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流行的節日與漢族相似,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清明制作蓬餡(蓬,壹種草,搗碎並與粳米粉混合,填充芝麻和紅豆)食用和掃墓;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艾葉;中秋節打糯米飯;重陽蒸糕;過年做年糕都壹樣。只不過她家的年糕是用壹種特殊的柴灰加堿水浸泡而成的,粳米用堿水炒熟後蒸熟,再放入研缽中打成團。這種年糕是黃色的,又香又軟,她的“黃米果”是壹種特殊的食物。這個民族的節日主要是每個村莊定期的祭祖活動,比較流行的是在三月三日染黑米祭祖。黑枝蒸飯(壹種小灌木,深秋果實似黑豆,甘甜可充饑,雲和方言稱之為離死,景寧方言稱之為汕頭)。不同的地方對吃黑米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唐代壹位畬族首領在山上被官兵圍困,吃了黑樹枝渡過難關,於是以染黑米的方式紀念。但壹般認為,上山幹活吃黑米不怕螞蟻咬,是作為保健食品食用的。3月3日,它已發展成為畬族杜歌節,看起來像廣西壯族的“捕歌市場”。
具有清遠特色的節日有:中國(清遠)蘑菇節:中國唯壹的蘑菇節在松源鎮和大集古村舉行。上世紀90年代舉辦,至今已舉辦近十屆。三堆螺村樂:清遠當地著名的節日,在百山祖三堆村舉行,主要展示浙南山區的風土人情。清遠是中國廊橋第壹鄉、中國生態環境第壹縣、中國蘑菇第壹城。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此外,清遠的百事吉剪紙藝術、蘑菇功夫、戲曲和吳傳說也獨具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