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全息碼”符合中國人幾千年來的識字習慣和筆順規則,不規定任何公式,也不需要記憶。它將漢字分解為65,438+000個偏旁部首進行編碼,並結合了偏旁部首、拼音、筆順和筆畫四個要素,摒棄了以往編碼方法中的所有缺點,簡單易行。經過這種處理後,每個漢字和單詞被轉換成四個拼音字母或六個數字,適用於各種中小型計算機鍵盤,可供世界各地學習和使用漢語的人掌握,其優勢超過了現有的數百種漢字編碼方法。
自20世紀末以來,世界上已出版了400多套漢字編碼,但杜冰·托德的“漢字全息編碼”的最大優勢在於其簡單易用。“最簡單、最普通的董友往往是最偉大、最有生命力的”這壹哲學思想在“中國全息碼”的發明中得到了最明顯、最充分的體現。
“中文全息碼”可廣泛應用於中文電腦打字、編輯、印刷管理,以及電報、電傳、中外機器輔助翻譯等方面。它的發明使漢字成為科學、規範、精煉、整齊、美觀的密集編碼,為漢字的計算機化和漢語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