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是壹個非常特殊的數字,往往表示數字的極限。《道德經》說,“生二,生三,生三。”先不說三,無窮大也就跟著來了。《曹劌辯論》也說,“同心協力,然後衰落,最後耗盡。”四個怎麽樣?不會了。民間還有壹句話叫“壹中二不三”,意思是說人犯錯壹兩次可以原諒,但是第三次就是容忍的極限了。我們強調的是“反復”,而不是“又四”,可見“三”已經到頭了。
所以中國人喜歡用“三”來談事情,好像提到“三”就是提到所有的數字。另壹方面,中國人的習慣是喜歡成雙成對,喜歡全五全十,而“三”是奇數,不規則,不規則,不穩定,不飽和,所以傳統上人們習慣用“三”來指代壹些不好的東西。久而久之,帶“三”的成語貶義越來越多,褒義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