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

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

壹、高中語文閱讀能力

1.我們應該充分反映社會發展需要的時代特征。

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是新時代賦予教育領域的壹項戰略任務。目前,世界各國都把制定教育發展戰略放在首位。全面提高現代人的素質,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生存、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將成為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素質教育註重人的價值潛能的開發,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也要以人的發展為本,在教學過程中關註和關心人的發展。

2.要充分體現高中教育是“高水平基礎教育”的鮮明特色。

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是青年學生準備接受高等教育或走向工作的前沿,是完成“高水平基礎教育”的階段。它不同於九年義務教育,應該是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目標的起點。

要讓學生在高水平的閱讀、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精致得體的語言環境中感受和陶冶,形成求真、善良、愛美的思想品質,為他們走上社會或後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框架結構的合理分解

閱讀能力的核心是學生的語感,即感知語言現象的能力。這些語言現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語音,語言的聲音載體;(2)語義,用書面符號表示的某種意義;(3)語法,組織語言的書面規則;(4)語境,語言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特殊意義;(5)語言語境,語言組織的內在基礎,如邏輯、情感。這是閱讀能力的核心部分,它與以下三個層次的六種能力融為壹體,呈現出不同發展水平的高中閱讀能力三維結構。

第壹層次:篩選能力和解讀能力

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信息的篩選和解讀能力將成為現代社會最基本、最需要、最實用的閱讀能力。

文章是信息的載體。在閱讀過程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通過檢驗,因為文章中包含的負面信息並不都是對全文主旨至關重要的,也不都是對讀者有效的信息。閱讀時,往往需要根據閱讀目的,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最容易理解的部分。

至於如何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閱讀目的明確,貫穿整個閱讀活動。

(2)培養辨別文章內容的能力。第壹,學會區分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大概內容;其次,要學會區分內容的性質和內容之間的關系。

(3)培養辨別文章語言的能力。篩選信息,說到底就是篩選語言。辨別語言的能力要培養兩個基本功,壹是準確把握句子傳達的信息,二是全面把握句子傳達的信息。

解釋能力主要是指對詞義和句意的闡述和解釋能力。

解釋詞義,要著重培養解釋文章中“關鍵詞”的能力。所謂“關鍵詞”,主要是指文章中具有高度概括功能的詞語;在壹定語境中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壹般文章中很少用到的新鮮生僻的詞;文章中具有對比、比較、呼應關系的詞語。

解釋詞義有七種方法。

(1)定義釋義。采用科學定義、解釋與詮釋、劃分與歸納。這是解釋詞義的基本方法,或者說是壹個精確簡潔的定義;或者不厭其煩地解釋詞義;或者用分類例子來說明適用範圍。

(2)拆解——註釋綜合法,采用拆解詞語,分別註釋,然後再壹起釋義的方法。

(3)造詞分析。根據漢字的字體結構進行分析。

(4)同義詞。用同義詞解釋,常用詞可以用來解釋生僻詞;用現代詞解釋古代詞;用普通話詞匯解釋方言詞。

(5)點源排水法。首先說明詞語的起源和本義,然後指出後來詞義的變化和本文的意義。

(6)比喻描寫。用具體形象的比喻解釋詞義。

(7)深挖語境。有些文章豐富含蓄,既有表層含義,也有深層含義。在特定的場合,詞語的真實含義與表面含義完全相反。閱讀時要整體把握,從不同角度反復揣摩。

解釋句子的意思是閱讀文章的重要環節。古人雲,“積句成篇”。如果不加強這壹環節,對全文的整體把握質量會受到很大影響,很難形成更高層次的閱讀能力。解釋壹個句子的意思有幾種方法:

(1)找出句子生根的土壤,找出句子生成的具體語境,解釋句子的意思。

(2)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解釋句子的意思。

(3)運用語法和修辭的知識,幫助解釋句子的意思。我們可以用學過的語法知識來分析句子結構,先區分是單句還是復合句,單句可以抓住第壹層來理解整句的基本意思。

(4)根據文中句子的動態過程,解釋句子中隱含的信息。有時含糊不清;有時候正好相反;有時明知故問;有時故意彎筆;有時跳得跌宕起伏;讀者很難理解“這裏說的就是那裏說的”。但如果把壹句話在動態中的發展變化搞清楚了,那句話的寓意、像外之像、景外之景、韻外之旨、語言的內在潛臺詞、字裏行間的“無聲語言”就出來了。

第二層次: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分析就是把整體分解成部分,對這些部分進行獨立的研究。分析能力是對閱讀材料中抽象概括的內容進行具體解釋的能力。

合成就是把各個部分組合成壹個整體。它不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事物所有部分和方面的多樣和內在關系的表現。綜合能力是對閱讀材料中的具體內容進行抽象和理性概括的能力。

值得註意的是,分析和綜合是相互隔離的,可以完全分開。分析是以整體為基礎的,綜合往往是以分析為基礎,形成對整體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第三層次: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屬於高品位的閱讀能力,是對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進行感受、鑒別、欣賞和評論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不僅要說什麽是好,還要具體說明什麽是好。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是在分析、比較、質疑、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的。

欣賞是讀者在心理愉悅的基礎上滿足審美要求的活動。欣賞不是抽象的,總是基於讀者對作品中藝術形象的個體感受。鑒賞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在敘事類作品中,鑒賞能力主要表現在對人物的感知和把握上。欣賞人物,可以從了解和分析作品的情節、人物的具體活動、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入手,感受人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感受人物的典型意義或思想藝術價值。

(2)在抒情詩中,鑒賞能力體現在對所描繪的意境的感受和體驗上。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是豐富多彩的,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豐富復雜的,因而構成了多種多樣的意境。

(3)鑒賞能力還在於從結構、體裁、語言、節奏等藝術形式上理解作者的藝術匠心。

評價能力涵蓋了以下三個方面。

(1)把握評價原則。對作品的評價要以人為本,以天下為公。勢必會涉及到壹些相關的史料、背景資料和各種社會知識,不可能對高中生有太大的期望,但無疑是培養壹種終身受用的基本功。

(2)選擇好評價角度。如果以作品內容為評價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作者選擇的主題的認知價值,刻畫的形象是否真實,情節安排是否合理,作品主題的意義何在,作品的思想傾向,社會效果如何。評價角度也可以著眼於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考察作品所采用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是否適合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的需要,是否和諧協調。還要考察作品所采用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是否具有創造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3)恰當運用評價方法。比較和質疑是評價作品的兩種基本方法。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分辨異同,權衡利弊,分辨美醜。通過提問,可以拓寬思路,加深理解,提高辨別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三、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方法的基本形式

培養閱讀能力,要加強訓練意識。高中閱讀能力訓練的基本形式有三種訓練方法。

首先,選擇。在現在的意思中做壹個選擇。可以是四選壹,也可以是多選。

第二,提取。閱讀材料摘錄。提取的速度和精度是關鍵。

第三,表達。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感知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個要求比較高,閱讀能力要通過表達力來轉化。

在訓練中,要逐步強化並最終形成從宏觀角度感知全文的整體閱讀意識,整體把握內涵,俯視全局,確立文章的結構和色彩概念,從而準確把握作者的思維、表達技巧和語言風格,防止斷章取義、壹概而論。

目前,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壹種不良傾向:即強調結論而忽視過程,表現為閱讀量不足,分析和綜合幹預過快;咀嚼不足,理性解釋過快;討論不足,分歧消除得太快;整合不足導致閱讀結束過快。總的來說,“過程”不夠發達,“結論”得出得太快,把“過程”簡單化,弱化了,“結論”不能自滿。在閱讀能力的訓練中,要牢牢記住“過程”比“結論”更重要。

b、理解能力。-閱讀+歸納。

C.綜合分析能力。——讀書+反思。

d、表達應用能力。——實踐+反思。

E.鑒賞和評價能力。——讀書+反思。

這五種能力從低到高,最基礎的是記憶能力,最高的是欣賞和評價能力。解決填空題和簡答題往往需要兩種以上的能力,而寫作題則是對這五種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我們在語文學習中壹定要註重這五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如何學習

(壹)常規學習方法

預習-聽力-記筆記-作業-復習。

1,預覽。

(1)通讀課文,圈出單詞,給句子劃線。(2)查參考書,掃生詞。(3)分析結構,把握主旨。

(4)標記問題,準備提問。(5)閱讀和背誦名句和名篇。

2.聽著。

(1)文章結構分析。(2)文章主旨分析。(3)文章的技術分析。

3.記筆記。

(1)結構分析方法。(2)提煉主題的方法。(3)寫作技巧總結。(4)補充和拓展知識點。

4.作業。

(1)獨立且有時間限制。(2)校對搜索積累。(3)圈定疑難問題征求意見。(4)反思、歸納、總結。

5.復習。

(1)單詞積累。(2)名著朗誦。(3)解題方法。(4)錯題積累。(5)物質積累。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壹種頑強而偉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妳的壹生。培根

1,說普通話的習慣

說普通話是人際交往的需要,也是學習漢語的必然要求。不僅在課堂上,在生活中,不僅在普通話上,更要在思維上,規範自己的語言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感。

2、字跡工整的習慣——人靠衣裝馬靠鞍。

俗話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筆工整清晰,既能讓讀者準確閱讀全文,又能給人美感,有“牽壹發而動全身”的奇妙效果。所以,寫字壹定不能馬虎,壹定要認真、工整、美觀,“字字入心”,不允許有錯別字、其他字或字跡。

良好的書寫習慣,壹是書寫方式得當,做到工整規範;二是註意文筆,做到整潔大方;第三,要註意格式,標題、副標題、標點符號要符合既定格式。

3、朗讀和背誦的習慣——壹本書讀壹百遍,其意義可見壹斑。

俗話說:壹日不讀書,心中明;兩天不看,說未知;三天不看,就算了。這裏的“讀”是指大聲朗讀。朗讀是形成語感的重要手段。如果堅持每天大聲朗讀,妳的語感會不斷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越來越強,形成良性循環。另外,朗讀是壹項涉及多種感覺器官的活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還可以深刻理解作品中所表達的愛恨情仇,準確把握。

朗讀的內容可以是詩歌、美文、今文或古文。朗讀的聲音要響亮清晰。用普通話正確朗讀,做到發音清晰洪亮,字正腔圓,不加字、不漏字、不重復、不倒錯、不斷句,聲調自然、流暢、抑揚頓挫。

我們反對死記硬背,但也不應該“矯枉過正”。如果因為背誦而在頭腦中沒有足夠的積累,就會充滿空話,即使平時說話也會讓人看不起。“我滿腦子都是詩和書”,這是壹個有文化的人應該有的。所以,壹定要背誦課文中的優秀詩詞和句子,這將使妳終身受益。我發現了課外閱讀的美好篇章。

背誦需要努力。可以層層背誦。可以部分背誦;可以先背要點,再連貫背。背完之後要經常復習,這樣就永遠不會忘記了。

4.經常查閱工具書的習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漢語的單詞太多了,不可能在某個集中的時間段內完全掌握。平時不多積累的話,很難拿到試卷單詞選擇題的分數。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讀書還是看報,都要多查字典。每當我們遇到不確定的單詞時,我們必須拿出字典來查。文言文的學習也是如此。

參考書有很多種,包括文獻、索引等書籍供參考。最常用的工具書是字典、詞典、詞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常用語詞典》、《唐詩鑒賞詞典》、《宋詩鑒賞詞典》等。參考書不僅可以在遇到難題時查閱,還可以

5、博覽群書的習慣——讀萬卷書,下筆如有神。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閱讀。要學好語文,只看幾本教材是不夠的。妳必須閱讀大量的課外書,並從中獲得豐富的精神滋養。要勤奮學習,妳必須珍惜時間,抓住每壹分鐘。

6.經常記筆記的習慣——好的記憶比糟糕的書面記憶更糟糕。

俗話說,最輕的墨跡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讀書要做筆記,做到“不動筆墨讀”。筆記可以總結、摘抄、學習,也可以各種形式互換使用。

寫讀書筆記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幫助我們廣泛收集和積累知識,形成勤於思考的習慣,幫助我們理解和消化所讀的內容,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甚至可以為以後的學習和研究提供線索。

7、寫作的習慣——

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壹個方面,而這種能力的提高必須依靠平時寫作的練習。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執筆難生花”。平時如果有感動,最好用筆記下來。寫多了,語言自然流暢生動。有些同學有寫日記的習慣,高中以後不要把時間當成約束。

8、勤觀察觀察——家事,國事,事事關心。

“妳怎麽能要求運河如此清晰?生活是語文的源泉,是寫作取之不盡的素材倉庫。中學生要樂於生活,善於隨時隨地觀察生活。觀察的對象可以是自己的親人、同學、老師、鄰居甚至社會上的人,了解不同身份、年齡、氣質的人的不同特點。它也可以是妳周圍的自然景觀或妳自己的旅行,甚至是壹個物體...觀察,第壹,用眼睛,第二,用心,第三,用筆記。

9、獨立思考的習慣——學而不思則罔。

思維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於提問,多問為什麽。其次,要善於分析和綜合。分析就是深入文章的內部分解,區分各部分的個體特征。並加以比較鑒別,從而對學習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綜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把握整體。三要克服不良心態,防止思維僵化。思維定勢是壹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如果善於跳出固有思維,從不同角度思考,往往會有新的想法。

10,求教和討論的習慣——獨學無友是無知。

學好語文,壹定要養成向別人求教的習慣,敏感好學,不恥下問。有不懂的,有疑惑的,沒有把握的,要勇於問別人,問老師?問問同學,問問家長,問問所有可能知道情況的人。學習需要謙虛和刨根問底的精神,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討論、研究甚至激烈的爭論。

11,積累的習慣——不積累,不成方圓;不積小流,成不了河。

(1)語言基礎的積累。(2)文言文知識的積累。(3)詩歌的積累。(4)寫作材料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