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合理劃分合作互動學習小組。
把班裏的學生按照壹定的規則分成幾個小組,可以是班裏的自然小組,也可以是根據英語教學的需要組成的小組,也可以是開放小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的小組。分組時要充分考慮成員的學習成績、性別、性格、能力、智力差異等因素,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隨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協助。
其次,要合理分配團隊成員的角色。
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指定的角色和共同的領導,如組長、記錄員和報告員。它可以充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也有助於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小組的建立應相對平衡,自願並與調整相結合。英語學習合作小組成立後,要求各組成員友好、坦誠、民主、平等。其中,組長壹般是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的學生,並具有壹定的合作創新意識、口頭表達能力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在活動中起到組織示範的帶頭作用。
2.合作備課傳統的課前發言輪換制容易使活動流於形式。為了豐富自由交談的內容,使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話題,讓學生分組,讓小組在小組成員個人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然後采取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教師指定給學生報告或小組成員在課堂上集體表演等形式。這不僅能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還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在課前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3.合作預習教師提前告訴學生預習的內容和要求,預習課文或對話,包括查字典、找相關背景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思考、提問和預做課後練習等。小組討論後,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會做成小組筆記。然後妳就可以在課堂上聽老師的點評,把疑惑壹壹解答。
4.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完全在全班使用合作學習是比較少見的。在大多數教學中,班級集體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應該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針對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備課時要體現的新理念。在介紹完對話或課文後,作者經常要求學生分組總結壹種語言結構的功能或用法。比如在教日常交際用語“提建議”的時候,我讓學生總結提建議的句子和他們的回答。經過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學生發現有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們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然後,我會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句型中動詞的形式。學生對自己思考總結出來的知識印象更深,記憶力更強。
5.課後小組學習教師還應指導課後小組合作學習,如在小組成員中安排聽寫、朗讀和背誦課文、檢查書面作業、進行會話和寫作練習等。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還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並對班級中每個小組的成績和優勢進行全面的調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和建議。
6.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規。不僅要註意合作的時機和持續時間,還要建立有序的合作套路。我覺得學習任務的安排,課前的準備,課內的交流,課後的練習,專題學習都可以分組進行。不同的研究組可以分配相同的研究任務或不同的研究任務。* * *帶學習任務的課堂交流可以表現出每個群體的不同理解和做法,而帶不同學習任務的課堂交流則側重於互補學習。要根據中學生的特點,不斷向他們灌輸“合作教學”的理念,教給學生“合作”的技能,盡量使要求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具備“合作”的理念和技能,為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發揮優化組合的整體功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礎。
7.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合作學習以“不求人人是成功的,但每個人都在努力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標準,將學生的個人成績改為學習小組成績,並將小組的總成績作為獎勵或表彰的依據,形成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局面,使整個評價的重點從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小組合作。在小組評價中,也要對個體合作學習的參與性、積極性、獨創性做出適當的評價,從而在小組內做出表率,激發小組內的競爭,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打消個別學生依賴他人完成學習任務的想法。教師評價在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評價必須具有激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