青1青蛙大燕京1。

保護幼苗免受蟲害,

做了很多好事。

青3,妳保護小清1青蛙,

它是莊稼的好衛士。

盡量利用晨讀時間學習漢字,提前學會背誦。

1.4.上新課

1.4.1.展示試題。

選擇單詞並填寫在學習材料中的拼音下,“清,請,清,清,閃避,情感,眼睛和本質”。

小晴1青蛙

河流清1天氣清2、

青1青1草飛青1蜻蜓。

到處都是稻田呱呱叫,

青1青蛙大眼睛驚。

保護幼苗免受蟲害,

做了很多好事。

青3,妳保護小清1青蛙,

它是莊稼的好衛士。

1.4.2嘗試練習

學生自主探索,老師巡視輔導。

1.4.3.討論和解釋

學生介紹自己選詞的理由或想法;如果學生分辨不清,老師就啟發和指導。

經過以上環節,綠字家族不練也會默寫,書寫標準取決於黃金練字法。

1.5.寫作教學

1.5.1.用粉筆在金色書寫板上寫字

學生通過模仿老師的模式嘗試寫“綠色,請,眼睛”,老師參觀和輔導。

典型的作業討論,教師指導。

教師示範寫作,學生模仿寫作。

1.5.2.用鉛筆寫在金色的字帖上。

模仿字帖上的範字寫清家的漢字,每個字寫兩遍供老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討論和指導。

把每個單詞都練習壹遍。

1.6.總結,下課。

2.什麽是努力學習漢字?

根據正常中國兒童學習漢語的遷移規律,“努力學習漢字”首先閱讀單詞和短語,並在學習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識字目標。針對讀寫練習中出現的白字異字問題,運用邱學華的教學理論,將顏文君的《字族識字課本》加工成《試學漢字》,設計了壹種讓孩子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探索構詞法和用字規律的教學方法。其顯著特點是先練後講、多練少講。“嘗試學習漢字”可以理想地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兒童識字的內在需求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設計壹種教學方法來大大減少閱讀和寫作練習中的白詞和其他詞的數量?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才能顯得自主、合作、探究?怎樣才能把識字和寫字結合起來,規範寫字,減輕負擔?

為什麽取名為“努力學漢字”?全國幾十種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幼兒園甚至海外都取得了成效,說明識字並不難;然而,大多數識字教學方法的後遺癥都是壹樣的——錯別字很多。錯別字的原因是什麽?-漢字有規則的結構,識字教學法不註重構詞規則。拼寫的原因是什麽?——漢字的使用是有規則的,但識字教學並不註重漢字的使用規則。構詞法和用詞規律是在讀寫實踐中掌握的,許多識字方法側重於記憶字形,沒有為學生提供在識字課堂教學中選擇使用形近、音近、意近的字的實踐機會。識字的目標是記住字體特征;學習漢字的目標是學習漢字的構形和使用規則。絕大多數識字教學方法和寫作教學各自為政,沒有有機結合。記憶生字、規範書寫的教學模式仍有欠缺,漢字書寫水平仍不理想。“努力學漢字”將學習漢字與練字黃金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減輕了背生字的負擔,又能讓學生寫出規範、漂亮的字。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總體目標》第五條明確:“能夠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金佳妍說,新課改實驗四年來,語文課堂已經“獨立”了。低水平的識字教學也不例外,只能是被動學習。筆者設計的“嘗試學習漢字”正好可以出現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景。嘗試在課堂上學習漢字,有特色的第壹次嘗試、第二次嘗試和書寫嘗試,以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先練後講,多練少講。

3.“努力學習漢字”的前提——激發兒童學習漢字的內在需求

進入小學時,如果口語發展正常,單詞總是分為單詞、短語和分句,詞盲兒童的語料庫在壹定程度上得到了豐富。為什麽入學後每個字都要學?因為老師沒有好好利用,繼續加大力度豐富這個語料庫,他另起爐竈,每天帶學生用單詞卡強化字形,用教鞭讀漢字,甚至讀課文。閱讀時,學生也應該看清字形,以免讀錯。老師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組織課堂教學過程,甚至調動壹切評價和激勵手段。這些都是孩子不識字的外因。只能說明孩子識字的過程是壹個被動學習的過程。因為此時的識字需求是社會群體對孩子的要求,而不是孩子本身的識字需求。我們能否在孩子識字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孩子萌發閱讀的欲望,從而變被動識字為主動識字呢?如何準備?我應該準備到什麽程度?我認為,這是科學素養教育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來研究壹下這個問題。

認識漢字:社會群體對兒童的要求是兒童識字的外在需要。

聽故事:孩子每天下午和晚上睡覺前纏著父母讀故事。

作者的孩子五歲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兒童版《西遊記》有24萬多字。妳可以打開壹頁中的壹段來流利地閱讀它。父母不會教孩子閱讀,他們都是在聽故事和讀故事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認識彼此的。以下是她閱讀和識字的發展階段:

【1】7000多字262頁的彩圖版《百變美猴王》,小朋友要聽。

【2】只要打開壹頁,孩子們就能正確流利地閱讀。

【3】隨便找壹個句子,孩子就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4】用厚紙剪壹個長方形的洞蓋壹頁,露出四個字,隨便就能知道。

【5】切開壹個較小的洞穴,只露出兩個字。妳可以通過壹個隨機測試來了解它。

【6】切開最小的洞穴,只露出壹個字,隨便測試壹下就知道了。

從【1】階段到【6】階段,她主動提出聽書或者自己打開書。父母沒有催促她,但這個故事吸引了她。胡適說,這大概就是他想引起兒童文學興趣的意思。

因為家裏書多,她開始聽調皮的哪咤之類的。偶爾,她想到讀《了不起的孫悟空》。她可以自己讀,但她不記得如何讀壹些單詞,所以她主動向父母尋求建議。這是兒童的識字需求,而不是社會群體的識字要求。這種需求自然產生。孩子有她自己的精神消耗,所以父母(老師)不能要求她在掌握了《孫悟空》中的所有單詞後再看其他書。從書店買壹些閱讀材料,她可以正確流利地閱讀。

實驗表明,從壹年級開始通過聽故事學習閱讀漢字是完全可行的。使用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的教師,上課壹般都是先讀課文,讀好課文後才能閱讀。學生可以通過模仿老師閱讀300字的課文來學習14個單詞,也可以先學習14個新單詞,然後通過模仿老師來學習閱讀300字的課文。實踐證明,前者省時省力。如果熟悉了30萬字的課文再學中文,是不是更省力?如果選擇的閱讀材料是印刷精美的《孫悟空》、《哪咤》、《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彩色書籍而不是教科書,我們還能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嗎?

2000年形聲字占90%以上(王寧),多音字占17%(周有光)。隨著閱讀數量和質量的發展,識字量不斷增加,易混淆的單詞(其他單詞,白色單詞)越來越多,孩子逐漸有了區分易混淆單詞的需求。引導孩子辨別易混淆的詞語是識字教學的重點。這時,作者設計的探索構詞法和用詞規律的“嘗試學習漢字”自然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

4.試著學習漢字的變體。

教學模式不是死板的教條,關鍵在於使用者的靈活性,變化中有壹點不能變:先練後講,多練少說。使用壹個階段後,師生熟悉教學過程,常用漢字不多,因此可以簡化程序,縮短嘗試練習前的時間,簡化基礎訓練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第二次嘗試的題目設計第三次嘗試練習,因為同壹個漢字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改變語境訓練可以提高漢字的使用能力。

5努力學習漢字具有普遍適應性。

不僅可以進行“努力學習漢字”的嚴格實驗,而且可以作為普通班中高年級學生讀寫白字和其他字的預防措施。因為它抓住了孩子學習漢語的關鍵問題。普通班的中高年級學生可以嘗試在語文課上以練習的形式學習漢字。

6黃金書法法

6.1漢字結構接近黃金分割比例。

用田字格很難解釋方塊字的結構特點。小學生用田字格裏寫漢字,而整個漢字往往不在田字格的中間,所以很容易向右下方傾斜。著名書法家啟功認為,漢字的結構特點是“上緊下松、左緊右松”,而且組合字較多,用“金字格”來解釋這種結構特點比較容易。與和田字體相比,“黃金字體”的方框中有四條參考線,便於兒童掌握組合漢字的結構,並能克服田字格漢字偏右的問題。

啟功曾寫了數百首絕句論書,其中第九十九首專門論述漢字的結構規律:“妳在寫字的時候,寫壹個字有多難?縱向和橫向的聚集和分散是最相關的。我壹拿到黃金律的證書,就突然覺得骨骼差距很大。”(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7月第1版)為此,作者根據啟功的研究成果,設計了壹塊金字書法板和壹本金字書法書,分別用粉筆和鉛筆(鋼筆)書寫。

6.2粉筆字便於學生觀察和理解。

鉛筆字太小,所以學生很難理解書寫的特點。用粉筆寫字幾乎被放大了100多倍。教師使用彩色粉筆直接評價和批改學生的作業。是非對錯,美醜壹目了然。

6.3粉筆字很容易模仿老師的鋼筆字。

孩子們主要通過模仿來學習寫作。學生用鉛筆,老師用粉筆,所以學生很難模仿老師的書寫。如果學生也使用粉筆,老師用彩色粉筆糾正學生的單詞,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並輕松模仿。

6.4粉筆書寫適應肌肉發育

六七歲的孩子,手指小肌肉的發育不適合鉛筆書寫,控制能力差,手指容易疲勞。粉筆的操作以手腕運動為主,不易疲勞,易於控制。

6.5粉筆書寫避免近視和保護頸椎

因為兒童的註意力很難在多方面得到分配,如果我們同時關註坐姿、握筆姿勢、人物的構圖和結構比例,我們難免會關註壹件事而忽略另壹件事。中小學生近視率高、駝背多與此有關。學生先用小黑板和粉筆書寫,掌握壹組詞的書寫要求後,再用鉛筆和金筆書法書(帖)書寫。

6.6鉛筆書寫需要準備專用字帖。

為了方便學生模仿書寫,我們必須設計相應的黃金字帖。

(附:石冠設計書寫的黃金字帖)

6.7寫作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的設計

因為正在培養孩子的傾聽、觀察和肌肉控制能力,老師先講學生再練,但學生往往聽不懂,教學效果不理想。作者認真學習了邱學華的嘗試教學理論,並在實踐後設計了寫作教學的常規步驟。具體內容如下。以“清、清、請、清、避、情、目”的寫作指導為例。

壹個基本訓練:寫“綠”字,說出“綠”在黃金格子中的位置。

b .訓練準備:我應該在金色方框的哪裏寫偏旁部首“李、李、李”?

開展新課:

(1)展示試題:請問“清”、“韻”、“清”應該寫在哪裏?

(2)學生討論,嘗試寫作,教師幫助;

(3)學生評論,教師指導和示範寫作;

(4)模仿寫作和教師指導;

d .第二次嘗試:如何寫“請,愛”?

e課堂練習:用鉛筆和金色字帖(貼紙)練習寫字;名師指導,精選典型作業;對作業投影的評論。

f總結:師生* * *總結“清”字族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