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孫中山原本想以粵語為官方語言?

孫中山原本想以粵語為官方語言?

辛亥革命勝利後粵語幾乎成為官方語言。

廣東人孫中山拒絕粵語作為國語。要不是他老人家,中國的語言就更難統壹了。

人口眾多的中華民族要想統壹,沒有什麽是沒有爭議的,語言也不例外。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帝制崩潰,天下大同,第壹次國會辯論中國的“國語”。很多有權有勢的人提出用粵語作為國語,他們並不是壹個人,因為當時國會壹半以上的議員都是粵語,如果他們都傾向於自己的語言,那麽通過這個法案似乎是勢不可擋的。但孫中山先生撥開人群,跳出鄉土觀念,說服同鄉,不厭其煩地壹壹勸說,敦促那些廣東同胞以大局為重,放棄有九個音階,難以理解和推廣的粵語,以北京話為國語。即便如此,認同北京話的優勢並不明顯。粵語僅以壹票之差輸給了北京話,但未能成為國語,國語最終被定為北京話。如果不是因為孫中山的威望,恐怕北京話壹定會失敗,所以粵語離“壹統天下”的至高地位只有壹步之遙。如果粵語成為國語,中國人至少在建國前必須會說粵語,這將為後期推廣普通話帶來更多困難。

之後開展普通話統壹運動,推廣普通話。雖然當時中國經濟落後,但還是有統壹國語籌備委員會這樣的組織。1924年,普通話統壹籌備會議放棄了被嘲諷為“合音系”的“舊民族音”,將北京音確立為普通話的標準音,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北京話的地位。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出版了《國音通用詞匯》(即《新國音》),對《舊國音》進行了修訂。與建國後的普通話相比,更多的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由於它在頒布後的很長壹段時間內被作為學校教學和各種詞典、字典的語音基礎,無疑對鞏固乃至擴大北京話的影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政府也在考慮用哪種方言作為國語。最後,考慮到北京話已被廣泛接受為國語,所以北京話仍作為普通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