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音、形、義的統壹。音、形、義相結合是漢字的結構方式,即構詞的途徑和方法。音、形、義的結合是漢字本身的規律。
它們之間沒有平行關系。字義是內容,音形是漢字的表現形式。音形服務於意義,以意義為核心而存在。運用象形字、指法、會意字、形聲字、表音字、移註字、借字等造字方法,讓學生逐步掌握漢字規律,提高識字能力。
其次,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
1,從無目的無計劃到有目的有計劃的發展。
2.無意識註意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3.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
4.對認知內容的掌握從不嚴謹、不清晰、不系統、膚淺逐步發展到準確、系統,逐步認識到事物的主次和內涵。
5.認知活動受情緒影響較大,與興趣密切相關。因此,它是不穩定和不平衡的。
根據學生的上述特點,教學應遵循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