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達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達能力

朋友,以下是我給學生的講座,有刪節,供妳參考。

據我觀察,口才存在以下問題:

壹個是膽小,害怕,不敢說。

第二,不知道說什麽好。

第三,無話可說。

四是說的亂七八糟,詞不達意。

第五,枯燥乏味。

第六,我認為沈默是金,我怕自己犯更多的錯誤。

鑒於以上,我想發表壹些意見。

規則壹:膽怯,害怕,不敢說。平時可以談笑風生,但是到了正式場合,就不敢說話,什麽也說不出來,冷汗就往外冒。這是心理因素,可能是因為我性格內向,從小不愛說話,逐漸形成惡性循環。說的越少,說的越難聽,不敢說的越少,不敢說的越少,有信心說的越少。在我看來,關鍵是要有第壹次,有了第壹次就很容易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找個機會,下定決心第壹次開口。比如要開會,需要大家發言,就要在會前做好準備,打好草稿。再極端壹點,妳還不如寫壹篇演講稿背下來。第壹次可能沒那麽順利,但是有了第壹次,第二次,第三次,就好辦了,肯定會越來越順利,感覺越來越好。除了正式場合,也可以在其他場合有意練習。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朋友和同事面前,講壹個笑話,壹個笑話或者妳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說的多了,自信會越來越足,說話也會越來越流利,越來越有感染力。

這裏有壹個方法供妳練習:講故事。

大家都聽說過故事,但不都講過故事嗎?講故事看似容易,其實講起來並不那麽容易。俗話說“看花容易,繡花難”!聽別人的故事很吸引人。有些朋友聽故事的時候甚至可以廢寢忘食,但是說起來好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幹巴巴的,毫無吸引力。所以說,講故事也是壹種天賦,不是每個人都能講好故事的。學會講故事是練習口才的好方法。講故事的最佳對象是妳家或親戚家的學齡前兒童。孩子喜歡聽故事,但不會嘲笑妳講得不好。

所以,練好口才的關鍵是樹立信心,誰都會說話,就是要敢說話。同時,不要害怕別人的笑話。善意的玩笑應該算是壹種提醒,惡意的人不必理他,因為這樣的人不值得在意。如果妳只是因為有人不敢講笑話而失去信心,那是因為妳被食物噎住了,浪費了食物。

其次,沒什麽好說的。這種表現就是大腦壹片空白,什麽也說不出來。這跟壹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有關。如果壹個人的學識很差,閱歷很少,他真的很難有好的口才。從這個角度來說,知識越多,經驗越豐富越好。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更加認真的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人們常說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也是學習的時代。因為我們身處這個世紀,科技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爆炸。估計(好像是李澤厚)壹個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只占他壹生所需知識的10%左右,而剩下的90%的知識,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獲得。而且這90%還在更新中。對於知識水平較低,知識相對陳舊的人來說,持續的學習就更加迫切了。作為年輕人,尤其是不斷進取的年輕人,學習更重要,這不僅僅是口才的問題。所以有時間就要多看報多學習,學習專業知識,專業知識,科技知識,政治理論,法律,管理知識。有些人不壹定要精通,可以瀏覽,可以懂壹點,也可以很不懂。多讀書,自然會有所收獲。有些人暫時不理解。如果他們讀得多了,他們就會逐漸理解甚至掌握它。腦子裏有東西,就有東西講,腦子裏就不會有空白。

第三,不知道說什麽。這個和上面不壹樣。腦子裏有東西,但是不知道怎麽選擇和組織。這要看場合。如果是發言或討論議題的會議,要看會議的主題和討論的議題是什麽。圍繞主題和中心確定妳想說的內容。其實這就跟寫文章壹樣。確定妳的論點,然後找幾個論據或理由來解釋或證明妳觀點的正確性。當妳有壹定的看法和意見時,這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妳實在沒有有價值有意義的觀點,或者壹時想不起來要說什麽,那就先聽聽別人的發言,從中得到啟發,或者肯定或者反駁某人的觀點,或者從中得出更普遍更有意義的結論。這就需要精力充沛,聽別人在說什麽,做筆記,經過梳理和總結形成自己的1,2,3的觀點,以提綱的形式簡要寫在筆記本上,然後根據提綱發言。

這是壹次正式會議。至於其他情況,就是在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對誰說什麽話。

第四,用詞混亂,用詞不盡如人意。這是壹個水平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想清楚,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在這裏,我將集中討論語言能力的問題。有些人覺得自己從學校畢業這麽多年,語文水平提高不了,只好抱怨以前沒有好好學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認為壹個人的語文水平主要不是在課堂上獲得的。而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日積月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讀的書大概是周圍同齡人的好幾倍。這不是吹牛。我們鎮上有壹家小書店,離我家大約20米遠。書店裏很多書都放在書櫃上待打開。我壹有時間就去看書,尤其是文學類的,有十萬個為什麽什麽的,基本都給我看完了。通常是吃晚飯的時間了,我不知道,但是我的老祖母會抓住我的耳朵把我帶回來。文革期間,我上四年級,當時要肅清封建文學(釋義),除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政治理論的書,把那些文學、歷史甚至科技的書收起來燒掉。有壹次,居委會收了壹堆書要燒,其中壹本《沼澤奇遇》,燒的時候,封面卷起的場景還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裏。我們公社的中學(當時是這麽叫的)把要燒的書收起來,裝滿了兩間教室。我從裏面偷了十多本書,這是我人生中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偷東西。不過,孔夷說過“壹個學者偷壹本書不算偷”,我後來原諒了自己。多讀書自然會提高語文水平。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都不敢上我的課,因為那裏的農村小學缺老師,而且往往小學畢業就教小學,初中畢業就教初中,真的不太好。所以我上語文課的時候,經常為了單詞的解釋和課文的意思和老師吵架。有壹次,在壹節關於沙家浜的課上,因為課文中阿清夫人說胡傳魁是擋風墻,她和老師爭論了整整壹節課解釋擋風墻的含義,最後把老師氣壞了,說要他們壹起寫,問作者看誰說的對。說了很多閑話,我想明確壹點,語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多讀書。而且,我認為讀書就是看壹些名著,看壹些名家寫的東西。現在有些朋友喜歡看網絡小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些沒有經過及時洗滌、實踐和檢驗的東西,往往良莠不齊,甚至是魚龍混雜,把人引入歧途,誤導人。現在不僅網上有東西,認真出版的書也有,很多都是不堪閱讀的。其中的錯別字和病句,常常讓人突然有吃沙子的感覺。報刊也是如此。我不看那些八卦刊物和小報。可能我年紀大了,跟不上時代了,接受新事物不夠,但是我憑感覺說話。多讀壹些穿越時間和歷史的經典,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隨著語文水平的提高,思維會越來越清晰,妳可以更好更準確的表達自己。

第五是枯燥乏味。說真的,說話真的是壹門藝術,同樣壹件事,有人能把荷花吐在舌頭上,很生動,能讓人笑,也能讓人哭,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有些人不行。他們聊了很久,不知道說什麽。以下是壹些如何讓文字更生動、更有味道、更令人愉悅的建議:

壹是要有幽默感。幽默語言幽默風趣,妙趣橫生,意味深長,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幽默感可能有壹種天然的味道。有些人天生就有幽默感,壹開口就能把人逗笑。別人可能壹輩子也說不出壹句能讓人發笑的話。但無論如何,只要有心學習和模仿,幽默壹點是可以的。這裏有壹些創造幽默的方法。

首先是故意用模棱兩可的話來形成幽默。所謂歧義詞,是指有幾種不同解釋甚至相反含義的詞。漢語的多義性最能滿足幽默的矛盾。故意選擇模棱兩可的詞語,造成思維邏輯的矛盾,產生幽默效果。這是最常見的幽默方式。比如妳可能在停車場看到過這樣的告示:“停車不足壹小時,按滿壹小時”。這時候妳可以請停車場的老板給他壹個安靜的沈默。妳不用交費,還可以讓他給妳做壹個小時的足底按摩。通知上不是說“壓壹小時”嗎!他的腳的意思是夠了,我們故意把它理解為壹只手和腳的腳,這就引出了幽默。

二是利用諧音制造幽默。這種幽默只能口頭發揮,寫不出來。它利用了說話者說出壹個詞,而聽者卻把它當作另壹個同音異義詞來聽(或故意聽)的事實。比如醫生給壹個叫焦的病人檢查後,告訴他,以後妳們不能同房。患者是偏遠山村的農民,不明白同房的意義。醫生再解釋的時候,就是不能發生性關系,病人也不理解。情急之下,醫生說:“就是不能做愛!”病人更著急了,說:“我爸爸姓焦,我爺爺姓焦,世世代代都姓焦。為什麽我不能姓焦?!"患者聽“性交”為“姓焦”。

有時候也可以用方言,或者普通話不允許制造幽默。這也是壹種諧音幽默。如果真有這樣的笑話,壹群大壹新生正在軍訓。這壹天,教官用方言說:“今天壹班殺雞,二班偷雞蛋。我給妳煮粥!””學生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是什麽訓練內容。後來壹個同學看到教官的動作才明白過來:“他說的是壹班射,二班彈,我給妳看!" "

第三種故意不把話補全,給別人留下想象和延伸的空間。窮在改革開放前,北京壹些單位把組織進澡堂洗澡當成壹種福利。有壹次,某單位工會組織了兩次活動,壹次是去澡堂洗澡,壹次是去博物館參觀。因為人多,所以會分成上午下午和男女兩組。工會主席在會上宣布“女同誌早上洗澡,男同誌參觀。”下午,男同性戀洗澡,女同性戀參觀。要守紀律,不要拍照!“工會主席有意無意沒有把事情原委說出來,形成了很強的幽默效果。年輕的女領導剛上任時,前任領導在歡迎會上給女領導介紹單位的每壹位同誌。介紹給我的時候,我說“不用介紹了,我們是老朋友——”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了壹下,“老框框”這個詞壹定是蹦到大家腦子裏的。我慢慢接著說,“是老熟人了”,大家都笑了。這不多也不少,制造壹些幽默的氣氛。

四是白說真話,白說真話,故意混淆本義和引申義;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第壹,原隱喻難以理解為隱喻本體或反之;第二,抽象的概念很難具體化,具體的東西也很難抽象,或者把兩者看成壹個東西。

第壹種情況的例子:

孩子:“爸爸,妳當過隊長嗎?”爸爸:“沒有”孩子:“那為什麽媽媽說妳兩邊都是兩只腳?”壹只腳踩兩只船,比喻註意力不集中,投機取巧,天真無邪,但孩子理解為真船。

第二種情況的例子:

壹個哲學畢業生回到他鄉下的家,在那裏他殺了壹只雞來歡迎他。飯桌上,老父親問他哲學有什麽用。他說,“比如這只雞,就被普通人當成雞。學過哲學的人可以看到兩只雞,壹只是具體的雞,壹只是抽象的雞。”他的老父親聽後,把所有的雞都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說:“那我吃具體的雞,妳吃抽象的雞!”“這是故意把抽象的概念和具體的東西混淆,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

五是偷換概念。直接用壹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

洪明天有事,向單位領導請壹天假,領導會這樣跟洪算賬:

壹年可以工作365天。壹年52周,妳每周休息兩天,剩下261天工作。妳每天曠工16小時。如果減去170天,還剩下91天。每天花30分鐘化妝上廁所,壹年加起來23天,還剩68天。妳每天花在午餐上的時間是1小時,46天,22天。通常妳壹年請兩天病假,所以妳的工作時間只有20天。每年有9個假期,不上班。妳只工作11天。街道還慷慨的給妳每年10天的年假。經過計算,妳將工作1天,這壹天還需要請假?!我還沒跟妳算去年的婚假呢。!

這就是偷換概念,把實際的24小時太陽日偷換成8小時工作日。

幽默有很多方法。下面是壹些常見且簡單易學的。

第二,要註意語言的修辭。要說好話,光有幽默感是不夠的,而且如果妳在莊重的場合幽默,可能會讓人覺得妳油嘴滑舌,淺薄沒文化。所以我們也要註意語言的修辭。壹般來說,口語表達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類比、誇張、排比、數字歸納法等。這些方法運用得當,可以使演講生動有趣,不會幹巴巴。比如我要誇洪。我可以說“紅,妳真美”或者“紅,妳像天山上的雪蓮壹樣美”。洪肯定更喜歡聽後壹句,然後用比喻。當然比喻要有新鮮感,重復別人的話,吐槽別人,就沒味道了。大家都聽說過“第壹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智者,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庸人,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傻子”這句話。誇張也很常見。我以前的壹個同事額頭很亮,我們經常拿他閃亮的額頭開玩笑。壹次去河北旅遊,他讓我給他在寶都山上拍張照。我拿著相機看了他幾秒鐘,然後放下相機盯著他的額頭,讓他註意到我在看他的額頭,然後說:“我不能拍照,太反光了。”這是誇張。和平行性。排比能給人壹種氣勢,壹種不得不聽的感覺。

閱讀下面幾個典型的排比句,從中妳可以體會到: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是謝,有再開的時候。”

“如果妳虧損了,妳只是損失了壹部分;如果妳失去了健康,妳只失去了壹半;如果失去了誠信,妳就幾乎身無分文了。”

“凝望長江,妳會忘記失落,有新鮮血液;凝望大海,妳會忘記辛酸,心胸開闊;凝視群山,妳會忘記妳的悲傷,有壹個高大的形象;凝望遠方,妳會覺得所有的挫折和痛苦都不值壹提,妳會擁有世界和溫暖的陽光。”

“人生就像壹條河,流淌不息,順流而下,卻處處都是暗礁;人生就像壹首歌,永遠不會停止歌唱,高調,卻處處低調;生活如畫,綿延不斷,色彩鮮艷,卻處處點綴著陰郁。”

聽,這是壹個美麗的排比句。

第三,要有壹定的文學素養和歷史知識。演講中恰當地運用成語典故、詩詞歌賦、名人名句等,可以讓妳的演講顯得知識淵博、層次高。對了,再精通再有文化也沒錯,但是不能不裝懂,開玩笑。壹些對發音沒有把握的單詞必須查字典。現在有些朋友不在乎讀錯別字,這讓我很驚訝。在適當的時間和場合說話時,有意地運用成語典故、詩詞名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最好用壹定的哲學來說話。這個難度比較高,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所謂哲學,就是能在講話中體現全面辯證的觀點,抓住事物本質,指出內在規律,具有前瞻性,言簡意賅,富有啟發性。哲理性的語言,看似簡單的壹句話,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內容,讓人咀嚼起來更有味道。可以舉幾個例子:馬克思最尊敬的辯證法大師黑格爾曾經說過,“相同是壹句格言,年輕人和老年人說出來有不同的博大”。這是壹句很有哲理的話。意思是年輕人可以說同樣的人生格言,老年人也可以。但是他們經歷的意義卻大不相同。雖然年輕人也能正確表達這句格言,但他永遠不會意識到這句格言內涵中的深刻和博大。因為對於壹個老人來說,這句格言不僅僅是壹句語言,更是凝聚了他整個人生經歷和人生閱歷。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格言,在年輕人的心目中最多理解為“不斷奮鬥”,而老年人壹說話,腦海中就會充斥著無數次人生失敗和成功的鏡頭,其中成功的苦與樂就會湧上心頭,為這句格言做註腳。妳看,他的話包含了那麽多內容。這就是哲學。讓我們再引用壹句黑格爾的話。他曾經說過,哲學研究要取得早期成果是不容易的。他說:“哲學就像密涅瓦派來的貓頭鷹,傍晚起飛。”這句話的內涵很豐富。這意味著哲學不像數學或物理。二三十歲甚至更早就能出成果,甚至成名成家。哲學更多的是生活和經驗的總結,是各種學科和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所以要耗盡自己的壹生精力才能出成果。傍晚是老年的隱喻,所以它在傍晚起飛。我是學哲學的,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麽成果,所以壹直到晚年都在安慰自己,結果還是飛不起來。

我舉兩個黑格爾的例子。當然,並不是說哲學家說的就是哲學。在日常生活中,在普通人當中,當然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話。我在這裏抄了幾個字:

1,花開不是為了墜落,而是為了那壹瞬間的輝煌。

讓人難過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們對它的看法。

3.壹個人的幸福不是因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為他在乎的少。

4.幸福是壹種心態,不是壹種狀態。

5.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這些話包含了人生態度的哲理。把自己說的話變得有哲理是更高的要求。要達到這個高度,妳要有豐富的知識、智慧和豐富的經驗。這裏有壹個“捷徑”,就是可以多看壹些歷史名人的著名演講,有意背壹些名句。甚至可以看壹些通俗的哲學著作。

最後說壹句“沈默是金”。確實有很多人相信這句話,甚至把它當成壹種人生哲學。我也很欣賞這句話裏蘊含的哲理。不應該說,“沈默是金”;不該說的時候,“沈默是金”;在不該說的場合,“沈默是金”;不應該說對象,“沈默是金”;表達無聲抗議時,“沈默是金”。除了這些,妳什麽時候會沈默?就是妳在不理解,不知道,不確定,無話可說的時候會沈默。所以不是所有的沈默都是金。太多的沈默會讓人覺得妳什麽都不懂,沒有主見和立場。因此,出口還是必要的。妳可以以沈默為原則,但原則也要和靈活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