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乙醚醫療

乙醚醫療

俗名:乙醚

分子式:C4H10O

結構式:CH3CH2OCH2CH3

英文名:乙氧基塔那,3-氧雜戊烷

麻醉乙醚

英文別名:乙醚、乙醚、環氧乙烷。

物理性質

熔點:116.2℃

沸點:34.6℃

液體密度(20℃):713.5千克/米

氣體密度:2.56千克/米

相對密度(45℃):2.6

臨界溫度:193.55℃

臨界壓力:3637.6千帕

臨界密度:265千克/米

氣化熱(34.6℃):351.16kJ/kg。

比熱(35℃,101.325 kPa):CP = 1862.13J/(kg·k)

cv = 1724.0 LJ/(kg·K)

(液體0℃)2214.82j/(kg·k)

比熱比(35℃,101.325 kPa):CP/CV = 1.08。

蒸汽壓(20℃):58.93千帕

粘度(氣體,0℃):0.000684帕秒

(液體,0℃):0.002950帕秒

表面張力(20℃):17.0 Mn/m

導熱系數(0℃):1298.3 x 105 w/(m·k)

折射率(液體,24.8℃):1.3497

閃點:45℃

燃點160℃

爆炸極限:1.85%/36.5%

燃燒熱(25℃):2752.9千焦/摩爾。

最大爆炸壓力:902.2lkPa

最大爆炸壓力濃度:4.1%

化學性質

1.它相對穩定,很少與酸以外的試劑反應。

2.它會在空氣中慢慢氧化成過氧化物。過氧化物不穩定,加熱時容易爆炸,因此應避光儲存。

藥效學

1.優點:①鎮痛作用強,能促進骨骼肌松弛;②當劑量為通常劑量的3-4倍時,對循環功能的抑制將達到危險水平,因此更安全;③直接麻醉死亡率低。

2.缺點①容易燃燒爆炸,在空氣中含量為1.83-48.0%,氧氣中含量為2.1-82.5%時都有可能發生;乙醚的蒸氣密度比空氣高2-6倍,經常掉落在手術室地面上容易著火。(2)難聞的氣味和強烈的刺激性可促進口、鼻、氣管和支氣管內粘膜和粘液腺的分泌,氣道難以保證通暢。吸入全麻誘導期間常出現屏氣、嗆咳、喉或支氣管痙攣,術後肺部並發癥較多;(3)化學性質不穩定,暴露於空氣中,暴露於光或熱時會變質,並產生更具刺激性的過氧化物或乙醛;純度要求高,微量雜質增加全麻誘導和維持難度,事後並發癥較多;④全身麻醉起效慢,誘導期不僅過長,而且有興奮期,臨床上需要使用另壹種全身麻醉誘導劑;⑤恢復期間胃腸道紊亂常見,惡心和嘔吐的發生率可高達50%。⑥在乙醚麻醉下,膽汁分泌減少,肝糖原耗盡,血糖升高。這些變化對正常人來說並不重要,但對核尿病或肝臟病變的患者來說就不壹定了。

指示

由於乙醚優點少,缺點嚴重,還會引起燃燒和爆炸,因此使用範圍逐年減少,在世界各大醫院早已停止使用。

理論上,所有身體健康的患者都適合。

劑量

各種形式的吸入全身麻醉裝置,如開放式、半開放式、半封閉式或全封閉式,都適用於乙醚。與堿石灰接觸不會變質。在成人誘導期間,吸氣中乙醚蒸氣的濃度可以根據需要逐漸增加到10-15%,維持期間最常用的是4-6%。兒童的誘導劑量為4-6%不等,年齡越小,濃度應越低,維持劑量為2-4%。在吸入全麻期間,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手術要求隨時調整吸入乙醚的濃度,並防止更多的乙醚在脂肪和肌肉中積聚。

禁止小心

如遇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水電解質失衡、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顱內壓高、肝腎功能差、明顯黃疸等患者,則禁用。

患有糖尿病、嚴重肝損害、呼吸道感染或梗阻以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禁用。

管理說明

乙醚(1)為易揮發液體,放入內壁鍍銅的金屬罐或有色玻璃瓶中密封;不得有空氣泄漏。

(2)壹般每瓶(或罐)為60或120毫升,不應超過200毫升。其余的將在12-24小時後報廢。

(3)存放超過兩年的,應重新檢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反作用

喉痙攣、壹過性血清轉氨酶升高、驚厥、急性胰腺炎。用乙醚麻醉會破壞免疫反應。1例在乙醚全身麻醉後出現接觸性皮炎和全身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