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核反應堆有什麽用?

核反應堆有什麽用?

1942 1942年2月,美國建成世界上第壹座運行功率為0.5W的核裂變反應堆,使用52噸天然金屬鈾和氧化鈾作為裂變燃料,石墨作為慢化劑,直徑約9m,高6.5m,總質量1400t。它的出現標誌著人類進入了核能應用時代。

核反應堆是核物質發生裂變鏈式反應的場所,即當鈾235、鈾233或鈈239受到外界中子轟擊時,原子核會吸收中子,分裂成兩個質量更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三個中子,裂變產生的中子會轟擊其他原子核,引起新的裂變反應。

這聽起來和原子彈的爆炸原理差不多。

還不錯!它和原子彈唯壹的區別是,原子彈中的裂變鏈式反應不受控制,瞬間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核反應堆可以人為控制裂變鏈式反應的速度來緩慢釋放能量。此外,原子彈使用的核燃料90%以上是易裂變的鈾235,而核反應堆使用的鈾235比例不到5%。

核反應堆的用途包括為科學家進行核試驗、發電、供熱、為船只或宇宙飛船供電、用裂變產生的中子或同位素進行放射性醫療以及生產其他裂變材料。主要結構包括堆芯、冷卻系統、減速系統、反射器、控制和保護系統、循環冷卻系統、屏蔽層、輻射監測系統和安全殼。

核心是核燃料發生裂變反應的地方。中央部分稱為活動區,周圍有重水、水、鈹或石墨制成的反射層,可以把從活動區逸出的中子反射回來。

因為較慢的中子更容易引起核裂變,所以核反應堆裏有壹個慢化系統,物質,包括水、重水、石墨等。,它可以減緩由裂變釋放的中子被放入堆芯,也稱為慢化劑。科學家還使用吸收中子的材料,如硼、碳化硼、鎘、銀、銦和鎘來制造控制棒和安全棒。控制棒用於調節反應速率,安全棒用於快速停止連鎖反應。

核裂變發生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需要通過循環冷卻系統帶走,避免反應堆過熱燃燒。循環冷卻系統中含有水、重水、氦氣、液態金屬鈉等冷卻劑,帶走的熱量可以將水變成蒸汽用於發電。反應堆周圍還有屏蔽層,用來減弱中子和γ射線輻射劑量;此外,還有壹個輻射監測系統,可以盡早監測和檢測放射性泄漏。

壹般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的核反應堆稱為重水堆,用高壓下的普通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的稱為壓水堆,用蒸汽作慢化劑和冷卻劑的稱為沸水堆,用氣冷的稱為氣冷堆,用石墨作慢化劑材料的稱為石墨堆。如果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實驗堆、動力堆、動力堆、供熱堆和生產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