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早期家譜
家譜俗稱族譜或族譜,又稱族譜、族譜和族譜。皇族的族譜叫做玉牒。家譜是家族和玉樹的統稱,是壹個家族或宗族的譜系。
像其他姓氏壹樣,袁在很久以前就有自己的家譜。汝南袁氏雖在東漢末年覆滅,但其族譜得以流傳,南宋史學家、文學家葉凡在撰寫《後漢書》時,得以查明袁的孫系。南宋臨川王劉義慶的小說《世說新語》主要記載了漢末三國兩晉時期的士紳軼事,其中引用了《袁氏家族傳》、《袁世紀》、《袁氏族譜》等資料,表明陳郡的袁氏家族也有壹部世代相傳的族譜在東晉南朝註重宗族期望和門第地位的社會風氣下,吏部選拔官員查家譜,驗證家譜真偽,從世家大族中選拔士子。家譜成為士族控制政治、排斥平民的工具,也是士族相互聯姻的基礎。因此,家譜盛行,並形成了家譜和專門從事寫作的家族。東晉南朝時期,陳郡袁氏家族與陳郡謝氏家族、王氏家族、蘭陵蕭氏家族同屬於華僑大家族。加比的《姓氏書》和王僧孺的《十八州族譜》都記載了袁氏家族。《隋書經籍誌》共八卷,袁州宜春縣四大姓氏之首袁姓入譜。《韓昌禮(玉)集》載有袁氏祠碑,表明袁氏族譜在唐代代代相傳。宋代學者袁材所著《元樊氏》被譽為僅次於《顏時嘉訓》的傳世之作。《古今圖書集》還收錄了明代王道坤在潛江(今湖北省)為袁所作的《序》。從《序》中可以看出,他是受袁之托(漢代稱州刺史為使,後尊稱縣令)為《袁氏族譜》作序的。袁氏子孫修譜有三個目的:壹是尊族,二是尊族,三是族間惺惺相惜。當時,袁世凱在潛江生活了數百年,成為了當地的名門望族。此次修譜是袁受家人之托,朋友之托所作。考察黔江袁姓的時代,可以清楚地看到,從元石軍發展到10代,因此德清龔是這個袁姓的祖先,從德清龔到元石軍***11代。安秉公、安為德慶公後裔時,袁氏分為兩個分支,故家譜分為上下兩冊。每冊先用總圖標展示袁氏姓氏的歷史沿革,再用分圖展示他們的血緣關系和親屬關系,再分章節敘述家族歷史,做到長幼有序。袁氏族譜在宗法制上繼承了,但在譜法上模仿了歐陽修、蘇洵的族譜。修譜時遵循“守正傳世”(即實事求是)的原則。歐洲家譜不註家譜學家的出生和死亡日期,袁的家譜也遵守這壹點。每對夫婦都沒有標明出生和死亡日期,以表明這對夫婦將終生在壹起並睡在同壹個山洞裏。丈夫的繼姓附在夫婦的名字上,如果他再婚,將被刪除,並且不記錄;妾有子女的,應當記錄,否則不予記錄。無子女和無子女、無子女和無子女分別標有“停”“愁”“早生”以示區別。
袁姓傳世家譜
今天流傳下來的袁氏族譜大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編纂的。
《浙江富陽東安袁氏族譜》由袁若琪編修,刊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
《湖南睢寧袁氏重修枝樹》為嘉慶十五年(1810)袁必奎、袁必深編輯的活字本。
袁希齡《芝陽袁氏族譜》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在湖南湘鄉,袁忠信、袁紹周、主編了《袁氏續家譜》。袁弘市,道光二十八年(1848),宗臣堂;
湖南寧鄉袁氏《永寧根繡分冊》由活字本《同治九年》(1870)袁妙生編纂;
《浙江上虞蕭族譜》系清光緒元年(1875)袁昀撰印。
《四川合江袁氏族譜》由主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刊刻。
丹徒袁氏族譜由袁敏榮編輯,刊於10(1921)。
民國猛將袁世凱的族譜以“汝南家聲老,舜家長”為榮。其族譜歷經兩次修訂:壹次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袁道煥所撰;壹個是民國三十七年(1948)。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家庭團聚,袁氏家族編纂了壹些新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