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我第二次真正開始讀紅樓夢是在初中的時候。中學語文壹直是我最撓頭的課程。父母擔心我的時候,就想到了讓老師給我補課。結果我發現我的語文成績壹點都沒有提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愛上了紅樓夢。每次有空閑的時候都會偷偷看紅樓夢,呵呵。o(∩_∩)o...
我又壹次拿起《紅樓夢》讀了起來。已經在大學了。大學的時間總是很充裕,不知道怎麽度過。大學圖書館是個好地方。我找了很多版本的紅樓夢,興奮的時候就拿來反復看。我看了很多版本和解釋,讓我對紅樓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我真的把記憶中的那些數不清的人物寫了下來。也許只有曹雪芹才能塑造出這麽多的女性形象。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中,應分為兩類:壹是當權的女性,如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另壹種是情愛型,主要人物之壹的薛寶釵就是這種正統思想的現實功利主義者。而林黛玉則是這類中的反面人物,如黛玉、晴雯、思齊、靈官、芳官、尤三姐等。他們與現實對立,統治權力要求個性解放。
但在這篇文章裏,戴宇是用堅硬沈重的心寫的,寶釵是用莊重深刻的筆墨寫的,鳳姐是用爽朗活潑的心情寫的。。。。。。在當時的社會中,黛玉和寶釵是位高權重、有教養的仕女中的兩個獨立人格,而晴雯和襲人也是出身下層的丫鬟中的兩個不同人格。
最近,我又拿起這本書,細細讀了壹遍。發現作者掌控宏觀,卻在細節中突出了對每個人物的判斷,出乎意料,發人深省。
其中,黛玉和寶釵的較量給我的印象最深。
因為她父親沒有孩子,而黛玉又極其聰明,所以從小被養大。所以黛玉博覽群書,只為滿足自己的文學趣味,發揮自己的靈性,於是對《西廂記》、《牡丹亭》等浪漫傳奇的愛情故事著了迷。而黛玉則是從小懦弱,也就是從小孤僻任性,沒有受過壹般閨閣教育的標準。
黛玉初到賈家,特別得賈母親寵愛,寶玉又體貼入微,根本不知道適應環境。在她心裏,沒有爸爸媽媽的她是孤獨和悲傷的,但她的生活卻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她有過人的天賦,但她不了解這個世界。她不知道那個時候家裏需要的是壹個“賢惠無才”的女人,而講笑話、享受浪漫生活、寫詩之類的不過是普通貴婦的消遣。於是,黛玉成了賈府裏鋒芒畢露、爭強好勝的人,同時也違背了當時社會賦予的女性規範。
據說黛玉壹定會想到寶玉。這兩個人從小就沒猜透過,但是有了寶釵和湘雲的出現,黛玉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壹個人擁有寶玉了,而且“脾氣小”的黛玉總覺得寶玉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有些不允許寶玉兼容中立。所以只要他們存在,寶玉和黛玉之間就會有矛盾。因為她從小就知道“金玉良緣”,而寶釵有金鎖,湘雲有金麒麟,這對她是個威脅。因此,她總是聽著有人走近寶玉身邊的腳步聲,並隨時窺視,看寶玉的心在向誰跳動。她的靈魂總是處於緊張、驚愕、患得患失之中。而黛玉這個詩人,既不懂環境,也不懂戰略戰術。她唯壹的能力就是無意中用犀利的言辭刺激敵人,傷害中立者,以此來警醒敵人,讓自己變得孤立無援。她的神經越敏銳,敵情就越強,她的地位就越孤立。所以只有讓深深的恐懼、嫉妒和憂郁不斷侵蝕自己,人生的道路非常狹窄,才使得黛玉在歇斯底裏的頹廢中度過。
寶釵是皇帝招的。。。。。。名官貴人的女兒都有自己的名字,這樣可以選擇在學校裏陪公主公主。。。。。。“壹個是皇宮候選人的女人,她的行為必須適應當時的正統標準。另壹方面,商業家族無形中賦予了寶釵在乎利益的性格。她總能抓住我真正的興趣點,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她會壹直以冷靜的態度和細致的方法處理身邊的壹切。在最厲害的人物王熙鳳眼裏,她就是這樣壹個“下定決心,不做自己的事,不開口,搖頭不知道”的不討人喜歡的角色。她是大觀園裏最有本事的人,只比黛玉湘雲等人大壹兩歲,但她對人對事世故的成年態度卻是他們無法比擬的。
淡定的寶釵,在當時的社會裏不壹定有這種極其執著的想法,因為她安靜寡居,看似平和。寶釵和其他姐妹壹樣談笑風生,卻始終不忘壹個客觀的尺度。她不會像黛玉那樣勇敢,不會像湘雲那樣放縱,不會像寶玉那樣癡情。然而,她沒有做的,是為了她所做的。她有自己獨特的抱負。她曾經寫過壹篇關於柳絮的文章《白玉堂春舞》。。。。。。好風以其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多麽現實的功利主義啊。她向往的青雲是怎樣的?她沒有被選入宮中,但作為女人,她必須嫁人,所以她唯壹的選擇就是爭取寶玉夫人的位置。黛玉只是心有血淚向寶玉傾斜,寶釵只是用智慧和手腕在寶玉身邊努力。她討好賈母和王夫人,對周圍的人都很好。寶釵是《紅樓夢》所有人物中的第壹個人生技師。
他們總是比較,但對比之下發現,黛玉要的是寶玉的感情,寶釵要的是寶玉的地位。
寶釵是那種不需要愛情,只需要婚姻的人。
看這些,可以看出寶釵是男人,黛玉是詩人;寶釵在解姻緣,黛玉在戀愛;寶釵執實,黛玉沈浸於意境;寶釵有計劃地適應社會規律,黛玉自然表現出靈性。
故事的結局盡人皆知,但其中滲透的東西值得玩味!
終於想起了黛玉的《葬花之歌》
花雕謝,花滿天飛,誰憐紅香?
遊絲柔飄春亭,落絮輕觸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日黃昏,愁容滿面。
用手把花鋤出繡簾,壹次次忍受落花?
柳樹和榆樹的豆莢來自麥草,不管桃子與李飛壹起漂浮。
桃李可以明年再送。明年的閨房妳認識誰?
三月香巢已築,梁中燕太無情。
雖然明年可以啄花啄毛,但人去空巢不容易。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劍逼人。
還能光鮮亮麗多久?壹旦漂泊,就很難找到。
花易見難尋,埋花的人悶死在臺階前。
獨倚花鋤,黑暗中灑淚,上面枝頭見血漬。
杜鵑黃昏無言,荷鋤歸掩重門。
當藍燈照在墻上時,人們開始睡覺,但窗戶並不暖和。
怨天尤人是雙倍的痛苦?壹半出於憐憫,壹半出於煩惱;
憐春忽去煩,又去寂。
昨夜庭外發悲歌,知是花魂鳥魂?
壹花壹鳥之魂,總難留,鳥以無字自慚。
願儂翼下有翼,帶著花飛向天盡頭。
說到底,香山在哪裏?
沒有壹招就藏風。
與其困在溝裏,不如幹幹凈凈。
我要死了,要被埋了,但我不知道儂什麽時候會死。
今天埋花的人在笑,但是他埋的時候認識誰?
讓我們看到春天的殘花漸落,正是美人老死的時候。
沒有悲傷的歌給我,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