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和”詞義的演變
關於古漢語“和”字詞義的演變,我認為要了解古漢語的性質,明確學習這門課的目的和要求,介紹基本的學習方法。壹、古代漢語的性質1。古漢語是古代漢族人民使用的語言,是現代漢語的前身,是古代漢語的延續和發展。2.古代漢語有兩種書寫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話。3.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書面語,在發展中日益脫離口語,從歷代口語中吸取營養,與時俱進。4.古代漢語的學習對象是文言文。二、古代漢語1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培養學生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以繼承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遺產。2.提高運用和分析現代漢語的能力。三、古代漢語課的學習方法學習古代漢語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感性與理性相統壹的原則。漢字教學要求:大致了解漢字的性質,重點學習“六書”理論,理解和分析漢字結構對理解詞義的意義,掌握古今字和異體字的特點以及漢字借用的兩種情況。漢字的物理結構。簡述漢字的表意性。漢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點。二、傳統的“六書”說,象形字、指法、會意字、形聲字、音韻字屬於構詞方法,音譯、借用屬於用字方法。三、漢字的物理結構與古籍閱讀1。表意字符結構和含義2。指示性字符結構和含義3。同義字符結構和意義4。形聲字的結構和意義。形狀具有標記意義類別6的功能。形狀具有判斷意義的輔助功能。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1。古今字1。什麽是古今字?古今漢字形成的原因2。古今漢字的類型(1)同音異義形成的古今漢字(2)同源分化形成的古今漢字3。古今漢字特征2。變體漢字1。什麽是異體字2。異體字的類型(1)造字異體字(2)簡化異體字3、漢字概況(1)什麽是漢字概況(1) (2)漢字概況(1)的異同。關鍵要求是分清古今詞義的區別,特別是異同;把握單詞的本義和引申義。詞語的古今意義壹、古今詞匯簡介二。古今詞義概況(1)古今詞義基本相同(2)古今詞義不同(65438+ 0)詞義程度不同(1)詞義變化顯著(2)詞義變化不大(1)詞義範圍不同(2)詞義擴大(3)詞義轉移(3)詞義變化。0)詞義的差異(2)詞義的差異(3)如何區分古今詞義的差異1。我們應該樹立詞義發展變化的歷史觀。2.歧視的重點不同,同中有異。3.我們應該積累相關的語言材料。總是在古代和現代之間做比較。4.充分利用工具書和古籍中註釋詞語的本義和引申義。1.詞的多義性。1.詞義的不斷發展形成了壹詞多義,構成了壹個詞義系統。2.在詞義系統中,有壹個意思是本義。其他的意思都是從本義衍生出來的引申意思。第二,這個詞的本義是1。這個詞的原意是什麽?二、如何根據漢字的初始形態(2)推導出(1)這個字的本義,也可以通過文獻查閱對壹詞多義的歸納比較得出。3.抓住本義的意思3。這個詞的引申義是1。引申意義的類型(1)直接引申出直接來源於本義的意義(也稱近引申意義)。(2)間接引申義(也叫遠引申義)由引申義引申而來的意義。2.詞義擴展的途徑單音詞和雙音詞1。古代漢語單音詞1。中古代漢語的單音節詞占大多數。古代漢語單音詞和現代漢語雙音詞的對應關系2。古漢語雙音節詞1。單純詞(1)疊字(2)連冕詞(3)音譯外來詞(2)復合詞(1)同義復合詞(2)偏正復合詞(3)判斷復合詞要防止兩個偏正(1)仿現。把已經濃縮成詞的復合詞還原成短語語法(1)虛詞部分教學要求:大致了解各種虛詞的語法特點,重點掌握常用虛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和助詞概述。古漢語常用的虛詞(壹):之、者、所、或莫、言、諸(二):曾、齊、奈、非、物、福(三):於、意、為、和、因。也,易、胡、嚴、哉;對實詞部分的教學要求:了解古今漢語實詞用法的異同,重點講解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語法特點。壹、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實詞的用法基本壹致,但古代漢語中有些實詞在句子中可以暫時具有其他詞類的語法功能,詞類的活用更為突出。二、古代漢語常用的詞類是1。名詞或名詞詞性短語用作動詞。2.形容詞用作動詞。3.量詞用作動詞。特殊動賓關系(1)使役用法1。動詞使役用法2。形容詞使役用法3。名詞使役用法2。形容詞使役用法1。名詞使役用法4、名詞作狀語(1)常見名詞作狀語1。它們表示行為2的狀態。它們表示行為發生的地點。它們表示行為4的基礎。他們表明身份或態度的行為2。它們指明了行為的方向。時間名詞用作狀語“日”、“月”、“日”。語法(3)對句法部分的教學要求:了解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句法結構的差異,重點講解古代漢語特有的句式,正確分析壹般的句子結構。古代漢語判斷句1。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特征2。古漢語判斷句常用格式1。”……哲,……葉《二》第三,指示代詞“是”作判斷句的主語,不應誤認為是判斷句。壹、古漢語被動句的特點。二、古漢語中幾種常見的被動句類型是1。沒有具體的結構標誌,即思想或概念上的被動。第二,介詞“於”用在動詞後介紹行為者,表示被動。第三,“見”字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第四,動詞前。5.動詞前“為”字所引行為的發起者或“為”字後所引行為的發起者不出現。“為”字用在動詞前表示行為的主動,“所”加在動詞前構成“為……所”句式表示被動。在“為”之後,行為的主動性有時不出現,成為“為所”句式,表示被動。6.古代漢語謂語動詞前帶“被”的語序基本相同,但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語序往往相同,只是賓語在特定的結構中。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賓語放在介詞之前。2.否定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多放在謂語動詞之前。3.用“是”“之”指代介詞賓語,“賓語是賓語的動詞”,“唯壹(唯壹)賓語是動詞”,“唯壹(唯壹)賓語是動詞”。3.為了突出同時出現的詞,把它們放在主語之前或提及它們。理解標點古文是掌握標點古文的壹項基本功和方法。明確直譯和意譯,並能夠在實踐中運用古代漢語的知識進行更準確的翻譯。參考書及參考書的使用壹、參考書概述二。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壹)單詞工具書a .詞典1。康熙字典2。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3。漢語詞典b .詞典4。詞源學5。慈海6。現代漢語詞典。漢語詞典2。虛詞參考書。單詞解釋9。古代使用工具書的方法(1)熟悉工具書的編纂體例(2)掌握查、調、選義要領(3)充分發揮工具書的效用。挖掘古代漢語工具書標點符號的潛力1。古代漢語中標點符號的意義2。古代漢語現代翻譯標準--信、達、雅3。古代漢語現代翻譯的方法(1)直譯(2)意譯(3)關於詩歌格律的翻譯、移譯、增刪和保留1、詩歌韻律(1)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2)押韻和絕句(3)現代詩歌格律的基本內容1。平齊2。堅持對立面(3)押韻4。矛盾2。詞匯節奏(1)聲調、品牌和頻譜(2)字數分割(3)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