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高是在80年代末。那時他20多歲,他經常出現在全國性的書法展覽中。年紀輕輕,他主要專註於篆刻,他的筆和刀都很出彩,表現出壹種穩健而充滿活力的方式。
新世紀之初,我得知高從黑龍江省書協調到省書協工作,並很快成為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年僅36歲。總的來說,在這個年齡,他還是壹個書法新秀,但他已經擔任了壹個省級書法隊的領隊,這意味著他在書法方面並不英俊。我對很早就出道的高很好奇,所以就多加關註和思考。所以我發現在他40歲之前,他絕對是全國書法展的常客,也是獲獎的專業人士。
直到2004年,“第壹屆全國青少年書法篆刻作品展”才在鄭州評出。因為我是壹名法官,我第壹次見到高。這個書法成就比我高的12歲的年輕人看起來又瘦又輕,但他走路緩慢而堅定,說話緩慢而自信,有壹種早於他年齡的成熟。
之後,我有了更多的接觸。2006年,高受聘為《中國書法通訊》執行主編。同年分別擔任中國書協草書、篆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四年後,他被調到中國文聯工作。在北京和書的世界裏,我們時不時會相遇。
坦率地說,我不是篆刻家,所以我沒有資格對高的篆刻作學術評論。我只能從高成名並引領年輕人這壹特殊現象來分析其合理原因。
如今,書法的繁榮、書壇的熱鬧和書法家的活躍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僅2013年,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書法展就多達30場。如果每個展覽有300人參加,30人獲獎,那麽壹年將有大約9000人參加展覽,900人獲獎。這是壹支龐大的書法力量,是壹支優秀的後備隊伍。我參加過很多展覽的評鑒,真切地感受到當代書壇真正進入了師古、博采眾長、創造多元的可喜局面。同時,我也看到了壹個無法回避的基本事實:作品來源不明顯,被淘汰;古之三五分,入展;七八分在谷林獲獎。模仿性強,臨時寫寫喜歡,進展獲獎把握極大。評委們不是故意的,但他們都明白不了解過去的危害和人格風格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有人憑借才華,大膽而大膽,擺脫了向他人學習的對象,寫出了新的和不同的筆墨,可能會使壹些評委眼前壹亮,感到耳目壹新並欽佩他們,但很難贏得所有評委的壹致認可,無法獲得高票。因此,在順利入展、盡快獲獎和盡快加入俱樂部的願望的控制下,以及在成名和成家的願望中,許多年輕學者選擇了保險方法和順利的道路。他們抑制住了創造的沖動,收起了想象的翅膀,追隨古人的腳步,將臨摹等同於創造,不敢越雷池壹步。因此,我們壹方面感嘆現在的書家方法對,方式對,起點高,見效快,另壹方面又很難記住那些獲獎者的名字和他們的書法形象。
高卻不以為然。他從根源上學習,直接學習最古老的篆書。寫小篆首先要鍛煉腕力,規範筆法,錘煉線條。其次,追溯《大篆》,臨摹《壁盤》和《毛》,以求求真務實;提出《石三盤》,以求大膽開放。他還集中研究了楚簡、帛書和戰國文字,特別是寶山竹簡、郭店竹簡和子彈庫帛書。就這樣,理性而勇敢地進行著融合、整合、變通、嫁接的實驗,將簡帛書籍的幼稚浪漫融入了青銅器銘文的豐富凝重,將刀石對峙轉化為紙筆柔美。他以清晰的思路進行的壹系列探索,既避免了瀕死碑刻的停滯和緩慢,又弱化了直隸簡帛書的尖、薄、滑、浮,培育了自身具有較強辨識度的特色。高的篆刻遠遠落後於先秦古璽,涉及漢印、陶印、泥印和磚刻,與吳昌碩、齊白石、和賴楚生接近。它既重視篆書的書寫,又強調篆書的表現性,並將自己的具有竹帛意趣的大篆融入到印刷中,創造了獨特的標誌性印刷風格。
辨識度強,極具象征意義,這是高深入經典、努力創作的成果,也是他古為今用、博采眾長的成果。在中國書法史上,高峰輩出,名家輩出;在當代書壇,人才雕零,千帆爭雄。寫壹本書,操刀印刷,很難做到。高春情已成為篆刻的風向標之壹,在很大程度上引領了篆刻創作潮流,這實在難能可貴!
當然,就書家而言,高還很年輕、穩重、睿智,他知道書法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創作使他進入書法藝術的新境界,創作也將使他躍入書法藝術的高境界。這就是創作的意義,也是高在當代書壇地位的基礎。
2014年6月5日,我在北京北半寨。
(作者系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黃秋實。
2002年,高在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副主席兼秘書長,時年36歲;2003年,高被批準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國家級理事。
高作為書法創作的實力派人物登上全國書法展,成為我省書法事業的領軍人物和極具影響力的書法篆刻家,絕非偶然。
20年前,不到20歲的高在全國書法熱的洪流中開始了他艱辛的藝術人生之旅。他從學習到拜訪朋友和提問,從通信到向著名藝術家尋求建議,同時發帖和練習。他在硯臺邊磨了近20年,終於用自己的勤奮和堅持敲開了壹個又壹個有獎競賽的大門。其書法篆刻作品曾獲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展、中青展等7個國家級展覽,楹聯展、篆刻展等30多個國家級個人展覽。作品被外國友人及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中國美術館收藏。壹段時間以來,高的名字幾乎出現在國內外各種書法展上。有人戲稱其為黑龍江書法獲獎“專業戶”。
高努力創造了壹個世界,贏得了書壇內外的贊譽。除擔任中國書協第四、五屆理事、中國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外,還兼任黑龍江省政協委員、省青聯常委、省文聯委員,兼任國家書法評委、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這些榮譽表明了高在書法界的藝術地位、影響力、社會關註度和認可度。
如果說中國把高的書法藝術生涯分為兩個時期:自覺進入的早期和自己工作的晚期,那麽2001就是這兩個時期的分界點,這也是高書法藝術生涯的壹個重大轉折點。在2001之前,無論高在書法方面多麽努力,他也是根據愛好和興趣從事業余活動,而他的主業不是書法。然而,當高今年正式調到省書法家協會後,書法藝術對高來說從業余愛好變成了主業。這壹變化不僅為高個人書法加速啟蒙創造了契機,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全省書法事業的發展。
應該說,龍江的書法產業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沈寂十余年後,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慢慢崛起,但始終與國內幾大書法大省存在較大差距。第三屆省書展後,高開始主持省書協的日常工作。他以敏銳的視角,立即瞄準國家高水平,結合省委建設邊疆文化強省的需要,提出了黑龍江省建設書法強省的戰略構想,得到了省文聯黨組和省書協主席團的認可和支持。他從抓創作、抓精品、育人才三個方面入手,實現了黑龍江省書法工作的五個突破,即實現了黑龍江省的歷史。在擴大黑龍江書法名家宣傳上取得突破,開展紀念遊壽先生誕辰100周年活動;近兩年來,全省共表彰國家級展覽獲獎作者40余人,獲獎金額6萬元。在打造工作品牌上取得突破,在第五屆全國篆刻展和第五屆全國刻章展中分別取得第2名和第3名的好成績;在組織書法精品制作方面取得突破,在連續舉辦兩屆精品展覽的基礎上,2004年黑龍江首屆全國青年作品展入選排名第五,榮獲三等獎,在全國名列前茅。
高在省書協擔任領導職務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卻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這無疑與他自身的素質密切相關。實踐證明,作為圖書界的領軍人物,必須是頂尖的專業人士,並具有良好的品格修養,這兩者缺壹不可。
高的書法和篆刻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我認為至少有兩點不能忽視:第壹,準確定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借鑒《小篆》的筆法定位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之上,作品從結構和筆法上表現出壹種嚴謹簡潔的大氣。”第二是個性化。高擅長篆書和篆刻。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積累,高的書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篆書以大篆為基礎,以青銅器銘文為內,以簡牘為表,形成古雅、俊秀、生動的風格;草書壹直以曹彰為基礎,以今天的草為表面,以曹彰為內部,形成了古拙的簡單和優雅的風格;篆刻取古篆,融入個人創意,含蓄蘊藉,自然生動。中國書協現任主席張海等國內書壇權威人士和壹些書法界泰鬥對他的藝術創作評價很高。認為“高的書法和篆刻具有豐富而獨特的藝術語言”、“高的篆刻既經典又新穎”、“篆書和草書各有其審美意象和價值”。
對於高的書,如今在報刊上看到的可以說是俯首稱臣,但對他的人品卻知之甚少。高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他給人的第壹印象是優雅而略帶穆納,對陌生人可能會感到冷漠。然而,如果妳真的走進高的內心世界,妳會覺得他是壹個中肯、成熟、盡責的藝術家,充滿了感恩和同情。作為壹個年輕人,他首先是壹個尊老愛老的人。工作期間,他先後成功舉辦了黑龍江十位75歲老藝術家書法作品展,並與個人朋友免費為十位藝術家印刷出版書法作品集。據我所知,高正與兩三位書友合作為他的啟蒙老師出版壹本作品集。高還是壹名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誌願者。在中國書協和省市組織的所有社會捐贈活動中,他都向墨寶慷慨解囊。不久前,他主動參與貧困學生上大學的“圓夢計劃”,與泰來縣壹名高考文科高分學生聯手,親自捐資助學。
今天,當我們看到近年來高主政黑龍江省書法界的平穩局面時,我們感到作為書法藝術的領軍人物,那些既有才華又有能力的人不能承擔這壹重任。
2006年7月29日
(作者系黑龍江省文聯原副主席、省書協顧問。)
吳振峰
伽達默爾認為,藝術是壹種獨特的認知模式。它的獨特性正是因為藝術作品具有自身的本體論意義。事實上,藝術家用他們的作品向社會說話,以尋求社會的理解和認可。然而,由於藝術內涵的豐富性和人性的復雜性,理解藝術並不容易,理解壹個有“想法”的藝術家更是“難上加難”。這篇文章之所以叫《理解的理解》,正是因為“理解”之難。以高的書法為例,談壹談我的認識,恐怕不僅僅是認識壹位書法家高那麽簡單。
毫無疑問,中國書法在過去三十年中經歷了最廣泛的普及和發展。毫無疑問,書法也遇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僅前壹百年的壹系列文化事件,如甲骨文的發現、簡牘帛書的發掘、毛筆退出日常生活、漢字簡化、白話文運動、科舉制度的廢除、敦煌文書的發現、漢字輸入計算機、豎寫改為橫寫、詩歌大國的詩歌衰落等, 都深刻地影響了當代書法的發展,其深遠的意義可能是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深思、消化和充分理解它。 這是我們當代書法家面臨的問題場景。然而,面對歷史巨變,壹個書法家如何“立足”並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正是壹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用行動回答的問題。作者曾用“心靈自由”來概括這個時代藝術家的“* * *相”,用“心靈選擇”來概括這個時代藝術家的“個體相”。事實上,藝術中“這壹個”的建立與此有關。在新時期成長起來的書法家中,擁有這樣“文化自覺”的人無疑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弄潮兒”。高就是壹個例子。
首先,高是明智的。高的智慧在於他對藝術語言的選擇。據我所知,春情是從篆刻開始切入書法的。他和我的朋友韋傑花了很長時間學習篆刻。在取得“階段性成果”後,他將視野擴展到整個書法史的尋找和發掘,最終使他在楚帛書和曹彰這兩座礦山上“站穩了腳跟”。楚帛書的首次發現是在20世紀40年代。從1952開始,在長沙出土楚帛書的十年後,在長沙郊區發現了三批戰國楚竹書。這是自晉太康二年(281)在冀中發現竹書以來的重要發現,備受考古界關註。此後50年間,湖南、河北、河南等地先後出版了20多批簡牘。這些埋藏在地下兩千多年的文物為當代書法家成長自己的書法個性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高的智慧是非凡的,壹旦他發現這是壹種不同於書法文化巨大慣性的“另類”價值,他就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對這塊“礦點”的選礦、篩選、打磨和提煉。事實上,他選擇《曹彰》壹書也是同樣的想法。這是壹個當代書法家站在歷史的角度思考和選擇藝術的“勇氣”。正如春情所說:“這種半生不熟的字體可以激起創作的欲望,但它需要提煉、借鑒和豐富。”之所以說它“有勇氣”,是因為這個選擇需要勇氣。面對這種“半條命”資源,無論如何都是壹種藝術冒險。就文化慣性而言,與中國書法史上眾多的藝術經典相比,它積累了成熟的筆法、書法、構圖、推理和心理體系。如果按照“按圖索驥”的套路走,雖然不是南下的捷徑,但也相對安全壹些。當代更是如此。然而,在壹個尚未被充分認識的領域進行探索是不可避免的,其隱藏的難度和風險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的行走是冒險和刺激的。在獲得“職業”快感的同時,他還要面對自身“實力”和“心力”的考驗。因此,我謹向他和他的書法家們表示敬意。
其次,是有能力的高。都說他有能力,這表現在他對傳統資源的把握和發掘上。由於金代的“書法”以書寫為特征,高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此。他利用楚竹書的形狀來獲得青銅器銘文的魅力,並將大篆的“筆法”與篆刻的“刀意”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面孔,堅韌,狂野,辛辣,英雄和沈重。最近的《雪骨冰魂》和《毛丁公》系列都很不錯。但是,篆書對聯、集句等。是自發的,輝煌的,重疊的,充滿真氣的。從這種豪邁的“英雄氣質”中,我們可以壹窺身材苗條的高是如何擁有壹顆熱情奔放的心的。高的《曹彰》用筆沈穩,節奏感介於厚樸的風格和的幹澀之間,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刀和筆更有趣和溢出。記得曾評價沈時說:“古者與生俱來,妙不可言。”張甚至在評論中用了“李博”這樣的字眼。春情有嗜睡的影子,但在“古與生的和諧”和“奇與美”的氣象上,它只是略遜壹籌。慶春君還是可以考慮壹下的。
第三,高的啟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和藝術都是本體論。在當下,我們都是歷史中的“在場者”。人人平等享有文化資源。然而,如果我們有壹種“文化意識”,“占領”壹些地區,然後努力工作和播種,那麽,只要陽光和水分適宜,只有金色的秋天在等待。高有他自己的“家”,這就是他生活的地方。他已經在建立自己的身高了,我由衷地佩服他有這樣的“預設”。事實上,新時期以來,等人在楚帛書方面收獲頗豐,高的卓子成家族也是理所當然。、高等壹批當代書法家吸收了上個世紀新出土的書法資源,取得了自己的成就。他們的藝術是從民族文化中“化生”出來的,是從自己的內心生長出來的。因此,我認為高給我們的啟示主要在於如何在多元文化中追問藝術創作的真相,從而有效地成長“自我”。這需要智慧、手段、韌性和耐心。總之,這需要“決心”。在物欲橫流的當下,“決心”的價值尤為明顯。這是我對高的理解。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陜西省美術館收藏研究部主任。)
高篆書陶淵明《飲酒》詩賞析
葉鵬飛
阿清人劉熙載在《藝術概論》中說:“書籍是上帝所珍愛的,上帝不同於我的上帝和其他上帝。如果我進入其他神,我將變得古老;凡進入我神的,就要轉變為我。”讀了高《陶淵明“飲酒”》壹書的橫幅,我覺得他達到了“化古為我”的境界。
阿津人陶淵明的《飲酒詩二十首》是他53歲時創作的詩歌中最引人註目的篇章。因為詩人預感到危機即將到來,所以他感到沈重,即他以飲酒為話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他的語言中包含著憤慨。高的書是這首詩的第五首詩。全詩的妙處在於有意無意,神秘而不神秘,引人深思。因為這首詩眾所周知,大多數人都會背誦它,即使它是用篆書寫的,也不會妨礙閱讀。
讀高的篆書作品,首先感覺到他對楚文字的熟悉。楚簡形制復雜,對其文字的研究也是壹門新興學科,作為壹種書體供書法家創作。要想用楚篆進行創作,就必須閱讀和掌握其字形,這說明高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從他的條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用楚篆的形體吸收了潘和吳昌碩篆的結合,形成了“老婦惜幼”的形體變化,使字體的結構層次不齊,協調而有對比。看到他做的字形的長度隨著文字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我讀起來感覺很優美。看到他的書強調線條,縮小結構之間的差距,使字形更具張力,從而突出了豐富和簡單的氛圍,這已成為高書法的壹大特色。從筆法上看,他豐富了楚篆的筆法。因為篆書的筆畫比較簡單,基本上是等線條的運動軌跡,是嚴格控制的運動方式。而且,由於楚簡中的文字,這種精美的印刷壹直代代相傳。創作大型作品,不是簡單地放大小字,而是要豐富筆法、線條和藝術表現力。因此,高春情並不滿足於點畫與線條的平庸搭配。他強調筆畫,利用幹、濕、厚、淡來改變和豐富筆法,“化古為我”,創造了新的面貌,這形成了他獨特、灑脫的篆書風格,他也成為當代書法家中創造楚篆的代表書法家。
作為書法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道路,但無論是誰,都在於目標的明確和紮實。高作品所形成的藝術感染力也是他“為我著迷,化為過去的我”的結果,這使他的篆書與古人和人們之間同時形成了壹種不可分割或若即若離的形式。它既古雅又新奇,這正是高書法的深度和價值所在。
(作者系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壹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