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1788-1860)是德國著名的非理性唯意誌論哲學家,也是影響深遠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他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的重要推動者之壹,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哲學理論是壹種“悲觀”的人生哲學,非常關註人類的苦難。
叔本華高瞻遠矚地認識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對個人利益的不擇手段的追求是意誌世界的表現,進而他推導出人生是痛苦而悲觀的論點。在非理性主義的影響下,產生了叔本華的唯意誌論哲學和悲觀主義人生觀。
他從人自身出發,創立了以意誌和表象為基礎的唯意誌論哲學體系,認為生命的本質是痛苦,得出了生命的痛苦來自意誌的悲觀論調。要想擺脫痛苦的生活,就必須否定意誌。他悲觀的人生觀實際上包含著壹些積極的價值觀,對解決今天現代性的困惑仍有積極的啟示。
1,意誌的巨大推動
意誌總是在不知疲倦地工作,這從最低意誌到最高意誌的現象階段就可以看出來。意誌沒有終極目標和目的,努力是意誌的唯壹本質,達到目標和結束都無所謂。所以永遠不會最終滿足,壹路上只有荊棘,所以才會天長地久。
世界的每壹個角度,各種自然力或有機物的形式都是按努力表現出來的;互相競爭,各取所需——因為他們需要的材料只能從對方那裏獲取。這樣壹來,世界仿佛成了壹個大戰場,絕望的戰爭隨處可見。而這種戰爭,多半會阻礙壹切事物最內在的本質——努力,產生反抗。雖然奮鬥最終會變得空洞,但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本質。因為這種現象壹旦被消滅,其他現象就會立刻取而代之,搶奪它的物質,所以我們不得不痛苦地繼續生存。
努力等於意誌,是壹切的核心和本質,是人類在接受最清晰最完整的意識之光時所呈現的。我們所說的苦惱,就是意誌和暫時的目標之間出現了障礙。使意誌無法得到滿足;相反,所謂的滿足感、健康或快樂,是指意誌會達到目的。永遠的滿足是不存在的。通常,這種滿足感只是新努力的起點。努力處處碰壁,掙紮處處打架,所以常常苦惱,就像努力沒有終極目標,苦惱無窮。
至於認知世界——也就是動物的世界,我們可以展示它們不斷的苦惱。觀察人類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因為意誌現象越完整,痛苦就越明顯。對於壹個個體來說,如果壹個人的知識更清晰,智慧更高,痛苦更多,天生智商高,就會有更多的苦惱。
被稱為“哲學畫家”或“畫家的哲學家”的迪吉班曾用壹幅畫描述了意識與苦惱之間的密切關系。這幅畫的前半部分描繪了壹群失去孩子的女性,用各種表情和姿勢表達母親的深沈、悲傷、痛苦和絕望;下半部分描繪了壹群失去小羊的母羊,每只動物的表情和姿勢都與上半部分相對應。所以可以理解為,沒有清醒的認識和清晰敏感的意識才會有強烈的苦惱,甚至在動物遲鈍的意識中,也有痛苦的可能。
2.什麽是真正的生活?
所謂人生,就是欲望和成就之間的不斷流動。就欲望的本質而言,是痛苦的。成績會很無聊。目標只不過是壹種幻想。當妳擁有了它,它就失去了魅力,願望和需求必須以煥然壹新的姿態重新出現。沒有這些旋轉,人就會空虛,無聊,無聊,無聊。這場鬥爭就像與貧困作鬥爭壹樣痛苦。
欲望和滿足是可以相繼產生的,如果兩者之間的間隔不太長也不太短,那麽苦惱是最少的。如果我們能徹底擺脫它們,冷漠地站在壹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和“最純粹的快樂”,比如純粹的理解、美的享受和藝術中真正的快樂,但所有這些都必須有特殊的天賦,所以它們只惠及極少數人,而且所擁有的時間極其短暫。
由於智慧出眾,他們的憂患意識自然遠比常人敏銳,性格也與常人完全相反。因此,他們很難逃脫孤獨的命運。所以作為智者,也是喜憂參半。普通人只活在欲望中,無法享受純粹智慧的愉悅,感受純粹知識的喜悅。
如果妳想用某件事引起他們的同情或興趣,妳還需要激發他們的意願。因為他們的生存更多的是欲望而不是知識,他們唯壹的要素就是行動和反應。這種品質往往表現在日常瑣事上。比如有人參觀名勝古跡,總喜歡刻上自己的名字留作紀念,就是為了給這個場館帶來“功能”。刺激意誌的需要,更表現在賭博遊戲的驚人翻新上,可見人性之淺薄。
3.知道痛苦
其實消除壹種痛苦是很難的。即使足夠幸運,痛苦也會立即以成千上萬種其他姿勢出現,其內容因年齡和事態而異,如性欲、愛情、嫉妒、仇恨、抱怨和疾病。如果這些痛苦不能轉化為其他的姿勢,它們就會披上壹件陰郁的灰色外衣,顯得無聊和倦怠。到時候,要擺脫它會很麻煩。即使燃盡被驅散,疼痛也很可能會回到原來的姿勢,重新開始跳動。
痛苦是人生固有的、不可避免的東西,它的姿態和形式都是受偶然影響的。所以,痛苦在現實中總是占有地位的。如果去除了現在的痛苦,其他之前被排斥的痛苦會立刻占據優勢,占據原來的位置。所以本質上,命運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壹個人如果能有這樣的認識,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就能獲得心靈的平靜,不再為自己的幸福擔憂。然而,事實上,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壹點呢?也許根本沒有。
4.意誌的否定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痛苦在於追求得不到滿足的欲望。只有拋棄欲望,否定對生命的意誌,才能擺脫生命的痛苦。他提供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哲學沈思中的沈澱,藝術中的沈浸,禁欲。對此,許多學者認為,叔本華借用了印度哲學經典《奧義書》,要求利用“調息、克制、冥想、專註、思辨、冥想”這些手段使人獲得解脫。哲學冥想要求人控制欲望,保持平和的心態,在社會關系中保持距離,進而保持平和知足的心態。
在對生命意誌的否定和對藝術的沈浸中,人們可以從對審美的直觀認識中擺脫意誌的束縛,使我們的心靈在精神上得到暫時的解放。作為主體,人與觀念是壹體的,脫離了意誌的服務,從而獲得生活的瞬間解脫。在叔本華看來,藝術的最高形式是悲劇,它從形式上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醜惡和人類難以言說的痛苦。人們在觀看悲劇時,使自己與悲劇的主角感同身受,忘記了自己,使主體成為壹個沒有意誌的純粹主體,不受意誌的奴役,從而獲得暫時的安慰。
但是,沈浸在藝術中,只是暫時把人從意誌的控制中解放出來。要想從根本上消除生命的痛苦,只能徹底否定生命的意誌,也就是禁欲之路。總之,通過否定意誌,人類可以實現對痛苦生活的救贖。只有否定意誌,才能擺脫意誌的束縛,超越痛苦。
5.世界就是我的樣子。
“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誌”是叔本華唯意誌論哲學的兩個基本命題。叔本華將現實世界歸因於意誌的出現,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完全基於其與人的關系,人所認識的壹切都受主體的制約。妳是什麽樣的人,世界會展示出來。世界永遠只是主體表象的客體。沒有主體就沒有客體,人生活的世界只是人的表象世界。
在叔本華看來,人既有知性思維,又有理性思維,知性通過直覺和感知產生對象和物體,是壹種直觀的表象。理性根植於知性,形成了表象的概念,表象是抽象的表象,但只是表象的表象。壹切客體的存在都是以主體為基礎的,只有通過主體才能認識客體。同時,叔本華認為,理性被局限在表象的範圍內,不可能通過理性去探索世界的本質。
6.世界是我的意誌
叔本華認為意誌具有同壹性的特征,世間萬物的同壹本質是意誌。意誌本身就是壹種盲目的、非理性的、取之不盡的欲望,是生命不竭動力的體現。生命是人的固有屬性,是壹面鏡子,也是壹個意誌的世界,所以意誌與生命密不可分。他把以生存為基本特征的欲望稱為生存意誌,把與生存意誌相伴而生的生殖意誌稱為生存意誌。他認為,無論是生存意誌還是繁衍意誌,本質上都是由欲望驅動,並伴隨著痛苦。痛苦來自於對生命意誌的肯定。生命意誌是指壹種盲目的、無法控制的求生欲望。在不知足和欲望滿足的相互過程中,有痛苦和空虛的轉化。同時,自然界中不同的個體為了使自己的意誌得以彰顯,必然會經歷不斷的阻礙,這些阻礙也是痛苦的,所以人是痛苦的,這是人的宿命。
人不斷在不知足和欲望與滿足之間徘徊。即使欲望暫時得到滿足,也不能讓人感到真正的安全。欲望無止境。如果沒有欲望,人就會處於焦慮、無聊的精神狀態。另壹方面,人對欲望的完全取消,使人進入壹種虛無的狀態。如果意誌被廢除,建立在它基礎上的表象世界將不復存在,作為主體的人也將因此只是空虛的“無”,這種虛無主義成為無意義存在的證據,卻難以得到真正的解放。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智慧,都沈浸在眼前的世界裏。
結論:
叔本華的悲觀人生觀不是完全的、純粹的悲觀主義,而是包含人生智慧的悲觀主義。他殘酷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質是痛苦,使人類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內在價值,平衡快樂與痛苦的關系。正視自己的欲望,正視自己的局限,在痛苦生活的敲打中勇敢地正視痛苦以實現對人生的頓悟,然後選擇適度的生活方式。
叔本華的哲學告訴我們,人有能力化痛苦為快樂,在悲觀的世界裏長出積極的蓓蕾,放下不切實際的欲望,平衡自己的需要和欲望的關系,從而使自己免於悲慘的生活。
叔本華的哲學,看似悲觀,其實是壹種積極樂觀,壹種讓我們超越自身局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