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誰發明了中國的漢語拼音?

誰發明了中國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說來有趣,對於壹個外國人來說。在中國古代,漢字的讀音大多采用“兩字相切”的方法,如“侗”。這種方法顯然過於復雜,無法準確讀取。公元65438年,壹位名叫格尼格的法國傳教士來到中國。他是中國問題專家。1626年,他撰寫了《中西方儒學的耳目》壹書,首次用拉丁拼音字母準確記錄了漢字的讀音。在中國期間,他結識了韓雲、王政等人,並在他們的幫助下,以利瑪竇和其他傳教士的《漢語拼音西文著作奇跡》為基礎,編寫了中國第壹部拉丁拼音文字。拼音的起源在古代,沒有拼音,所以我們使用反切,即我們使用兩個可以閱讀的單詞,取第壹個聲母和第二個韻母,並將其放在壹起。在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沒有學習漢字,但他們使用阿拉伯字母來拼寫漢語口語,因此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元朝的蒙古統治者使用變化的藏文字母來拼寫漢語和其他語言,這被稱為八思巴文字。雖然不是專門拼中文的,但也是漢語拼音的壹種。明代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這是中國最早的拉丁拼音。明末清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文字來表示漢語發音的表音方式。民國時期,政府制定了“音標”,是這壹制度的集中體現。臺灣省至今仍在使用。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拉丁文字的語音運動,這與左派的政治運動密切相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立即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也就是現在使用的方案。聯合國也承認這壹點。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拉丁化”方案,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在1955至1957文字改革期間研究制定。這種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標記普通話的發音作為漢字的音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 2月11日批準了該計劃的公告。1982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目前,大多數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使用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追溯到朱在1906年編寫的《江蘇新字母》和劉夢陽在1908年編寫的《中國拼音方案》。還有1926個中文羅馬字符和19365438個拉丁化漢字。所有這些漢字的拉丁方案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在1949年,吳寫信給,建議為了有效地消除文盲,有必要進行快速的文字改革。毛澤東回信給郭沫若、茅盾等人進行研究,並於1949+00年6月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壹項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金尼格原名尼古拉斯·特裏戈,出生於3月3日,1577,荷蘭佛蘭德斯伯爵杜埃。1667年(金死後3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攻占了這座城市。1713荷蘭烏得勒支條約,被正式承認為法國領土,位於北部省。由於佛蘭德伯爵的領土屬於比利時,而金奈傑爾本人自稱為比利時人,壹些文件顯示他是比利時人。事實上,他可以被稱為法國人、比利時人或荷蘭人。1594 165438+10月9日,金尼格加入了耶穌會。1607從裏斯本出發前往印度果阿,於萬歷三十八年(1610)抵達澳門。利瑪竇去世後不久,金尼格抵達北京,找到他的筆記並著手整理。萬歷四十年(1612),金尼格神父奉命返回羅馬向教皇保羅五世(1605-1621)報告教育事務。為了準備返回歐洲的報告,他走遍了中國各地,調查當地的教育事務。回到歐洲後,為了引起西方的註意,他身著漢服,出入公共場所,用感人的演講宣傳利瑪竇和其他傳教士在中國的成就,並以極大的熱情著書立說。由於他的積極活動,西方掀起了壹股“中國熱”。壹大批年輕的歐洲傳教士申請前往中國,那些德才兼備的人後來在中國宮廷中擔任了重要職務。萬歷四十八年(1620),金尼格和22名耶穌會士帶著教皇捐贈的7000多冊圖書再次來華。在航行中,22名傳教士中有超過壹半的人死於船艙中的瘟疫感染、海上風暴和海盜的入侵。當輪船抵達澳門時,只有五人幸存,其中包括瑞士人鄧·韓愈(1576-1630,出生於今天的德國)和德國人湯若望(1592-1666)。前者在加入耶穌會之前是壹位著名的數學家和作家。他和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是當時歐洲科學院的院士。後者在鄧育新之後管理明朝歷法局,並擔任欽天監(相當於今天的天文臺臺長)。湯若望是康熙皇帝的老師。清朝的始祖順治(1644-1662)經常邀請唐的家人進宮商議,稱他為“瑪法”,這是滿族人對長輩的尊敬。第二次訪華後,金尼格首先在南昌、杭州、開封、太原和Xi安傳教。後來,他在江州、Xi和杭州翻譯和印刷中西書籍。1628參加嘉定會議討論天主教術語,他極力維護利瑪竇“補儒改佛”的傳教政策。金尼格的主要著作有:《歷年守禮律》1卷,介紹了天主教節日歷法的計算方法。1625 Xi安印刷。使徒禱文慶祝每位聖徒的40歲。正文,收入天主教徒常誦的祈禱書《聖教日課》。匡義,名叫史燚·嚴羽,是伊索寓言家。1625 Xi安印刷。《利瑪竇中國筆記》原名《基督教探險隊》,由利瑪竇撰寫,金尼格編輯。介紹明末天主教會來華的歷史,探討其在中國的發展,是研究明末天主教概況的第壹手資料。《西方儒家耳目》,西文名為《中國漢字與西班牙拼音詞典》,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母拼音書之壹。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編輯曾經提到過這本書。金尼閣1628 165438+10月14在浙江逝世,葬於大房井教會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