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奇
盛唐時期,歐陽湛曾在此求學。後來與韓愈並列進士,成為“閩南第壹”第壹人。後人在這裏建立了壹座“帕爾廟”來供奉它。它是歐陽家的祠堂,未經審查而建。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七月,朱擔任同安主簿的任期即將屆滿,待調批,提出以“不二祠”為傳播儒學之地,興建書院。
大殿上方,原“帕爾”巨幅匾,黑底楷書白字,是後人收藏歐陽湛人物所掛。文革期間,歐陽詹祠堂被徹底破壞。如今,泉州文廟收藏著“帕爾”巨型牌匾和壹個方形祭壇。
陽光房
中山堂建於民國時期,是壹座三開間的硬頂建築,也是壹代高僧弘毅大師在Xi全州的最後居所。弘毅大師獨愛夕陽,常在夕陽下打坐,故自稱“逸仙老人”,故三老屋亦稱“逸仙室”。
國華閣
南宋紹興二十壹年(1151),朱為府同安縣主簿兼秀才。由於對歐陽湛的敬仰,朱經常在寺講學,並在“植竹亭講學”。明朝嘉靖年間,泉州判陳耀殿重修書院,另建壹所。
1935年,56歲的大師來到由竹林七賢改造成的溫嶺敬老院舊址,應泉州著名人士閻的邀請,為改造後的“國華閣”題匾。
擴展知識:
蕭山朱聰書院是泉州四大書院之壹,泉州八大名勝之首。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是朱在泉州任職期間所建。書院位於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北門模範巷,不二祠旁,與泉山書院、石井書院、歐陽書院並稱“四大書院”。
書院東西寬40-80m,南北長約100m,總面積6000多m2。北臨解街巷,東臨通聯寺,南有府城皇寺與明代著名抗日鬥士余之間的壹墻之隔,西有壹條小巷。小山宗朱世芳1983 1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丘陵和竹林位於泉州北部。在唐代,為紀念"福建文學之祖"歐陽詹,建有詹祠。北宋時,寺旁建有壹所房子,名為“山朱聰書院”;南宋時,朱多次來院講學,並建亭植竹。近代,弘毅大師曾在此講學並題詞。特別是南宋以來,歷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都要取道泉州前往“山竹”祭拜朱,使該園聲名遠播,是泉州文脈的重要發祥地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