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我怎麽能記住這麽多單詞呢?最重要的壹點是:...如果妳想比別人更成功,妳必須走捷徑。不要指望自己比別人幸運,也不要指望自己比別人聰明、勤奮。從理智上來說,從機會上來說,妳和別人沒有太大的區別。想要超越和自己相似的人,就必須走捷徑,捷徑,捷徑!
背單詞捷徑的第壹條規則是:每次壹定要背很多。因為我並不比別人聰明,我背完單詞別人忘記五分之壹,我也絕對不會比別人忘記的少。但是,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能背壹百個,忘了五分之壹,還剩八十個,是最聰明狀態下別人的十倍。壹天壹百是最少的。其實妳到後面會發現這個要求並不高。壹個月後,妳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背出300或者500。
這100個要分四組背,早上30個,中午10個,下午30個,晚上30個。第二天早上之前復習沒背好的單詞。背的時候要壹目十行(註意是十個字而不是多或少),不要認真背,因為沒時間認真。邊看邊讀每個單詞的發音,或者默讀。看完之後回憶壹下,再看看自己記不住什麽。這次背誦的目的是留下壹個大概的印象,這樣下次看到這個單詞就知道了,這樣通過背誦就能記住大部分,剩下的單詞單獨抄寫。
背單詞的第二個捷徑是:背字典!為什麽要背字典?因為字典裏每個單詞都有全面的解釋,而且以同壹個字母開頭的單詞都集中在壹起。不是所有的字典都可以用來背誦的,所以壹定要找壹本只包含妳要背的單詞的字典。另外,最好有說明和例子。而且,還要有音標!壹般課本後面的詞匯是給認真聽講的好學生的。想走捷徑就不要背那些東西。
背字典時,按(z,y,x,q,j,k,u) (v,w,n,o,l) (fg,it,hm,bde,r) (C,P,S,A)的首字母順序背,其中C,P,S,A各壹個。這樣有幾個好處:(1)可以增加成就感和興趣。至於為什麽,妳查字典就明白了。(2)便於清楚地知道哪些單詞已經記住,哪些沒有記住。(3)能夠先掌握最基本的單詞。
三萬字中,有三個檔次:三千到四千,八千到壹萬,兩萬二到三萬。也就是說,妳要分別準備三本字典。這幾個年級有很大不同的特點,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背誦。我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壹點,所以從1萬到3萬走了彎路,浪費了壹些時間,不然可能已經突破到5萬了。
因此,單詞快捷方式下有三個分支:
背單詞的第三條捷徑是多認識單詞。壹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於在不同場合遇到它的頻率,而不是妳每次看它的時間長短(同樣的規律也適用於泡MM)。壹般要記住壹個單詞,每周要在“不同的場合”遇到三四次。我上面提到大量背誦的時候,壹個字都不要挑。記住與否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是不是壹見鐘情不重要,關鍵是要有更多不同類型的見面機會。但根據要背單詞的水平不同,增加相遇幾率的方法也不同。
第壹枝:瞎聽!3000到4000的水平,是壹個很常用的詞,幾乎涵蓋了表達最基本想法所需的所有詞。每篇文章百分之八十都是由這些詞組成的,而這些詞是最基本的語素(或者說是“詞根”),也就是劃分到最小不能再劃分的東西,它們之間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對付這些單詞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大量不間斷的簡單的初級聽力練習。因為閱讀材料裏還有20%的其他單詞,閱讀材料光靠這個級別的單詞是理解不了的。但是聽力練習是最基礎的對話,發音壹般都是標準的。多聽可以增加單詞的重復率,可以為以後八千到壹萬的水平背單詞打下語音基礎。
聽力應該分為精聽和泛聽。當然,精聽意味著理解每壹個單詞。我將著重於廣泛的傾聽。泛讀是最重要的,因為掌握語速、語調和整體印象都要靠泛讀。而這些都是背八千到壹萬單詞的基礎。泛聽可以讓經常使用的單詞(也就是最需要掌握的那些單詞)把耳朵磨出繭子,讓妳隱約聽到壹個聲音,反映出這個聲音是什麽意思。泛讀中聽到的單詞才是妳真正應該記住的單詞,所以不要害怕聚精會神地聽,什麽都不懂。到底什麽是泛聽?泛聽就是聽的時候要走神,要邊聽邊做其他事情(比如搶飯或者和別人大聲討論~)。妳壹定要聽無處不在的聽力,壹有機會就聽,最好把耳機貼近耳朵。
精聽的意思就是找出妳沒聽清楚的單詞。啊哈,那是妳背過但不熟悉的單詞。把這些單詞分開寫在另壹個地方,不要和沒背過的單詞混在壹起。泛聽就是對已經聽過的內容進行精聽。比如妳精聽第二盤磁帶,那就泛聽第壹盤磁帶,恰到好處。註意,不要用英語廣播作為妳的聽力教材!!!
...第二支:瘋狂看!8000到10000的水平,基本包含了剩下的20%。這些單詞在聽力教材中很難找到。但是,不要停止練習聽力,因為聽力可以鞏固妳的語調,這是記憶這個級別單詞的壹個關鍵。然而,記憶這種水平的單詞需要更多的閱讀而不是聽力。
看,也有精讀和泛讀兩種。就像聽力壹樣,泛讀更重要。泛讀要選擇篇幅不太長,能耐心看完的文章,不要有太多自己不懂的詞。壹篇文章有兩三個未知數就夠了。不要壹開始就看英文報紙、雜誌和小說。那些東西不僅難懂,而且對背單詞的作用也不大。
泛讀也需要大量的練習。只要妳有耐心,有足夠的時間,繼續讀下去!不要細讀,只要掃壹眼大概意思,然後把不懂的詞標出來,不要琢磨什麽意思,繼續掃描!全部看完,回頭看看這幾個字。他們中的壹些人可能已經想到了,而另壹些人...沒有嗎?然後查字典。如果妳還沒背下來,那就扔掉吧。如果妳已經背下來了,那就單獨抄下來,和聽力練習中沒有聽到的單詞放在壹起。
第三支:廢話!這個只適合背22000到30000的單詞。因為其他的單詞不用說已經背下來了。但在閱讀材料中,這種水平的單詞很少。妳可以讀十篇文章,但沒有任何壹篇是這個水平的。所以現在已經不能靠讀書來增加見面的機會了。連壹些外國人都沒見過這些字,怎麽能指望他們會寫呢?尤其是GRE詞匯,比如“給馬穿衣服”、“紐約的流氓”、“從非洲吹到南歐的風”...這些話都是精妙的辭藻,也就是說,如果妳滿口都是這些話,妳就可以冒充壹個學者。
大多數外國人不明白妳說的話,所以妳可以不用這些詞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妳的機會來了。妳可以在和外國人說話的時候把這些話帶在身邊,然後驕傲地假裝謙虛,向他們解釋這些話的意思。
每次跟老外解釋壹兩句就夠了,老外會佩服妳的。HL只是向ws解釋!要大膽,要有耐心,尤其是大膽。
在這個階段,妳應該停止練習聽力,因為妳練習後並沒有太大的進步。還記得第壹句話嗎?如果妳想成功,妳必須走捷徑。
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任何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進步的行動上。
但是,此時的閱讀材料就成了壹個問題:妳會發現,妳過去讀的東西太淺太枯燥,妳無法理解其他深層的東西。妳還會發現壹個新的有趣現象:妳想看的文章現在全是壹年級的單詞。妳確切地知道每個單詞的意思,但妳就是不能理解整篇文章。;Q
那妳應該看到什麽?只看第二關的表面文章。雖然簡單,但是可以幫助妳不忘記過去背誦的成績。至於看不懂的文章,不用擔心。當妳和外國人交流多了,妳自然會理解他們。它們都是由短語、俚語或語法組成的文章。
背單詞的第四個捷徑是:聯想,聯想,聯想,...背單詞的第壹個動作是什麽?仔細看看它的外觀。第二第三樂章呢?看它的內涵和發音。而第四個動作,應該是聯想,再聯想。.....
和其他背過的單詞在外形上相似嗎?發音相似?意思相近還是相反?如果有的話,趕快寫下來,把這個單詞加在其他單詞旁邊。這樣以後看到別的字,也會想起這個字,相當於又壹次見面的機會。
此外,在第二和第三層次的詞匯中,有許多詞是由“前綴”、“詞根”和“後綴”組成的,前綴如“re”、“in”和“pseud”...以及諸如“er”、“a”、“oid”的後綴...然後* *。如果妳掌握了這些前綴和後綴,妳就可以很容易地猜出壹個新單詞的意思。另外,很多發音相近的詞,意思也差不多,在俚語、詩歌、兒童語言中比較常見。如果每天背80個單詞,壹個月只能背2400個單詞,但是掌握了這些規律之後,其實可以越背越快,差不多壹萬多個單詞都是多余的。
然而,在GRE單詞中,有很多單詞與其他單詞沒有關系,也沒有前綴或後綴,看起來簡單而難忘。這些詞包括希臘語、意大利語、德語、拉丁語甚至日語的音譯。這個只有跟別人解釋才能掌握。(HL壹定要註意!)
背單詞的第五個捷徑是:復習!妳記得快,忘得也快,這是很正常的規律。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復習很重要。我總結壹下復習的規律:先復習十個單詞,然後是三十個單詞,然後是之前沒背過的所有單詞。復習的時候不用仔細挖掘,粗略掃壹下就行,但是壹定要想好它的發音(因為英語就像聲音)。最後背不下來的單詞壹定不是常用的,因為外國人是背不下來的。
每背壹個有第壹個字母的單詞,都要復習前壹個。然後背完上壹篇文章括號裏的第壹個字母,再復習上壹篇括號裏的那個。復習的時候要先看中文意思的英文翻譯再看中文,再想想它的英文單詞。
我之前說過,泛讀聽力中忘記的單詞和背的時候記不住的單詞要分開記錄,只是為了復習時區別對待。忘記單詞的話,每天讀壹遍,知道了就劃掉,而記不住的話,就把整封信背完再單獨背,平時不用讀。
1.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啞巴英語。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有問題嗎?
不完全是。對於我這種80前出生的人來說,學習英語是從背字母A、B、C開始,學習語法。課文精讀和練習是主要手段,但聽說訓練嚴重不足。事實上,沒有壹個傳統的學術英語老師會認為聽力和口語不重要,不需要多加練習。只是因為當時我國經濟實力有限,師資設備不足,所以很難在中小學普及聽說教學。NMET英語不能設置口語聽力測試,因為這對貧困地區的學生不公平。不考口語聽力,怎麽做才能拉大成績差距,達到選拔學生的目的?只能靠壹些不切實際的問題,跑題,甚至奇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應試教育不可避免。學生要花很多時間做習題,挖掘壹些沒用的細節,還要為了考試學習英語,這也是無奈之舉。到了大學,因為師資有限,口語教學無法全面開展,根本沒有多少機會說英語。學了十幾年英語,最終還是因為說的不夠,聽的不夠,甚至讀的不夠,而不是傳統的重視基本語法知識和詞匯,強調閱讀能力的英語學習方法,變成了啞巴英語。
幸運的是,情況已經大大改善。部分省份的高考和中考都有聽力測試,但在很多發達城市,小學可以聘請外教教口語。
2.我們必須完全中式英語(中式英語嗎?
徹底摒棄中式英語,說標準的美式英語或英式英語,當然是所有英語學習者的理想。其實所謂的中式英語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壹種情況是指用中文的語法和用詞來生硬地套英語,比如妳想表達“天很熱”就說“天很熱”。;還有壹種情況是指口音問題,就是雖然是真的,但是聽起來像是中國人在說英語。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壹定要避免第壹種情況(系統學習語法和詞匯並不是很難),否則會讓人聽不懂或者覺得可笑。要克服第二個問題,需要太多的時間,這絕對超出了生活在中國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承受能力。想想看,很多南方人從十幾歲就在北京待了幾十年。他們每天說普通話,聽普通話,但還是不會說普通話!沒有語言環境,中國人很難說壹口地道的美式英語!即使妳是中央電視臺的英語播音員,妳仍然可以聽到中國人在說英語。壹些英語教學高手瘋狂學了多年英語(恐怕不止壹個大學英語專業),結合個人天賦練出了壹口純正的美式口語,還拋出了壹個英語學習方法號召大家努力練肌肉追求標準發音。其實大部分人根本負擔不起他這樣的投入,所以自然很少有成功的學生。其實只要語法正確,用詞得當,也就是能正確表達,發音不地道(註意不是地道,不是錯誤),完全不會妨礙交流。比如新加坡和印度都是以英語為第壹官方語言的國家,幾乎人人都會說英語。但是新加坡人的英語也有明顯的口音――他們自稱“新加坡式英語”;印度人的英語在我們聽起來更糟糕,他們的舌頭在喃喃自語。然而,這兩個國家的人與英國人和美國人交流沒有障礙——只是因為他們的英語口語在語法和詞匯上是正確的。他們從來不需要追求“純正的美式口語”。當然,說純正發音的美式口語會讓人覺得妳很牛逼,但是妳要考慮妳要付出的代價,不壹定就能成功。
總之,壹定要註意語法和單詞。至於口音,如果妳不願意花大力氣去改善,不妨繼續說說我們的中式英語。
3.發音標準真的很重要嗎?
這個問題其實上面已經討論過了。這裏我想補充的是,每個單詞的發音讀對真的很重要。如果妳把壹個詞說成另壹個詞,或者把壹個詞讀錯了,雖然有時候對方能從上下文推斷出妳想說的話,但往往會造成誤解,或者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單詞發音的錯誤往往比語法結構的錯誤更令人費解。另壹方面,句子的語調不是很重要。我們知道壹個句子,即使每個字都讀對了,整句聽起來也會錯,這就是中式英語。這是因為我沒有掌握正確的語調和連讀的習慣。不過沒關系,因為外國人聽得懂這樣的句子。其實外國人聽英語有很強的“容錯”能力,就像很多廣東人能很容易聽懂普通話壹樣,雖然很不準確,因為語法和用詞都是正確的。
總之,單詞的發音很重要。對於口語中常用的5000個單詞,要壹個壹個正確發音。
4.想熟練運用英語口語,最重要的是什麽?
當然,詞匯(包括短語和詞組)是最關鍵的。用英語口語交流,壹方面要能聽懂對方在說什麽,另壹方面也要能聽懂自己在說什麽。這兩方面,詞匯都是基礎。
先說聽力在練習聽力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壹個沒聽過或者知道但壹時反應不過來的單詞,會導致整句聽不懂。如果妳不能理解幾個關鍵句子,那麽妳就不能理解整篇文章所說的內容。所以詞匯量不足,聽力肯定不行。而且對詞匯的敏感程度和反應速度也直接影響妳的聽力水平。踏踏實實背壹段時間單詞,妳會驚喜地發現,妳的聽力在沒有任何訓練的情況下,無形中提高了很多。
讓我們來談談英語口語。中國人說英語的最大障礙不是他們的發音,而是他們無法表達自己――他們不知道怎麽說,用什麽詞,怎麽用。比如我想說“我喜歡吃辣椒”,但是“辣椒”的英文怎麽說?我不知道然後說,“我喜歡吃辣的蔬菜。”但是“辣”怎麽說呢?還不知道,這個做不到。詞匯量不足是口語達到與人交流水平的最大障礙。真正與人交流的口語,絕不是購物、機場、郵局、問路等生活中常見的詞語。無論妳把這些常用語練得多好,發得多準,妳都無法和外國人談論工作或聊天。如果妳想和外國人談工作或談山,妳必須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和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詞匯。所以,詞匯也是口語的基礎。
需要註意的是,這裏所說的詞匯不僅僅指單詞,還包括短語和詞組。短語和詞組在英語口語中非常重要。有時候我們能聽到整句話裏的每壹個詞,但我們仍然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因為我們不知道句子中出現的短語。口語中很多意義的表達都是通過短語來完成的,如果用了意義相同的詞就顯得很生硬。
5.不學語法不背單詞真的能說嗎?
當然不是。現在有些英語學習方法呼籲大家放棄語法學習,直接從背句子開始。原因無非是“小孩子學說話從來不需要管語法,那他們能學會嗎?”。其實就是因為孩子智力有限,學說話不能從語法入手,所以孩子學語言很慢。是的,它非常慢。這裏面有智力因素,也有學習方法太笨的原因。孩子開始學英語大概是1歲,到4歲左右會說壹些比較像樣的簡單句大概需要3年,不會讀不會寫。在這三年裏,他們每天大約花8-10個小時學習說話——只要有人跟他說話,他就處於學習狀態。如果成年人具備了孩子的學習條件,即如果壹個成年人壹直留在美國,有壹個英語老師,在他聽不懂或者不會說的時候馬上教他,馬上糾正他的錯誤,那麽他只需要四個月就可以達到4歲孩子的語言水平。孩子不學語法,語言規則只能自己總結,在不斷被糾正的過程中學會,效率很低。比如寶寶說“沒有媽媽上班”的時候,媽媽告訴他應該說“媽媽不上班”,他記住了,但是後來他會說“沒有寶寶吃飯”“沒有爸爸睡覺”,等等。需要多次糾正,他才能隱約感覺到“不”字不能放在開頭——這是因為他不懂語法。語法是語言規律的總結。掌握了就可以舉壹反三,少走彎路。這是壹個很簡單的道理。不學語法背句子的方法,簡直是本末倒置,把大人的智力和孩子的壹樣看待。上小學之前,我們自然學會了說話,但只能表達簡單的訴求和感受,很多事情還是說不出來。之後還需要小學語文5-6年,中學語文6年的系統學習,這樣才能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講出來,全面準確地表達各種感受,說明前因後果,把壹個復雜的事情講清楚。可見,即使是學習母語,也是壹個非常全面而漫長的過程,所以學習英語當然不是背句子那麽簡單。而且,不要忽視閱讀對口語的作用。我們知道,人讀書越多,說話越有條理,文字越精彩。上過大學的人和沒上過大學的人之間往往有明顯的差別。書讀得越多,詞匯量越大,表達能力和技巧越豐富,語言能力越強。只背句子,不學語法,不背單詞,不閱讀,這樣學英語最多只能達到國外5歲孩子的語言水平,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工作和交流中用不到。這種學習方法之所以目前能有市場,只是因為它反傳統,迎合了人們求新求變的心理,但終究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6.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閱讀還是聽說?
傳統的學院派往往認為英語學習應該以閱讀為主,因為聽和說英語的機會畢竟不多;目前流行的各種商務英語學習方法都強調聽說,認為啞巴英語用處不大。而且我覺得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答案。改革開放前,普通人就算會說點英語,也沒用。那時候英語學習的目的只能是閱讀——為了看懂英文科技資料、產品說明書等等。20世紀90年代,對外商務和文化交流顯著增加。如果妳能說壹口流利的英語,妳將毫無用處。而且妳英語說得越好,妳說英語的機會就越多,反過來促進英語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有用性與改革開放前相比並沒有明顯增加。所以在90年代初中期,把聽和說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會對壹個人的未來很有幫助。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今天,情況就不壹樣了。互聯網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的。而英文的閱讀能力,不僅對科研人員查資料有用,對普通人來說,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很多中文世界沒有的信息,無論是新聞、科技、商業還是娛樂。這時,英語閱讀能力就成了開拓視野、及時獲取信息、抓住機遇,甚至為生活增添樂趣的手段。每天都能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妳自然可以提高妳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就像“背唐詩三百首,壹首詩不會寫也會唱”。
所以我認為在今天的英語學習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如果妳的閱讀能力流利實用,並且樂於每天瀏覽英文網站,那麽聽、說、寫只要稍加訓練就能水到渠成。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啞巴英語,不僅僅是因為聽的少,更是因為讀的少!想想妳讀過多少英文書,看過多少英文報紙!多讀書的人,才能舌尖上有壹朵蓮花,文筆上有壹種精神。這條定律適用於漢語,當然也適用於英語。
7.如何學習英語?
沒有捷徑可走。從背單詞和學語法開始,多背,多聽,多讀,多說。
妳不僅要通過記憶來識別單詞,還要聽磁帶或仔細閱讀音標來正確讀出它們的發音。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詞,如“肺炎”、“肝”、“辣椒”等,都沒有收錄到大學英語四級的詞匯或類似的中級詞匯中,所以也要註意收集和記憶,否則說英語時很容易卡壹張嘴。此外,還要背400 ~ 500個口語中常用的短語和詞組。當基本語法已經掌握,詞匯量達到4000以上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背句子,背經典文章,從而把各種典型的表達方式背下來,然後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沖到舌尖了。記住,背句子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當然,必須建立在相當的語法知識和詞匯量的基礎上。
在聽力上,選擇壹套教材,比如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地學習。教材之外的聽力材料要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簡稱CRI)的英語廣播說起。CRI還有類似VOA的特別英語,在很多城市都是調頻廣播,沒有噪音,學習效果遠勝於VOA短波,充滿噪音,甚至飄忽不定。而且CRI的節目遠比VOA的關於中國的多,涉及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有的是妳身邊的事,對於有機會在英語角聊天或者和外國人聊中國很有用。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壹邊寫節目,壹邊聽CRI的雙語音樂節目《享受FM》和每晚整點不斷的新聞。壹個月後,我能聽懂的美國之音的新聞從40%到80%。所以,如果妳發現從特別英語跳到VOA恒常新聞後很難有進步,不妨試試CRI的恒常新聞廣播,是中國人廣播,難度在特別英語和VOA恒常新聞之間。聽壹段時間,有壹定基礎後就能事半功倍。
多看英語VCD或DVD。如果30%以上聽不懂,就要打開中文字幕聽。壹開始,我壹點也不理解。後來慢慢看字幕,能聽出對話是怎麽說的。最後,我可以基本理解這部沒有字幕的電影。不要試圖聽到90%的對話。很難,大部分英語專業的本科生都做不到。
多聽對提高口語也很有幫助。因為學說話其實是從別人嘴裏學來的,這也是為什麽鄉音代代相傳,聾子往往是啞巴的原因。如果妳每天聽壹個小時的英語,即使妳壹句英語也不說,半年後,妳會發現妳的發音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第壹次去人民大學英語角,明顯感覺演講沒有意義,口幹舌燥。聽了半年的CRI和VOA廣播,第二次去了。其實有幾個人誇我發音好,我也覺得舌頭靈活多了。該卷舌頭的時候可以卷舌頭,漲了就漲,鼻音變成鼻音。但事實上,這半年來我壹句英語都沒說過!
中國學習英語口語最缺乏的是壹個說英語的環境。所以,要經常去英語角。壹定要說出來!沒什麽好羞愧的。試著和比自己說得好的人說話。如果遇到水平相同或者更差的人,無論怎麽聊都無法進步。找個借口趕緊結束談話,免得從對方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沒有準備是不能去英語角的,但是要和日常學習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如果妳每周去壹次英語角,在去之前,妳應該總結壹下這壹周妳學了哪些句子、單詞和短語,並嘗試在對話中使用這些新學到的內容。
我們應該創造壹個英語環境,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每天都有英語。甚至每天聽英文歌也是可以的,這樣可以有效的維持學習效果,鞏固英語的感覺。上下班開車的朋友很容易反復聽英語磁帶(不要太認真以免發生意外),或者像我壹樣,收音機從來不關,壹直鎖在CRI頻道,所以壹有火就開始聽,直到我下車。坐公交的朋友也可以買個袖珍收音機,等公交的時候聽聽廣播,雖然幹擾比較多。騎自行車或者走路的朋友不能這樣,太不安全了。
閑暇時多看英文電影,當然是寓教於樂,營造英語環境的好方法。閱讀時,只要能讓英語不斷刺激大腦,就要放松,能理解多少就計算多少。
8.信息時代如何學習英語?
英語自學的傳統手段是書籍+詞典+磁帶+筆記本。信息時代的英語學習,當然少不了電腦軟件和互聯網。
先說用軟件學英語。人總有不想改變現狀的慣性。很多人不習慣用軟件學習,總覺得花裏胡哨,不切實際,所以還是用書本和磁帶學習。但想壹想,當初很多寫手都不習慣用鍵盤寫作,現在卻很少有寫手還在苦苦“爬格子”真正優秀的英語教學軟件能為妳節省學習時間,遠超任何壹種時髦的英語學習方法。只有親身體驗,妳才會覺得用軟件學英語真的是英語學習的壹場革命。電腦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幾十倍到上百倍。用電腦學英語節省時間5 ~ 8倍不足為奇。
但是為什麽很少聽說有人用軟件快速學英語?那是因為市面上還沒有壹套系統的、成熟的英語教學軟件,涵蓋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從ABC到advanced,真正以學習效率為中心。雖然市面上的英文軟件種類繁多,但這些軟件往往急功近利,其設計的出發點是如何吸引用戶購買,而不是如何讓用戶買回來方便使用。95%以上的英語教學軟件只是把書本、磁帶上的學習資料轉移到電腦上,界面精致華麗。僅此而已,它的功能非常單壹,根本沒有發揮出電腦的巨大威力。這些軟件在界面上下功夫,壹個比壹個漂亮,卻不願意在軟件作為工具的本質特征上下功夫,因為漂亮的界面就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