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黃梅戲有什麽特點?

黃梅戲有什麽特點?

在中國五大劇種中,黃梅戲以其抗日題材和愛情故事深受人們喜愛,黃梅戲文化中也有不少名人對其贊譽有加。那麽學生們知道黃梅戲的特點是什麽嗎?人們對他的藝術價值有什麽評價?讓我們和邊肖壹起來看看吧。

大約從清末到辛亥革命。起源並流傳到安徽、湖北、江西壹帶的采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調等,受地方戲曲(青陽調、徽州調)表演的影響,並與蓮鄉、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壹些小劇種。

進壹步發展,它吸收了民間藝術形式“羅漢莊”和慶陽調、徽調的表演內容和表現形式,從而產生了壹個完整的故事。還有壹種從小戲到這種戲的過渡形式,被老藝術家稱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壹組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小戲,有的是被物“串”起來的,有的是被人“串”起來的。

“串場”的劇情比小戲更豐富,出現的人物也突破了小醜、肖丹、蕭聲三個小範圍。有些老角色需要由鄭丹、老盛和老醜來扮演。這就為這部劇的制作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這壹階段,黃梅戲逐漸走向職業化,從農村的草臺班子走上了城市舞臺。黃梅戲入城後,與京劇結合,在上海受到來自北方的越劇、陽劇、淮劇、評劇的影響,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編排和移植了壹批新劇目,包括連續劇《文》、《紅碧園》、《華麗苑》和《蜜蜂的故事》。

在音樂方面,對傳統唱法進行了改革,減少了舊腔中的空話,使之明快流暢,使聽眾易於理解演唱的內容。取消幫助,試著陪伴胡琴。在表演方面,吸收和融合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序化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的,比如服裝、化妝、舞臺設置等,也比農村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1952年,安慶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在上海演出。幾十年來,培養了壹大批演員。除了嚴鳳英、王少舫等老壹輩藝術家在黃梅戲唱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外,馬蘭、韓再芬等中青年演員也相繼在舞臺、熒屏、電視熒屏上展現了自己的英雄角色,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嚴鳳英和王紹航合作主演的《天作之合》曾兩次被拍成電影,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黃梅戲的藝術特色;

劇目方面,號稱“36大劇,72折小戲”。該劇主要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蕎麥物語》、關、田賢培等。戲曲多表現農村勞動力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水桶等。

解放後,先後改編了《仙女下凡》、《馬旭》、《羅怕記》、《趙》、《母親的眼淚》、《三尋國府》等壹批傳統劇目,創作了《牛郎織女》、《歷史劇》、《現代戲》、《春暖花開》等壹批神劇。其中《仙女下凡》、《女徐》、《牛郎織女》等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和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黃梅戲主要有花腔和評彈。花腔主要演小戲,充滿生活氣息和民謠氣息。原劇中的主要唱腔平詞,往往是大段描寫、抒情,韻味豐富,如行雲流水。

黃梅戲有兩個大腔系統——花腔系統和平詞系統。花腔體系脫胎於民歌,屬於曲牌風格。平辭的體系起源於高腔、彈詞、羅漢莊、道情、吹腔、徽調、京劇等聲腔,屬於板腔。這兩大腔系根植於安慶地區的腔土。黃梅戲的表演形式在借鑒昆曲、京劇、徽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在早期的黃梅戲從業者中,有成就、有史料記載的老黃梅戲藝人多來自安慶地區。比如蔡忠賢(已知最早的黃梅戲女演員,1821出生於望江縣)、胡普亞(最早的黃梅戲女演員,1821出生於太湖縣)、洪海波(出生於潛山縣)、葉炳池(。

建國前,黃梅戲是在沒有文人幹預的情況下進行的,大部分於本號的傳統劇目被移植到青羊戲、越西高腔、京劇、徽劇中。

通過以上對黃梅戲聲腔的形成、劇目積累的追溯、演員師承關系的追溯、黃梅戲歷史演變發展的整體把握的論述,對黃梅戲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黃梅戲發源於安慶地區,在安慶地區誕生、成長、繁榮。聲腔系統是壹部戲劇的重要標誌。任何壹部戲劇以及屬於這部戲劇的聲腔系統的形成,都有壹個不斷吸收、借鑒、融合、揚棄、轉化、循環,不斷適應觀眾審美需求,艱難而復雜的積累和創造的過程。在這個不斷成熟的過程中,必然有壹種或幾種與本劇相關的文化背景、人文環境、審美趨向、生活習俗等音樂素材,是本劇的重要養分,從而加速本劇的形成。

如果把壹部劇比作壹條河,那麽孕育這部劇成熟的音樂素材或素材,只能算是那條河壹路上的支流。黃梅戲和黃梅采茶調的關系,就像河流和支流的關系。黃梅采茶調是促進黃梅戲成熟的重要因素,但絕不是黃梅戲的源頭。

黃梅戲起源的史籍陸先生在《黃梅戲起源》壹書中,列舉了幾個關於黃梅戲起源的傳說。

圖註:“黃梅戲是在懷寧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每當春種秋收的時候,農民們都習慣於唱‘淮調民歌’來慶祝他們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優美抒情的民歌小調統稱為‘懷寧調’。”

第二個傳說“黃梅戲”發源於安徽安慶。過去,每到黃梅季節,經常會被洪水淹沒,四鄉的農民都會在此時舉行拜神大會,以祈求豐收。會上出現了各種歌舞表演,基於這種歌舞表演的壹種戲曲形式被命名為‘黃梅調’,因為它與黃梅季節有關。"

傳說三:“黃梅戲源於湖北省黃梅縣民歌調,即黃梅采茶調。”

以上三個傳說,我認為前兩個更符合歷史真相,後者則有些牽強。很多人傾向於認同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是因為諧音。當然,也有專家從音樂、劇目、老師傳承等方面分析推斷黃梅戲源於黃梅采茶調,但提出的論點和論據並不具有說服力,也承認由於缺乏參考資料,無法形成定論。

至於黃梅戲起源於何處,很少有人有興趣去探究。這不僅是因為歷史久遠,文字資料缺乏,也因為壹些了解情況的老藝術家相繼去世,沒有資金支持。也與人們普遍對黃梅戲的起源漠不關心有關。

綜上所述,我認為黃梅戲經過壹代又壹代人的艱苦創作和發展,從壹個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劇種躍升為全國著名劇種,並且在戲曲整體衰落的形勢下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這得益於黃梅戲藝術品格的大眾化和普及化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