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清華教授的邏輯是錯誤的,大意是44歲了,還沒有混上正教授。誰有資格教訓我們?持這種觀點的父母沒有妳受的教育多,但是妳小的時候他們沒有教妳怎麽做人。被副教授教導“平躺是壹種很不負責任的態度”沒有錯。恨鐵不成鋼,拳拳愛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這句話對不對,而在於行不行。
我記得壹個笑話,壹個小男孩反對他的父親讓笨鳥先飛。“有壹種笨鳥,不自己飛,自己下蛋,希望孵化出雄鷹。”也有壹些孩子責怪父母。為什麽沒有創造壹代人?那我就是富二代了。清華大學教授,不,副教授,難道他說的不對嗎?難道不是為妳好嗎?舉個例子,前幾天有個新聞主任在五四前發了壹個帖子,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的長輩在向青年致敬,妳們卻在睡懶覺。結果和清華副教授壹模壹樣,網友也在詛咒。最熱的邏輯是,最好的致敬方式是讓年輕人補覺。
這些問題的深層邏輯是,現在的年輕人太辛苦,太難過,太無助,妳說什麽都沒用。妳以為妳恨鐵不成鋼,是為了我們好,但我們以為是妳才是我們的始作俑者。越說越賊喊捉賊。就像老板坐在臺上教下屬做個好人,目的只是洗腦,好控制,老板卻在背後做著所有相反的事情。這是年輕人最反感的地方。他們虛偽,背後有雞毛。
清華大學副教授的觀點很明確,哲學邏輯上沒有問題:妳們年輕人不要因為反對“內卷化”就選擇“平躺”,這是教育系統發揮篩選機制的成本,內卷化是內部競爭,競爭要激勵人努力。妳選擇平躺做錘子,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對不起培養妳的國家,對不起渴望成功的父母。如果平躺,那是社會發展的“代價”,是科學進步的負擔。我為之痛心,我的話是好的。
清華大學副教授,沒看清楚這個問題的本質。雖然從秦煌漢武到現在這個時代他壹直在分析,但是他沒有看到這個時代造成了很多不可逾越的鴻溝,讓年輕人因為絕望而嘆息選擇平躺。我不寫別人,我寫自己的經歷:
十二年前,我從壹個小鎮來到北京。那時候靠賣鐵和貸款還能買得起小房子。現在就算全家掏空六個錢包和貸款,也買不起像樣的房子,幾乎無法在北京安家。北京五環內壹套稍微像樣的三居室要10萬,首付300萬,貸款700萬,估計攢不回秦朝漢武時代。人啊,如果不能安定下來,怎麽會有努力的心呢?
上壹代的前輩喜歡諄諄教誨,做好老師。比如我們公司那些45歲以上的中層,就喜歡苦思冥想,總說妳們年輕人日子過得好。如果妳不努力,不好好學習,不加班,不無私奉獻,妳會對不起妳的國家,對不起妳的父母。
他們最喜歡說的是,我們畢業工資才200多,妳壹畢業,壹個月就有兩萬多。這邏輯真讓人無語。妳畢業的時候工資200多,但是妳單位包吃住,工資低,福利高。北京壹套福利院只花了3000元,現在價值10萬。然後,在妳的時間裏,妳用公積金貸款買房。壹般中年人家裏至少有兩套房。現在身價2000萬,月薪漲到三四萬。現在,年輕人都在居高臨下地教書。
現在這壹批年輕人,估計這輩子都超越不了這群前輩了。就算他們混了20年,混到45歲,月薪漲到三四萬,他們還是看著房子嘆氣。即使他們買了壹個小房子,他們將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按揭付款到時間的盡頭。
但是,現在的壓力是雙管齊下的:壹方面是房價飆升,另壹方面是希望下海。比如現在的年輕人,逆襲的機會越來越少,希望越來越渺茫。比如清華大學,副教授,當年允許在清華當教授。現在,他這樣的資質,可能進不了大門。
再比如,我們公司的中高層,原本是普通本科生,趕上了時代的紅利,慢慢上了中高層。現在公司招聘的門檻已經是985碩士了。壹年招100多名985碩士,35歲考上中的概率是5%,95%的985碩士沒有晉升的希望。
更讓人擔心的是,體制內所有人都在搞年輕化。現在要求把中層提升到80後。“未富先老”的80後群體最悲慘的就是妳想努力,單位不需要妳努力。因為妳的年齡已經過線了,妳是單位最好的負責人。平躺,別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