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聰明”這個詞非同尋常。

“聰明”這個詞非同尋常。

有兩個有趣的故事,對我們的詩歌寫作頗有啟發和指導意義。

壹個是歐陽修六月壹日的詩:陳得到了壹本北宋杜甫的舊詩,在《送蔡》壹詩中發現了“鳥更輕”壹詞。因此,許多文士和學者被邀請和要求嘗試填寫該詞。每個人都絞盡腦汁,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有的補“病”字,有的補“倒”字,有的補“上”“下”“度”字。但是,大家看完之後,總覺得詩意無味。後來,我得到了壹個完整的版本,並相互比較,我發現它是“壹只鳥太輕了。”當我隨便讀它時,我覺得境界不同,這更符合詩中蔡杜威的形象。陳很有感觸地說:“雖然是壹句話,妳不能來!”

另壹個是《紅樓夢》中關於香菱的四十八首詩。她和林黛玉討論了王維的名作《到邊疆去》,並發表了壹些有趣的評論:“我認為他的詩《邊疆》中有壹副對聯:

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妳想抽多直的煙?太陽天生是圓的,‘直’字似乎不合理,而‘圓’字似乎太粗俗。當我合上書想起來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這壹幕。如果我想為這兩個再找兩個詞,我再也找不到壹個詞了。"

這兩個有趣的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在那些流傳千古的著名作品中,往往有

壹兩句看似普通、不合理、俗氣的話,俗中有奇、不合理,俗中有情,最生動、最貼切、最有表現力,別人很難改變或改變。這種在壹首詩或壹首詩中起著關鍵和樞紐作用的詞,就是古人所說的“詩之眼”,也叫“句之眼”,正如詩人玉屑在卷六中所說:“壹首詩用壹個詞起作用,它自然是輝煌非凡的,如壹顆神奇的藥丸,它把鐵變成金!”

眾所周知,詩歌作為最濃縮、最凝練、最概括的文學樣式,必然在極簡而有限的詩行中蘊含著最豐富、最深邃、最細膩的“外宇宙”。

(社會生活內容)和“內在宇宙”(人類情感世界)。因此,詩歌創作特別強調語言

上下錘煉,“語不驚人死不休”!壹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總是善於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文本符號中選擇和使用獨特、獨特和恰當的詞語來準確描述“外部宇宙”

並表現“內在宇宙”,從而真正做到言簡意賅,言簡意賅,言近意切,言盡意長,從而“筆上驚濤駭浪,詩中泣鬼神。”詩意的眼睛可以發揮“點睛之筆,點石成金”的藝術作用。著名的“紅杏出墻春滿園”

(宋祁《玉樓春》)壹改習慣性的“春意濃濃”,看似不合理的“鬧”字,生動地描繪出陽光明媚、杏花盛開、蜜蜂蝴蝶齊飛的春景;王安石的《春風與綠江南岸》(《登瓜州》)也是重復的,從詞到、路過、進入、滿載,最後改為綠。正是這個“綠”字出神入化,不僅展現了江南大地壹望無際的綠色和蓬勃的春光,還勾起了許多遊子的思鄉之情!事實上,早在唐宋以前,詩人就開始在用詞方面下功夫了,他們只是自然而平靜地寫作。例如南朝謝靈運的《登高池樓上》:

場景開始,風向變了,新陽變舊陰。池塘裏長出了春草,花園裏的柳樹變成了鳴鳥。

前兩句平平無奇,後兩句卻廣受好評。根據鐘嶸的詩,謝的家庭記錄被引用:

“康樂(謝靈運的字)

每壹對惠蓮(謝惠連,精神上的兄弟)都有很多要說的。

後來在永嘉西塘,光想著詩詞是不行的。

睡夢中突然看到惠蓮,就變成了‘池塘春草’。因此,我嘗雲:‘這種語言是上帝的幫助,不是我的。’”這看似普通、通俗而又簡單的兩句詩,為何壹說“天助”便令人欣喜若狂呢?關鍵在於“生”和“變”兩個詩意的眼睛,體現了詩人對早春景色變化的細致觀察,並將這種觀察感受升華為清新動人的意境,使庭院中的春景由靜態美轉化為動態美,壹草壹木、鳥語鳥鳴似乎都通達人性、相映成趣,這是非同尋常的想象和* * *!因為南朝的詩風過於鋪陳造作,所以這種用詞簡潔自然、充滿韻味的優美結構並不多見。讓我們回到杜麗,它代表了古代詩歌的最高成就。先看杜甫《留洋壹夜》中的壹副對聯:

無邊無際的平原被低垂的星星點綴著。月亮隨著河水奔流。

幾個十字路口,四川平原的夜景是多麽壯麗、壯麗!這是由於“垂直”,

“永”字:壹個“垂”字既表現了夜空中燦爛的繁星,又映襯了銀河。

葉萍的“博大”是無止境的。“勇”字也很妙,讓人感覺像壹條奔流不息的河流。

躍起向前,河中的月影隨著波浪湧動。這種景象和氣勢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如果

把它改成“星掛”和“月亮照”,意思可能是順口,但沒有魅力,味道像嚼蠟。

例子比比皆是。

它們都是:“春光燦爛的絲綢河,漂浮在天地之間,像玉峰上的壹行雲,在古代和現在之間。”

(《登樓》)最後壹句用“來”寫空間。

壹幕幕,錦江波濤從天地奔湧著蓬勃春光;下句用“變”寫時光遐想,

雷宇山的浮雲隨著古今的變遷和時序的變化而變化。這個詞覆蓋了宇宙的時空,並再次滲透其中。

憂國傷國的情懷!“她從紫宮走出走進了荒漠,她現在已成為黃色黃昏中的壹座綠色墳墓”(《詠懷碑》),

王昭君故居,用詞絕妙,在朱涵的《杜詩解壹》中有精彩的解釋:“‘連’字寫堡壘之景,‘相’字寫思漢之心,筆中有神。”還有“眾山會涪江,曲塘爭壹門”(《長江二首詩》)壹詞,描寫了長江三峽水勢之洶湧、驚心動魄、波瀾壯闊。

再說李白。詩仙素有“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之說。他們似乎可以隨心所欲地寫詩,不太註重雕琢章句和提煉詞句。其實不然,讀讀《登南京鳳凰臺》:

山中的雲霧繚繞,如湛藍的天空,將河流分為兩條河流。

“落”和“分”這兩個字絕不是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而是登高遠眺,久久凝視,細細思考。

慎重選擇。只有“落英”二字才能使金陵城內的涼、張公和鳳凰山若隱若現而相似。

明亮陰沈的天氣恰到好處,喚起人們的情感;而位於城市西南部的白鷺洲只有“點”

詞可以顯示其獨特的地形和地貌靠近長江和根據淮河。同樣是寫景,

“野竹分青嵐”(《戴道長訪談錄》),用“分”字突出高山竹子的堅韌和偉大。甚至描述

在邊塞戰爭中,李白還註重用詞的準確性:“與金鼓作戰時,晚上與玉鞍共眠。”(《夏塞曲》)

金鼓是行軍的命令,“燧”字可以突出士兵的勇敢前進;“擁抱”壹詞表現了戰士們緊張激烈的戰場氣氛。可見,不僅杜甫,李白也是壹位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人!

註重“壹字為功”是國內外通行的藝術規律和要求。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也有類似的名言:“詩歌寫作——就像開采鐳壹樣,開采壹克鐳需要終生勞動。如果妳想把壹個詞安排得恰到好處,妳需要成千上萬噸的語言沈澱。”作為壹名詩人,

即使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廣闊的思想感情,如果缺乏語言的沈澱,如果不善於駕馭文字,如果彼此熟悉和陳詞濫調,壹首詩又如何具有深刻,含蓄和有意義的藝術力量呢?錘煉語言,註重詩意的眼睛,是詩人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所以,古人

這方面有哪些酸甜苦辣的話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首先,“眼睛要用響亮的字和活字。”即他善於使用壹些優美、鏗鏘有力、富有生命力和概括力的詞語。漢字,作為塊狀象形字,祥子和活字壹般指詩中的“謂語”——謂語頭字;謂語通常由表達行為和情態變化的動詞來充當。因此,我們在精煉句子時應特別註意精煉動詞。前面引用的名句中的詩意之眼,謝靈運的“生”與“變”,杜甫的“下垂”與“澎湃”,李白的“落下”與“離別”多為謂語動詞。更明顯的是,

杜甫青年作品《畫鷹》:“何須每鳥擊之,灑毛血乎?”“擊”和“灑”是多麽轟轟烈烈,充分顯示了青年詩人的雄心壯誌。在這裏,讓我們給出壹首完整的詩,唐代詩人褚光熙的《江南春四首》之三:

長江黃昏時分,我們邀請對方回到渡口。如果落花有意,它們會乘著獨木舟來來去去。

這是壹個模仿樂府的老話題,它用樂府民歌來表達江南水鄉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前兩句交代了鋪路的時間和地點:黃昏時分,壹群青年男女在江邊渡口互相打招呼,氣氛熱烈歡快。詩的重點在後兩句,後兩句也很精彩。“落花”指的是女子,“劃獨木舟”指的是男子。使用動詞“追”不僅是對“獨木舟”和“落花”風景的現實描述,也是壹種意象性、情感性和詩意的表達,描繪了女孩緊緊跟隨、不可分割、害羞、矜持和渴望的內心感受。宋代詩人陸遊也善用動詞:“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第壹夜)和“夜臥聽風雨,鐵馬冰河入夢”(11月4日狂風大作)。這個“聽”和“進”都是“響”和“活”的,前者。

其次,巧用“換品”法,即詞類的巧妙轉換。古代漢語中的詞很多,也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在詩歌創作中,古人經常將形容詞用作其他詞類,從而產生令人驚訝和耳目壹新的“詩眼”效果。王安石《春風與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是形容詞轉動詞的典型例子。杜甫著名詩歌《望嶽》的開頭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的成功範例:

泰山是多麽雄偉的景色啊!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青峰。

首先,提出問題,表達第壹眼看到泰山時的贊嘆、激動和驚嘆;下壹句的“未完成”不是

形容泰山的顏色,卻直接指山的顏色。意思是泰山郁郁蔥蔥,綠意盎然,覆蓋了整個齊魯大地,氣象多彩,寫照生動,壹個字“綠”。先來說說壹首頗有爭議的名作,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

火光在天空中閃耀,紅色的星星在紫色的煙霧中混沌。銅冶煉工人在月亮的夜晚,壹面歌唱,他們的歌聲響徹寒冷的山谷。

這是李白遊覽安徽貴池。貴池是唐代重要的銀、銅產地,這首詩也是古已有之。

正面贊揚冶煉廠的罕見作品。詩中的“趙”、“亂”、“動”都是以動詞為詩。

目之所及,表現了冶煉現場火光沖天、火花四濺、紫煙蒸騰的熱烈場面,不用多說。

不過,“月光皎潔的夜晚”這句話應該討論壹下。有些人把最後三個字讀成“月夜”,意思是工人在月夜加班加點地冶煉,但讀起來平淡無奇,與其他三句不協調。“蒯朗”原指害羞。

這裏臉紅的人描述的是臉被火燒紅的工人。“明”這個詞已經從形容詞變成了動詞,這意味著工人們的紅色臉龐映著月夜,使他們更加燦爛。四句四眼,只看完。

節奏明快,雄壯非凡。雖然名詞轉化為動詞作為詩意的眼睛很少見,但也有很多例子。

比如杜甫的《蠶谷遊》:“先烈不勞而泣,男女復鳴!”詩中的“谷”字和“絲”字都是動詞化的,相當於男耕女織的意思,體現了詩人希望平息戰亂、世界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

還是那句話,“空口無憑。”即巧妙使用壹些表示語氣而無實際意義的虛詞和副詞,

它能達到拙見巧妙、俗中典雅、新穎獨特的藝術效果。“泰山是多麽雄偉的景色啊!“

“福”字雖然是文言文中的壹個字,但絕對不可或缺,不可更改!再看李商隱的詩《風波》;

雖然我有壹顆雄心壯誌的心,我也有《亮劍》的英雄詩篇,但它並不是最受歡迎的,長期長期停留在中國這個陌生的地方。黃葉已經雕零,風雨仍在摧殘,富有而高貴的貴族建築,廣大的人民正在彈奏著優美的舞蹈,彈奏著急躁的琴弦。

在唐退詩《唐詩三百首》邊上,恒說:“尚”和“子”是詩的眼睛。俞守貞對唐詩三百首的詳細分析也強調:“壹悲壹喜,‘尚’字和‘自’字是詩眼。”這個詞有什麽妙處?

“靜止”這個詞包含了越來越多的含義。黃葉已枯,見雨更觸目驚心。

它把風雨的無情

伴隨著生活的不幸。“子”字有轉折和旁義。壹方面,它是壹家燈火奢華的妓院。

縱情享樂,壹方面是詩人在異鄉漂泊,孤獨寂寞,前後對比,悲喜相映,描寫了社會上苦者自苦、樂者自樂的冷酷現實,也委婉地表達了詩人被貶謫和憂郁的心情。這句不依靠實詞動詞而只用虛詞副詞來聯系上下文的名句在古詩中比比皆是:“乍壹看,

懷疑夢想,如鯁在喉,我們問我們多大了。"

“壹入無石色,穿水忽見雲根。”“天空很遠,沒有樹木,潮水似乎在流動。”都是真實的,美好的,深遠的。當然,也有

“實詞為虛”,即名詞和動詞都用作副詞,如杜甫的《舟行》:

“風吃河柳,雨臥樓邊。”意思是風餐露宿,說明生活很悲慘。《石頭挖溝機》:

“當壹個官員哭出來的時候,女人為什麽要哭?”用“憤怒”描述“官員的哭泣”和用“痛苦”描述“女人的哭泣”都很巧妙,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三種煉字立詩眼的技巧,只在古詩詞中常見,難免被泄露。至於詩意之眼的位置,也是多種多樣、兼收並蓄的。秋在《詩話詳解》第六卷中引用趙龍的話:“唐代五言,工壹字,謂之句眼。比如在宮殿的左院守夜。

在皇宮裏,成千上萬的家庭似乎在閃爍,接近宣布,月光應該更多。“移動”和“許多”是句子底部的眼睛。還有《賀江軍山林》詩:‘枝卑果低,暗巢鶯捉。’“低”和“暗”是第三個單詞中的眼睛。

雨拋金鏈,青苔綠,槍沈。'

“扔”和“撒謊”是第二個詞。'

河水斷流了,

燦山施婕開‘‘

青風折筍,

《紅花雨肥李》都是壹句兩個字。

剩下的壞了,剩下的壞了,剩下的壞了,剩下的壞了,剩下的胖了。"

事實上,角色沒有高低之分。關鍵在於作者的別出心裁和巧妙運用,使習以為常的文字變得富有藝術性和穿透力。因此,詩人要想培育出壹朵永不雕謝的藝術之花,就必須具備“詞作盡後求新”的錘煉精神和創造精神。這裏,

還必須強調的是,煉詞必須與煉意相結合,這才是正確的創作方式。如果內容

窮,思維平庸,感情淺薄,只靠“詩意的眼睛”來補救,但字千奇百怪,期待個別字出現奇跡,那就異想天開,棄根追末。李漁,阿明王朝的人,以壹句精彩的評論結束了這篇文章:“雖然它昂貴而新穎,但它必須新穎而恰當,奇怪而準確。恰當和準確,總不會超過壹個詞。欲望的驚人之句是先說服大眾。”(《窺詞管見》)

(作者單位: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