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測繪技術將改變傳統的技術研究方法。
數字測圖技術實現了無紙化數字化生產,手繪圖被電子筆記本取代。它具有獲取、存儲和管理視野采樣、草圖、產狀和照片等多源空間數據以及野外實測剖面數據和草圖的功能。結構化數據庫和無能力描述受限地質觀測現象的文本數據庫的結合極大地簡化和改進了傳統的空間記錄方法,使地質學家更加關註對地質本身的研究。圖11-3顯示了野外地質填圖數據采集系統的主工作界面。
圖11-3外業數字測量計算機成圖系統
A-profile信息庫;b路線信息庫;C-map PRB數據庫
2.提高研究準確性的數字制圖技術。
實時GPS定位與野外電子手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空間定位的精度和速度。利用GIS技術,通過點的實際劃定、產狀、樣品、草圖和化石的位置,以及野外實際路線的距離和方向與觀察內容的定性和定量整合,實現可視化和自動化。野外數據采集系統提供PRB詞典,規範了野外記錄格式,提高了數據采集精度。
3.提高研究水平的數字測繪技術
野外數據采集系統提供三種PRB詞典,有助於野外調查中地質實體的識別。歷史專題層與現狀層的融合再現,有助於田野調查的理解和判斷。野外數據采集系統三維數字高程模型、遙感影像和野外電子手繪圖的壹體化顯示,有助於地質人員在野外直接繪制地質界線,最大限度地收集野外信息,避免遺漏,且精度較高。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分析有效地質點和有效路線,為提供最佳路線和最佳斷面位置部署提供依據。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指導各種專題研究。
4.數字制圖技術加快了制圖周期。
野外觀測數據的野外數字化采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地質點、礦點、樣品、草圖、化石、地質界線等的空間位置和屬性數據。是根據規範的要求直接映射和建立的。避免從手繪圖到現場實際材料圖的移動、繪制和分類過程。通過分層管理模式,可以同時打開多個野外記錄冊,對PRB的任意點位、路線和各種采樣數據進行檢索,大大加快了野外數據整理和處理時間,其周期可縮短至傳統的2/3。視覺輪廓的自動計算和交互式繪圖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速度,其周期可縮短至傳統的4/5。野外調查工作量的自動統計。根據規範要求輸出各種地圖和文檔。數字測繪技術也將極大地改變成果的表達方式。
5.數字制圖技術使區域地質圖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
數字測繪技術是構建“數字中國”和資源評價的基礎,是“大調查”成果公益服務的最佳媒介。它提供數字地質圖、空間地質圖和圖像的2.5維地圖(三維、正投影圖像)、各種數字專題圖、數字原始野外記錄冊及其采樣數據庫、測試結果數據庫、多源數字多媒體地質圖、超媒體地質報告、數字地質剖面圖、計算。
數字區域地質填圖是將野外地質觀測路線和實物圖的完全手工生產過程轉變為野外地質調查和調查信息的數字化的復雜過程。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將使區域地質填圖的研究方法、研究精度、研究程度、研究周期和研究成果發生深刻變化。集成GPS、GIS和RS技術的野外數據采集系統將徹底改變傳統的野外地質測繪,並創造地質測繪的主要過程-地質測繪和成果的數字時代,這將為相關的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固體礦產、土地)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