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安塞腰鼓信息

安塞腰鼓信息

首先介紹安塞腰鼓,其次介紹安塞腰鼓的文字。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翺翔,表現了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淳樸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們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國,它展示了它的風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獷的動作,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最高榮譽——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特等獎。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情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歷史悠久。最初是古代軍隊用來提高軍隊士氣,傳遞信息的。這裏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相當密集的鼓點,強勁的步伐,變換的戰位,雄壯的吶喊,都展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在國際上非常有名。...

腰鼓是壹種獨特的大型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翺翔,表現了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淳樸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們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國,它展示了它的風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獷的動作,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最高榮譽獎。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情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1996年,安塞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陜北,尤其是延安安塞縣、榆林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流行的民間鼓勵形式,是陜西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舞蹈之壹。

陜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壹些主要地區,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鼓隊,每個家庭都有鼓手。並且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正是由於其流傳時間長、範圍廣、參與人數多,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態節奏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體表演的形式,鼓手(稱“打鼓”或“踢鼓”)從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團隊包括拉花女演員、傘頭、野人女、野人男等角色,以及《跑驢》、《水船》等各種小節目,組成壹個龐大的民間舞蹈團隊。表演中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整齊劃壹,隊形變化規範。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男性的陽剛之美主要通過鼓手大膽粗獷的舞蹈和強有力的擊鼓技巧得到充分展示。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節目和活動習俗。以前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演出,每年春節到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廟會主席(由各村選舉產生)要組織壹次祭祀活動,名為“拜廟”:舞蹈隊在傘頭帶領下,敲鑼打鼓,吹嗩吶,有時還攜帶整豬整羊等供品到廟裏燒香祭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的廣場上踢了壹會兒,意在娛樂神靈。“拜廟”結束後,正月初八過後,腰鼓隊開始挨家挨戶拜年,俗稱“沿門”。當地有句諺語:“鑼鼓嗩吶響得直,棍子在屁股底下撬!””人群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依次繞村走,在主院和窯前表演壹會兒。傘頭根據各家的情況,唱了幾首吉祥的秧歌,表達新年的意思。主家認為腰鼓隊在家敲、跳、唱,可以消災避難,壹年四季都可以平安無事。這可能是“鄉民儺”這壹古老習俗的遺留。有時兩隊的腰鼓會在途中相遇。壹般都是傘頭互相唱秧歌來拜年,互相讓路。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互不相讓的情況。此時此刻,就要去競爭,去競爭。兩隊鑼鼓喧天,嗩吶聲、腰鼓聲,如春雷滾滾。鼓手們盡情地打著跳著,像瘋了壹樣,直到高潮,鼓樂會休息壹會兒,雙方的傘會二重奏,這也是比賽技巧的壹個方面。直到有壹個隊伍喇叭先亂,動作不齊,鼓點和隊形不統壹,或者不能正確對歌,就算輸了也會主動讓路,讓勝者先走。

“雁門子”結束後,鄰村腰鼓隊還會互相拜年、互訪、進行交流表演,與陜北秧歌壹樣,被稱為“築彩門”。正月十五,各村腰鼓隊聚集在廣場上,開始互相比賽。各路鼓手各顯身手,相互比拼,成為壹年中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春節期間農村的文化活動,而且通過相互觀摩和學習技巧,促進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會有“花燈轉”(又稱“九轉”),幾乎人人爭壹轉,全家壹起轉。屆時,鼓聲將會響起,燈光將會閃爍,腰鼓隊將會在前面領銜,然後大家將會呈現壹個熱鬧非凡的場面。

腰鼓隊的活動往往持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祀土地神結束。從此,村民們安心準備春耕生產。

腰鼓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為“路鼓”和“場鼓”。

“路鼓”是腰鼓隊邊走邊跳的壹種表演形式。前面是兩個傘頭領舞,後面是壹個扛鼓的和壹個拉花頭組成的舞蹈隊。傘頭後面的壹個扛鼓的鼓叫“頭鼓”。他必須是壹個熟練的鼓手,整個團隊的動作變化和節奏都比較慢,所以他負責。遊行隊伍的後面,有扮成蠻夷、蠻夷的小醜,也有扮成唐僧取經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隨意扭動、調侃,增添節日氣氛。因為“路鼓”是在路上進行的,動作壹般比較簡單,幅度較小,多用“十字步”、“走步”、“馬步只是看腰部周圍”。等待行動。常用的隊形有“單渡”、“雙渡”、“單龍搖尾”、“雙龍搖尾”。

“場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現場並打開場地後的表演形式。剛開始,傘頭揮壹揮傘令,馬上鼓聲和音樂響起,舞者們隨著傘頭起舞。這段叫“踩大場子”,表演節奏緩慢。目的是為了打開場地,打開隊伍,穩定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表演節奏越來越快,動作幅度更大,隊形變化很大。常用的隊形有“神塔”、“古寺”、“神前掛金牌”、“富貴永不停”、“僧遊進門”。畫出“太陽弧”圖案後,傘頭站在場地中央引秧歌,歌詞視場合和對象而定。“拜廟”時,有祭奠廟堂的儀式,壹般表演有拜年、慶豐收、祝好運等。傘頭唱歌時,舞者在場邊慢慢轉身,重復每壹段的最後壹句,俗稱“下壹聲”。唱完之後,傘頭退出會場,鼓聲和鮮花被擡進會場表演,各種復雜多變的隊形被踩出。這壹刻,不受時間限制,舞者們將自己的絕活展現的淋漓盡致,情緒熱烈跌宕,將表演推向了高潮。

近年來,為了突出架子鼓的技藝,安塞腰鼓在表演“場地鼓”時,在場地內單獨進行架子鼓表演。鼓手們在路透鼓的指揮下,興高采烈,狂舞不止。此時只見鼓槌揮舞,彩綢飛舞,鼓聲如雷,震天動地,氣勢逼人,極富感染力。

在這個時期結束時,將表演其他形式的小型節目,如“跑驢”、“水船”、“踩高蹺”、“兩鬼打架”和“大頭和尚舞”。節目形式的多少取決於各村的人才和條件。小戲之後,再表演壹個大腰鼓。此時此刻,鑼鼓打得很快,嗩吶吹得很緊,鼓點打得更猛,情緒也更歡快,使整場演出在濃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結束。

安塞腰鼓按風格和節奏不同分為文和武。“文腰鼓”輕松歡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歡快、兇猛、粗獷、奔放,有很大的踢腿、跳躍、旋轉動作,特別是鼓手的飛躍技巧,給人壹種勇猛、激越的感覺。目前文、武腰鼓逐漸結合形成新的風格,以安塞西河口鄉、真武洞最具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當地人民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征。尤其在表演中,民間武術與秧歌動作有機結合,輕松活潑而不混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氣勢磅礴。群眾稱贊它“樣式大方,尺寸硬。”安塞腰鼓的風格特點可以概括為:

1.通過動態節奏的變化來表達舞者內心的激情。舞者在擊鼓時會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讓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動作有機結合,達到和諧自由。

2.舞者揮舞著木槌,猛烈地擊鼓。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圍腰打,雙手都要把木槌扔掉。但是,雖然無情卻不野蠻,看起來挺拔,在它兇猛的力量中還是有壹種細膩的感覺;

3.踢跳的時候,不管是大踢、小踢、踢腿,都要有“蠻”的力道。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粗獷豪放、剛勁有力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關鍵。舞蹈中做深蹲踢腿動作時,壹定要有壹個轉身,而且這個轉身壹定要很猛。特別是在做跳躍落地、轉身、同時出發的壹套動作組合時,需要在固定的節拍中用快速、兇猛的力量來完成動作的變化和銜接;

5.動態規律復雜,跳躍範圍大。隨著表演節奏的加快,舞步開始復雜地踢跳,身體左右搖擺的幅度加大。比如在做“馬步踢仰視”、“轉身”、“馬步跳仰視”等動作時,舞者用弓步向後跳兩次,再用左腿大踏步向前,右腿用力蹬地,表現出壹種頑強拼搏的狀態。

穿鼓的服裝類似於中國傳統戲劇中的武術家,穿著緊身的黑色衣服。戴著草帽環;留胡子,臉要紅,眉毛要濃,表演時胡子要散開。隨著時代的變遷,舞者的服飾也在變化。近年來,西河口鄉的腰鼓服飾已經貼近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隊的服飾;它至今還保留著古代武士的裝束,頭戴英雄巾,身穿束腰裙,腳穿紅纓鞋,頗似古代征戰沙場的士兵和將領。

安塞腰鼓以舞蹈者自己的鼓點節拍為主,也有民間倡導樂隊伴奏,包括鼓、鈸、鑼等。,而嗩吶奏曲牌,常用(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發展與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密不可分。安塞位於陜西省延安地區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蜿蜒流經境內,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是抵禦外敵入侵的邊防要塞之壹。據當地人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守軍士兵視為與劍、槍、弓箭壹樣不可或缺的裝備。遇敵突襲,擊鼓報警,發信息;兩軍交戰,以鼓助威;戰鬥勝利後,士卒擊鼓慶祝。隨著時間的推移,腰鼓逐漸從軍事用途發展成為當地人民祈求神靈、祝願豐收和慶祝春節的民間舞蹈,從而使腰鼓更具群眾性。但在鼓樂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了部分秦漢將士的英氣。

1981年,人們在毗鄰安塞縣城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壹處名為“墓崩”的山坡上發現了壹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兩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畫像磚,均為成型後燒制而成。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為宋代創造。畫像磚上塑造的鼓手,腰鼓細,側身,頭向左後方擡起,左腳著地,右腿踏出,雙手高高低低,揮動木槌擊鼓;左邊壹人是鈸門環,用腳跳起來,吸著左腿,看著左邊,雙手放在胸前打鈸。打鼓的人,赤膊上陣,穿著燈籠褲,腰間系著絲帶,飄到前面和底部。特別是鼓手的動作和形象,與今天安塞腰鼓的“立腳踢”第四拍和“前進”第二拍頗為相似。腰鼓畫像磚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展示了宋代陜北腰鼓表演,為研究陜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而翔實的文物。

65438年至0942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新秧歌運動發展了安塞腰鼓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成為億萬軍民慶祝勝利和解放的象征。也被稱為“勝利腰鼓”,傳遍了全中國,進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歷史。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表演,安塞馮家營村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藝術團傳授腰鼓技藝。安塞腰鼓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學生節演出後,獲得特別獎,蜚聲海內外。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翺翔,表現了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淳樸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們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國,它展示了它的風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獷的動作,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最高榮譽——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特等獎。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情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安塞腰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它集舞、歌、武於壹體,具有隊形多變、堅定豪放的特點。如今,安塞腰鼓已走出黃土高原,以其粗獷豪放的形象傳遍全國。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翺翔,表現了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淳樸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們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國,它展示了它的風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獷的動作,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最高榮譽——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特等獎。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情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古老的傳說,遙遠的歷史

安塞腰鼓歷史悠久,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鼓。據《山海經》記載,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使用了鼓。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壹,名軒轅。蚩尤是古代生活在東方的壹個部落首領。傳說他們是炎帝的後代。蚩尤生性兇猛,武功高強,想奪取黃帝的寶座,占領中原。他帶領部落與黃帝在北方的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展開了壹場驚天動地的戰爭。戰爭開始時,蚩尤的軍隊非常強大,黃帝被打敗了。另外,蚩尤的將領都是面目猙獰,兇神惡煞,銅頭鐵臂。同時,每個人都有能力發出奇怪的聲音,迷惑人。黃帝的軍隊聽到這個聲音,迷迷糊糊的就失去了戰鬥力。如何扭轉這種局面?有壹天,

黃帝在東海的柳波山上發現了壹只形似牛的野獸“奎”。每當它進出海面時,總是張著嘴尖叫,聲音聽起來像打雷。睿智的黃帝以為蚩尤的軍隊最怕聽到“擊鼓”和“隆隆”的聲音,“雷霆”可以用!於是,他抓住它,剝了皮,蓋在壹個木制的圓形框架上,給它取名為“鼓”。這鼓缺少壹個槌棒來敲打。黃帝又想到了《雷蛇》裏的“雷獸”。這個“雷獸”經常拍自己的肚子玩,每次拍肚子都會發出壹聲炸雷。於是,黃帝命令人們抓住它,殺死它,並從它身上拔出最大的骨頭做鼓槌。黃帝把這個鼓搬到戰場上,用木槌連續敲了九下。果然,聲如驚雷,山響谷回蕩,世界變色。黃帝的軍力大增,把蚩尤的士兵嚇得魂不附體。黃帝的軍隊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中追趕蚩尤,俘虜了蚩尤,贏得了戰爭。《黃帝傳》載:“黃帝伐蚩尤,玄女作牦牛鼓八十面,震五百裏,連震八百裏。”

山海經:“東海有六波山,流七千裏入海。上面有壹只野獸,看起來像壹頭牛。它是蒼白的,沒有角。當妳踏入和走出水面時,會有暴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以雷獸之骨為枝,聞五百裏而稱霸天下。”

此後,鼓被用來幫助戰爭,表明戰爭的開始,繁榮和結束。《左傳》中的曹判之爭,講的是春秋初期,以魯幫助了與自己爭君之位的龔自久為借口,出兵攻打魯。用長勺打仗的故事中,有“公將鼓之”、“民將鼓三次”、“鼓將助戰”的記載。由此可見擊鼓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它不僅預示著戰爭的開始,還能振奮精神,鼓舞士氣,震懾敵人。戰鼓已經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裝備。

鼓不僅用於戰爭,也是民間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

春秋戰國以後,伴隨著鼓的民間舞蹈越來越多,甚至逐漸出現了以鼓命名的舞蹈。山東沂南漢畫中的“百戲”,完整地記錄了“百戲”演出的盛況。其中,伴奏樂器為鈴、搖滾、鼓等打擊樂器。在華麗的劍鼓旁邊,壹個男人穿著寬大的長袍和大袖子,側身靠在鼓上,雙臂高舉,試圖敲鼓,健康地跳舞。

四川彭縣出土的漢代畫像磚,地上有六塊板,中間夾著兩個鼓。有壹個穿長袖細腰舞裙的女人。她的腳踩在鼓上,做出“爬弓”的姿勢。她左手向前,長袖飛揚,右手彎在腰間,長袖向後拖,舞姿優雅。在山東曲阜東安韓立畫像石中的“建築鼓舞”中,舞者穿著長袖衣服,鼓槌從長袖中伸出。他們兩個敲鑼打鼓,跳起了“弓箭”舞。(見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漢代以鼓命名的舞蹈有盤鼓舞等。可見,鼓已經成為民間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從那以後,鼓被更廣泛地使用。

腰鼓與驅除瘟疫腰鼓與戰爭

據傳說,在周朝的周文王時期,風調雨順,人民幸福,但瘟疫無法征服他們。上至君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為之擔憂。人們想盡辦法制服瘟疫,尋求生存之道。

有人說瘟疫是壹種怪物,怕震動,怕紅顏色。人們想到用鼓來驅除瘟疫。他們做了壹個小鼓,掛在腰上,取名腰鼓。人們身披腰鼓,身著紅綠,裝扮成各種“妖怪”,伴著戰鼓,邊打邊跳,邊喊邊叫,引發驅趕疫情、震懾妖魔的活動。

奇怪的是,自從這項活動開始以來,瘟疫就不再流行了。因此,人們不分季節和時間從事這種驅魔活動。《萬秋》記載:“闞齊鼓,萬秋山,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在萬丘山腳下,人們隨著鼓聲盡情起舞,不分冬夏。這是驅疫抖妖活動的真實寫照。

周戰國時期的驅邪避邪舞是“清逸”。方曾“披熊皮四目金,披玄衣持高陽盾,難引百軍,故用索室驅邪。”(《李周下關》)

其實這個抗疫活動就是壹種心理治療。在震天動地的鼓聲中,人們對“瘟疫”的邪念被忘卻,壓抑的情緒被喚起。有了精神支撐,有了戰勝瘟疫的信心和決心,瘟疫不復存在。

瘟疫驅除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為了防止瘟疫卷土重來,大家自發組織了防疫活動。把那種喊換成用文字唱歌來表達感情。這種唱法就是後來傘頭的雛形。

從那以後,人們有意識地分工。有的人從事歌唱活動,有的人從事插秧等農業生產,因此得了“秧歌”壹詞。“秧歌”壹詞是當時人們插秧、唱歌活動的真實反映。

“秦時依節大祭天氣,漢時活動更盛。東漢永平二年(公元59年),發布了迎賓五郊的時節:立春之日,在東郊舉行春節,祭狄青的句(剔)芝,唱青陽之歌,舞翅膀。夏、秋、冬有西豪、林帝、宣明之歌,尚軍壹帶歌舞尤盛。”(《白虎傳》卷二《禮樂》)。

隨著歷史的發展,腰鼓的用途不斷擴大,既有戰爭的輔助,也有疫病的驅趕,還有妖魔的震懾。這壹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盛極壹時,在秦國最為盛行。

安塞地處西北要塞,遠離古長城和內蒙古毛烏素沙漠,靠近北方少數民族駐地。它是從北到南,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被譽為“塞北鎖鑰”、“上郡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今防禦設施、城墻、關隘、烽火臺(墩)、堡壘、村落、崖窯、支壕、人防工事隨處可見,遺跡、遺址猶存。

自秦朝以來,安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守望者將腰鼓視為戰鬥中不可或缺的戰爭裝備,就像劍和弓壹樣。

如遇突然襲擊,用鼓報警,傳遞信息;兩軍對峙,擊鼓助戰,震懾敵軍;敵眾我寡,戰而敗,呼救;當敵人被擊敗時,擊鼓慶祝勝利是很有趣的。隨著歷史的發展,腰鼓的軍事用途逐漸消失,成為人們唱歌跳舞的道具和伴奏,以調節“常年無樂”的枯燥生活。

腰鼓與娛樂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發展時期。無論政治、經濟、外交,還是文化藝術都進入了全盛時期。

唐代舞蹈中廣泛使用鼓。左布吉和裏布吉是兩種有代表性的舞蹈,其中以破陣樂最為著名。相傳傳至日本,蜚聲海內外。它伴隨著鼓聲,反映了戰爭中的堅強生活。“折枝舞”的伴奏以鼓為主,節奏明快、強勁。唐代張小寶的《折枝》詩:“折枝始鼓……”,白居易的《折枝妓》詩:“擊三下畫鼓催……”都是描寫折枝舞者在鼓中的樣子。

隋唐時期廣泛使用腰鼓。《辭海》中對腰鼓的解釋是:“古腰鼓,據陳昌《樂書》:‘大者為瓦,小者為木,皆頭闊腹薄。’隋唐時期,用於西涼、龜茲、疏勒、高麗、高昌的音樂。掛在腰間,雙手拍打。“這說明腰鼓不僅在隋唐時期廣泛使用,而且它的形式、結構和用途都有了發展和變化。秧歌藝術是在唐代形成的撚”頗有秧歌絲撚狀,但“歌者不舞,舞者不唱”。

宋代腰鼓

秧歌和腰鼓活動在宋代非常繁榮,多為群眾性活動。清代秧歌也不例外。秧歌不僅在農村流行,在當時的城市也很流行。“秧歌隊在春日裏鬧”,看秧歌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如果螞蟻遊客不能阻止它,他們會擠過球場."(元徐琪《燕京支竹詞》)“樞紐撞肩,不堪重負。”(柯宇《燕京支竹詞》)秧歌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豐富,藝術也不斷走向成熟。據古書記載:“農民,每年春天,幾十個婦孺插秧到田裏,打壹個老撾鼓,壹群歌爭它,叫秧歌。”“秧歌”壹詞使用廣泛,已成為全國公認的統壹學名。

在宋代,盡管戰爭不斷,各族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但民間舞蹈仍繼續發展。南宋的汴梁(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有許多“瓦當”,是表演各種技藝的固定場所,包括花鼓。“花鼓”壹詞代代相傳。具體的表演形式沒有詳細記錄。隨著宋代舞蹈的發展,又出現了壹支代代相傳的龐大的業余舞蹈隊伍。在節日裏,每個村莊和社會都有自己的民間舞蹈隊。“每個社會都不會少於幾天。”這種舞蹈隊有時被稱為“社火”。(宋範成大《元上五中節三十二韻》作者原註:民間鼓樂被稱為“社火”。)範成大詩:“歌輕狂,狂社舞。”陜北甘泉縣西岔鄉發掘出壹座宋代古墓。墳墓上有壹些磚。那人高高地舉著壹把大圓傘,背鼓鼓的,腰間系著緞帶。他向前壹躍,彩帶飛舞,舞姿蒼勁優美,剛勁有力,形成左弓箭狀。(見宋代腰鼓畫像磚)據《安塞縣誌》記載:“秦設高奴郡,其疆域包括甘泉北部、延安市、安塞縣等地。“西岔鄉原屬安塞,6月1935 165438+10月劃歸甘泉管轄。安塞縣詔安鄉嶽中莊發掘了壹座宋代古墓,墓磚上有兩幅敲鼓畫像。經國家鑒定,為宋代作品。浮雕塑造的形象簡潔生動,人物的服飾和道具與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剛健奔放,動作古樸典雅,渾厚有力。(見安塞縣詔安鄉嶽中莊宋代腰鼓畫像磚。)這進壹步證明腰鼓在宋代已經廣為流傳,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體系。

硬腰鼓

元代田樂是壹種表現農業勞動生活的民間歌舞,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宋代詩人範成大生動地描述了元宵節民間社火表演的盛況:“村田葉莉”。看來,在表演《田樂村》的時候,妳應該打扮成壹個農民,穿上蓑衣,戴上草帽跳舞。“田樂村”在清代發生了變化。阿清作家吳希奇寫了壹份新年雜賦,上面寫道:“秧歌也是南宋的田樂村。有和尚,有公子,有花鼓,有花姐,有田公(村夫),有漁夫,有裝小販,有雜燈街,逗得觀眾捧腹大笑。”(秧歌隊中的女角色叫“拉花”,也是秧歌中的壹種舞蹈形式。可見宋代民間舞隊的許多節目流傳到清代,卻不再叫“舞隊”,而是叫“秧歌隊”。清代秧歌與宋代田樂村有傳承關系。由於民間舞蹈與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頑強的生命力,所以秧歌能夠在長期的動蕩中繼續流傳和發展。(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

明清時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統治階級為了束縛人們的思想,加緊對藝術的破壞和扼殺。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的種子誕生,原有的藝術形式無法滿足繁榮的城市生活,促進了各種藝術的蓬勃發展。

早在唐代,當舞蹈藝術在盛興非常流行時,朝廷就頒布了禁止民間音樂和舞蹈的命令。開元二年(公元714年)頒布禁令:“尤宜停止巡村散樂。”(唐)清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以後,有許多法令禁止秧歌遊泳和唱歌。新雜抄載: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頒布了禁止秧歌、龍燈的法令:“到時候,要過元宵節,唱秧歌,跳花燈...舞蹈木偶,和他長長的燈籠...迫切需要對其進行調查以平息事態。”封建統治階級的禁止阻礙了民間藝術的發展。盡管如此,由於秧歌藝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屢禁不止,成為人們表達思想、抒發感情、表達願望和利益、贊美愛情、慶祝勝利和豐收的主要形式。

現代秧歌

中國是壹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封建專制國家。政治變化、農民起義、宗教藝術、民俗活動等。歷代總是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有意義的活動,都充滿了那種迷信的色彩,在那種迷信活動的人群中歷久彌新。安塞腰鼓也不例外。它受戰鼓的啟發,產生於防疫,又在防疫活動中演變發展。它脫胎於此,成為民間娛樂的重要歌舞形式。

“秧歌”有的地方叫“秧歌”,有的地方叫“戈雅”。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和說法。

“陽”和“洋”是諧音。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人們誤將“陽”寫成“陽”。於是就出現了“秧歌”這個詞。

其次,“秧歌”和“秧歌”有本質的區別和不同。“秧歌”是人們從驅趕疫病到從事農業生產所進行的歌唱活動。隨著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提高,秧歌認為太陽在人類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太陽,就沒有光明的世界,也就沒有人類。

太陽是光和人類美好生活的象征。人們應該為太陽歌唱。所以叫“秧歌”。於是,人們用圓布做成太陽的形狀做成壹把大傘,以示對太陽的崇拜,因此被稱為“陽光傘”。甘泉西岔鄉出土的宋代畫像磚就是有力的證明。

三、傘頭象征姜子牙,手持萬國諸神之傘,攜其九曜二十八星,被諸神神化,是呼風喚雨之大事,身後二門神所取搟面杖,是驅神之鞭,為人間萬民避禍。所以秧歌又叫“牙歌”。

現在人們說的秧歌,指的就是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