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二十四孝》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二十四孝》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二十四孝圖》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二十四孝圖出自魯迅先生的回憶散文集《晨花夕拾》。“孝”是儒家倫理的核心,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將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了《二十四孝經》。後來的印本都配有圖畫,俗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24張孝心圖片的主要內容和主題,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主要內容

人物介紹:

範仲嶽,湖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西陵印刷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書法專業導師,三峽印刷學會顧問。曾任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東湖印刷社副秘書長,《書法報》總編輯,《書法報》社委會委員、書記。30歲師從漢代著名書法家顧友泉先生學習書法、篆刻、文字學。他擅長大篆、曹彰和篆刻。大篆古拙,幽靜古樸,筆畫硬朗,立意清晰圓潤,功夫精良。近年來,我致力於楚金文,並取得了初步成果,令人耳目壹新。曹彰,優雅而正直,優雅,清新而靈動。篆刻,生於秦漢,追古篆刻,或古樸,或典雅,古樸深遠。

二十年來,先後編纂出版了《曹彰》、《篆書》、《金文》、《甲骨文》、《漢音》、《鳥蟲篆》、《柳體書法詞典》等十四個系列的書法篆刻工具,在書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6年《書法篆刻工具系列》獲中國書協第二屆蘭亭獎。

忙了幾個月的範仲嶽拿著新出版的範仲嶽《二十四孝》文集,長長地出了壹口氣。“我還沒說完,要到12才結束。”讓70歲的他深深懷念的,是7月12日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範仲嶽《二十四孝》書法篆刻藝術展暨全國孝親敬老道德模範。除了範仲嶽的壹手好書法和篆刻,木刻水墨畫《陳少梅二十四孝圖》、《二十四孝》老煙、《二十四孝》人物古墨也是世間稀世珍寶。

作為著名書法家顧友泉的弟子,範仲嶽以壹筆壹刀壹顆赤子之心,賦予了“二十四孝”的時代內涵。“文化人要與時俱進,把二十四孝的積極內容擴展到道德層面。他最得意的作品曹彰是第壹個全國道德模範:“大愛無聲。是妳用人間大愛詮釋了生命的真諦;以天下最高的孝心,表現了帕拉莫爾的勇氣。無論世界有多古老,無論滄海桑田,都是妳的心,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道德。"

孝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

從小生活在大戶人家的祠堂裏,與父母分離,這種有溫度的記憶壹直伴隨著範仲嶽筆下的城市生活。他是家裏的第七個孩子,他的母親在100歲時去世了。前幾年老母親想看彩電,家裏有分歧。有的說:“這個年紀,看彩電吧。”為了讓母親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過得幸福,他說服了她的家人,滿足了她的要求。

他和妻子壹起看到的壹條新聞,堅定了他做壹個孝文化專題的決心。“中國有1。3億老人,很多老人壹年只能見孩子壹次。”範仲嶽是幸運的,他能經常和兒孫們聚在壹起,生活幸福。

雖然全國人大正在通過立法手段加強全社會對老人的關愛,但範仲嶽還是希望通過更豐富的形式,比如書法、篆刻等,來引起人們對孝道的關註。“有人說二十四孝是封建糟粕,因為他們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無法理解極端環境下的情緒。當然,這些故事中有壹些是人民群眾添加的元素,太傳奇了。但大部分內容完全可以為當今社會註入積極意義。”

範仲嶽正在準備另壹本書《二十四孝集》。在那本書裏,除了書法和篆刻作品,他還會加入他個人對二十四孝的新理解。《捉虎救父》講的是少年楊翔在父親落入虎口時,冒著生命危險與老虎搏鬥的故事。他的勇氣值得稱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承擔責任。"他還舉了另壹個二十四孝的故事,“鹿奶為其親”。“作為孩子,除了衣食住行,我們應該盡量滿足父母想吃的、想玩的。否則,孩子想養,留不住,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把二十四孝的故事推向更高的道德層面,是範仲嶽從首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得到的感受。有幾個道德模範,比如楊,侍候的是亡夫前妻的父母,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不壹定是好的,這就讓範仲嶽聯想到“老有所養,老有所為”,這就是孝的含義。他欣喜地發現,被授予“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故事,遠高於《二十四孝》中“慈祥父母”的孝心。

13件楚辭

範仲嶽的辦公桌上,二十方印章靜靜地躺在盒子裏。每壹枚印章都講述了壹個孝的故事,每壹枚印章都有印記。這24印是範仲嶽的“大功夫”。以賣身埋父的故事為例,中國人都說“被埋了才安全”。為了更好地表現董永的“大孝”,範仲嶽決定安葬父親。董永出賣了自己,最後把父親埋在棺材裏。“葬”字是甲骨文第壹期的假“葬”。“葬”字來源於井裏的人,“井”的形狀就是棺材的意思。即使是外人看到哪壹面有藝術創作的印章,也會驚嘆中國文字的象形功能。

什麽是孝順?孝順就是包容:包容老人總是舍不得扔掉的“垃圾”;容忍老人的嘮叨;容忍老人的口水鼻涕。孝順是回報:母親節是壹束康乃馨;是父親生日那天的壹瓶好酒;就是長床前送湯送藥。孝順是耐心的陪伴:耐心聽老人的話;耐心向老人做解釋工作;耐心勸說老人。孝順是壹種欺騙:100多塊錢的衣服,還不如告訴老人只花了幾十塊錢。孝順常回家看看:回家給父母做壹頓好吃的。

閑暇之余,在瀏覽朋友空間時偶然看到了《二十四孝》這本書,看完感觸頗深!《二十四孝》全稱為《二十四孝全期詩選》,是元代郭根據二十四孝子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經歷的孝的故事編成的。因為後來的版畫大多配有圖畫,所以也被稱為“二十四孝圖”。

縱觀《二十四孝》這本書,可以說孝子為了父母,為了父母,為了父母,為了妻兒,放棄了生命。甚至他自己的生命。舍生忘死,完全是無私的孝道。

吳孟吞蚊到滿血,王翔為鯉魚睡冰上,楊翔捕虎救父,丁嵐木雕為母,郭巨埋兒為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愛父母、關心父母、真心為父母服務的精神。

今天,孝順父母不僅需要養父母的身體,更需要養父母的心和誌向。孝子應該怎麽孝順?孔子從生、養、病、喪、葬、祭五個方面告訴我們具體的方法。

首先,“活著,才會被尊重。”“誌”就是全心全意去做,做得圓滿。也就是說,妳要對父母真誠,完全真誠,毫無保留。虛偽真誠的尊重父母,這樣壹種尊重叫做“對他們的尊重”。第二條是:“養就是樂”。孝有三層含義: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誌。關鍵是讓父母開心,不用擔心,不用擔心。第三個是:“疾病引起焦慮”。即父母生病,子女要牽掛,要冷暖,盡早給父母檢查治療,早日康復。第四種是:“喪則喪之”。也就是說,父母去世,子女要報恩,盡最大努力悼念。這是子女感情的自然流露,但也要註意慰問。第五,“祭祀嚴格”。意思是父母下葬後,要定期祭祀,莊嚴肅穆,緬懷父母祖先的恩情。

如果壹個人在生、養、病、喪、祭父母五個方面都做得很好,盡到了基本的責任,可以說是壹個孝子。

主題

文章寫的是作者回憶童年讀《二十四孝》的感受,揭露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著重分析了“冰上求鯉”、“老賴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責這種封建孝道漠視子女生命,以“惡心為樂”,“以不厚道為訓,謗古不良,教後代不良”。作品尖銳地批判了當時反對白話文、崇尚復古的傾向。

所謂《二十四孝》,就是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的書。其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孝道。但其中的“老賴招待親戚”“郭巨埋葬孩子”“擔心嘗出糞味”就令人發指了。讓我們先談談郭巨埋的兒子。據說晉代有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很富裕。父親去世後,他把財產分成兩份,分給了兩個弟弟。他把母親壹個人養著,對母親極其孝順。後來家裏漸漸窮了,他老婆生了個男孩。郭巨擔心撫養這個孩子會不可避免地影響他母親的贍養。他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後不能復活。還不如把他兒子埋了,省吃儉用養他媽。”夫妻倆把兒子抱出來,挖了個坑把他埋了。邢浩挖出壹壇黃金救兒子於死地。

郭巨雖然有孝心,但是他殺孩子的行為是違背人性的,不符合儒家的人“天地之性,人之寶貴”的觀念。看似孝順,實則殘忍。在古代,有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祈求上帝給父母治病,也有人割肉來解決父母吃肉的欲望。今天有人獻五臟給父母治病,很少有人殺。為了節省糧食,我想殺了自己的兒子。壹個是違背我媽對孫子的愛,壹個是違背我媽的好。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道叫做“愚孝”。"

隨便看壹下《二十四孝圖》,映入眼簾的是“賣身葬父”、“葬子服母”、“哭竹生筍”等詞語。“為親人雕木頭”“為母親埋孩子”讓人覺得沒心沒肺;“孝感移天”、“臥冰為鯉”、“哭筍”等迷信思想嚴重;“擔心嘗糞”很惡心。

孝順是正當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捍衛道德是可恨的。

其實《二十四孝》中孝子的故事應該是很感人的。可惜壹代又壹代的人給它披上了絲綢,塗上了化妝品,把感人的真相塗抹成了令人作嘔的情景劇。就像壹個女人,再漂亮,臉上抹了太多粉,只會讓人覺得惡心。

那些經過苦心“修飾”的、讓人膜拜和敬仰的完美的神,是無法打動人心的。真正能感動我們這些在柴米油鹽之間折騰的普通人的,永遠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曾經懦弱、自私、猶豫,但最終選擇了勇敢、執著、堅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