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求更高的等級、更好的評價和晉升,員工不斷加班、相互競爭,甚至放棄休息時間,長期處於高強度工作狀態下。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同時也影響了整個公司的文化和發展。這是內卷化的典型例子。
內卷介紹如下:
內卷是壹個網絡流行語,最初指的是壹種文化模式在達到某種最終形式後無法穩定或轉化為新形式,而只能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
通過互聯網,許多大學生用它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自願”競爭。現在,它指的是同伴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來爭奪有限資源的現象,這種現象導致個人“收入-努力比”下降。它可以被視為努力的“通貨膨脹”。
2021 8月25日百度指數數據分析平臺顯示,“內卷”整體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6999,移動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4886,最高峰值為88726(2021年5月30日)。
內卷化是壹個學術術語,在學術文獻中常被用作“內卷化”。經濟學家韋森認為,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斷力批判》中首次使用了“內卷”這壹概念。是兩位人類學家提出了內卷的概念。
壹個是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戈登·魏澤,他把壹種文化模式在達到某種最終形式後稱為“內卷化”,這種形式既不能穩定也不能轉化為新的形式。
另壹位是克利福德·格爾茨,他在《農業內卷化:印度尼西亞生態變化的過程》壹書中提出。在印度尼西亞考察期間,他發現爪哇島缺乏資金、土地有限和行政障礙使農業無法向外擴張,導致不斷增加的勞動力不斷填補有限的水稻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