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對這種反差的解釋是什麽?

對這種反差的解釋是什麽?

對比度:

1.中國畫的壹種繪畫方法,用墨水或淺色在輪廓外部著色以使物體生動。

2.寫作時,先從側面描寫,再引出主題,使要表達的東西鮮明地突出出來。

3.襯托使其脫穎而出。

相關說明

例如,漢樂府中著名的民歌“尚墨桑”描述了羅敷的外貌:“行者見羅敷,必擔髭須;當少年看到羅父時,他摘下帽子,垂下了頭。耕者忘耕,鋤者忘鋤;來訴苦,卻坐看羅浮。”

作者試圖寫羅敷的美,但沒有對羅敷的美給予任何正面的描述。相反,他描述了步行者、青少年、莊稼漢和鋤禾人在看到羅浮時的驚嘆、欽佩和癡迷的反應,這些反應映襯了秦羅浮的美,延伸和擴散了讀者的聯想,間接構成了壹種極其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

難怪茅盾先生稱贊:“不寫羅敷之美,而寫羅敷的絕世之美,真是前無古人的藝術描寫。又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想塑造壹個周瑜的人物形象,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入手,引出《赤壁之戰》中的“多少英雄”,最後集中到周瑜身上,映襯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體地位——他的感情主要是由周瑜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