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是由隸書發展而來的壹種實用性很強的主流字體,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主要包括典型行書、行書和行書。行書萌芽於西漢中後期,形成於東漢至西晉,成熟於東晉,盛行於東晉以後的各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風格。
行書的起源:行書由隸書發展而來,幾乎與楷書同時產生。行書的最初萌芽是省簡隸書中的波浪,由於書寫迅速,隸書改為撇、鉤等筆畫,由於書寫迅速,甚至出現了筆筆相連的趨勢。
在西漢中後期的簡牘中,已經出現了壹些波浪不太明顯的隸書,被稱為“草書”或“新隸書”,這是行書的初始階段。
行書的形成:在東漢中後期的竹簡中,經常可以看到接近楷書的書體。東漢末年,劉德盛擅長行書,鐘繇和趙虎都曾向其學習,但“胡叔胖,鐘書瘦”;漢魏時期,鐘繇的“書法”在民間書信中被廣泛使用。西晉時期的樓蘭文獻中發現了大量成熟的行書痕跡,這是行書的形成階段。
行書的成熟:行書真正成熟是在東晉時期。王羲之早年《伯母帖》的風格與西晉《樓蘭文獻》幾乎壹致,說明王羲之早年行書尚未完全成熟。
然而,王羲之成熟的行書《蘭亭序》與樓蘭文獻中的行書風格截然不同。它完全擺脫了隸書的簡單風格,其姿態更優美,首法更豐富,表明行書的真正形成在於王羲之的改革。後來,王獻之進壹步發展了行書,並進壹步開發了他父親的垂直潛力。行書與草書的結合將行書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
行書的發展
東晉以後,出現了以行書聞名的名人。比如唐代顏真卿的《祭侄》,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宋代蘇軾的《黃州寒食詩》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元代趙將其與楷書相結合,是壹種典型的行書。
明代的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倪、王鐸,清代的劉仆、翁方綱、趙、吳昌碩等都是行書大家,魏晉以後的每個時代都有行書的輝煌。
行書比楷書簡單,比皮書易讀。行書是魏晉以後使用最廣泛的文字,在中國書法史上壹直持續流行,為中國書法增添了壹抹絢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