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漢王劉邦和王楚項羽為了權力和地位爭鬥了幾年。公元204年,韓信攻陷魏國、趙國後,漢朝出兵,收復燕國。項羽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生氣。當他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滎陽,將劉邦團圍困在滎陽城內的時候,劉邦此時可用的兵力並不多。眼看事情到了關鍵時刻,他的謀士們勸他重新建立六國後裔,團結起來。劉邦采納了他的建議。
正在這時,劉邦的重要謀士張亮來拜訪漢王。張亮精通兵法,足智多謀,政治遠見卓識。他聽說劉邦要重新建立六國後裔來對付項羽。他認為這無異於放虎歸山。就算項羽能被打敗,六國後裔的熱度也會很強,對劉邦構成巨大威脅。當時劉邦正在吃飯,於是張亮借劉邦的筷子在飯桌上畫了壹些畫,具體分析了楚漢未來的局勢和利益沖突,明確提出了劉邦不能重用六國諸侯的原因。劉邦采納了張亮的戰略方針,終於突破了項羽的包圍圈。
後來,人們用這個來表示為別人打算。唐代詩人杜牧在《河湟》中用此:“元載相公借註,唐憲宗亦重視。”王銘鐸《送袁煥忠(袁可立之子)為閬中任命寧遠為軍餉序》:“朝廷命大農年轉款二百萬,積款已滿,借自榮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