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聖訓》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的《弟子規》:“弟子規·聖訓”。第壹孝,第二信。泛愛民,惟親仁。有余力就學文學。”
《弟子規》這本書是根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導編寫的生活準則。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姐妹。其次,我們應該小心謹慎,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諾言。與大眾相處,要平等友愛,以仁德親民,向仁人學習。
《弟子規》是根據孔子的教導為小學生制定的生活標準。形式是三字韻,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與仁。
擴展數據:
《弟子規》易學易記,並穿插了相關文史知識和成語典故。《弟子規》中的道理講了很多古代典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進時孝,出時孝,忠信,兼愛,厚德載物學文學。?
《弟子規》在清代中國教育史上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成為晚清時期廣為流傳的童書和童書。本書以淺顯通俗的文字和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問的重要性、做人的道理和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其影響力幾乎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不相上下。
《弟子規總論》中說:“弟子規,聖人訓:孝為先,信他人,愛他人,慈有余力,則學文學。“有七科,即孝、孝、誠、信、愛公、慈、學文學。前六科屬於道德修養,最後壹科學文學屬於知識修養。
《弟子規》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原則。首先,我們被教育要孝順父母和尊重兄弟,然後我們被教育要把對父親和兄弟的孝順延伸到社會。待所有兄弟如手足”,然後教育我們要愛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必須愛”,而整個故事都是關於愛的。
父母對孩子傾註了無私的愛,孩子也應該用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學好《弟子規》,對於“知廉恥、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網-弟子規則與弟子規則文化
百度百科-弟子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