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壹個品牌的角度來說,小米確實是成功的。涉足過很多行業,但壹直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甚至形成了“米粉”熱潮。現在小米已經樹立了汽車行業的思想。我也這麽認為哪個經常被貼上“黑科技”標簽的企業沒有涉足汽車領域?蘋果、索尼等電子龍頭也參與了車載互聯系統的研發,小米這杯自然不會放過。
小米的具體做法還是挺有意思的。除了之前提到的蘋果和索尼,汽車和電子產品的合作都是直接和OEM合作開發互聯系統。相對簡單且更常見的做法是定制。華為早在2016就和保時捷在mate9手機上合作。
此後壹發不可收拾,手機和汽車的定制合作愈演愈烈。於是OPPOFindX蘭博基尼版出現了。
壹加手機獲得了邁凱輪的合作權。
就在我們以為小米要和“紅色躍馬”法拉利來壹次親密合作的時候,小米選擇了另壹種方式推出定制款!不是手機。
壹汽奔騰T77小米定制車型
小米與壹汽奔騰合作推出定制版T77 SUV。別說這次要不是小米合作,我早就忘了這個“國家長子”了。奔騰品牌在近幾年的激烈競爭中逐漸消失,小米選擇奔騰作為合作夥伴也是高明之處。雖然品牌完全不能和保時捷、蘭博基尼、邁凱輪相比,但是更低的層次給小米帶來了更多的話語權和統治力。
蕭艾的同學是最大的亮點。
這款車最大的不同就是小米提供的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小米將升級優化後的蕭艾同學移植到其中。了解小米的朋友對蕭艾的ai軟件應該不會陌生。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僅次於“Siri”的用戶體驗是其最大的殺手鐧。升級優化後的“車機小愛”在實際體驗和語音識別方面,相比其他主機廠開發的其他互聯系統有很大優勢。
汽車數據參數是平坦的。
但不管小米提供的車機互聯系統如何,奔騰T77本身作為汽車參數表現壹般。動力方面,搭載1.2T發動機,峰值功率105kw,極限馬力143PS,最大扭矩204Nm。作為壹款SUV,只能說勉強夠用,不過還好價格不貴。小米定制了t。
小米的口號“年輕人的第壹部智能手機”真的實現了。這個“年輕人的第壹輛車”現在能成功嗎?我覺得可能有點難。畢竟汽車還是昂貴的消費品,對實用性的苛刻要求並不是簡單的換個外殼加個AI就能提升產品力的。還是希望小米以後能自己研發新能源汽車,拿走“年輕人的第壹輛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