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精選5份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

精選5份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

化學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對國家科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整理的《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設計五選》,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本文。

第壹部分: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精選設計壹、教學目標

1.物理知識要求:

(1)知道並記住什麽是布朗運動,知道影響布朗運動強度的因素,知道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運動是分子不規則運動的反映。

(3)知道什麽是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的強度與溫度的關系。

2.通過對布朗運動的觀察,發現特征,分析總結布朗運動的原因;培養學生的概括、分析和推理判斷能力。

從懸浮顆粒不規則運動的原因分析,讓學生接觸到從概率統計的角度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結果。

二、重點和難點分析

1.通過學生對布朗運動的觀察,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布朗運動不是由外界影響引起的,而是由液體分子撞擊粒子的不平衡引起的。布朗運動是壹種永無止境的隨機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永無止境的隨機運動。這壹系列結論的結論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2.學生觀察到的布朗運動不是分子運動,但間接反映了液體分子不規則運動的特點。這是課堂上的難點。這個難點從分析顯微鏡下看不到分子運動的問題開始,逐步分散解決問題。

第三,教具

1.氣體和液體的擴散實驗:分別裝有壹氧化氮和空氣的玻璃氣瓶和玻璃片;250毫升的水杯裏裝著清水和紅墨水。

2.用藤黃懸浮顆粒、顯微鏡載玻片、微型照相機和大屏幕投影電視制備的水。

四,主要教學過程

(壹)引入新課程

讓學生觀察兩個演示實驗:

1.將裝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與另壹個玻璃瓶垂直接觸,看到二氧化氮氣體從下瓶向上瓶逐漸膨脹。

2.在盛有清水的燒杯中,滴壹兩滴紅墨水後,紅墨水逐漸在水中擴散。

問題:以上兩個實驗的物理現象是什麽?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以上實驗是氣體和液體的擴散現象,擴散現象是熱現象。它表明分子在做無止境的隨機運動。而且擴散現象的速度與溫度直接相關,高溫加速了擴散現象。這些內容初中物理都學過。

(二)新的教學過程

1.介紹布朗運動現象

65438年至0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發現花粉顆粒在水中不停地不規則運動。後來,粒子的這種不規則運動被稱為布朗運動。不僅僅是花粉,還有其他物質,比如墨水中的藤黃、木炭顆粒,這些物質懸浮在水中都有布朗運動。

本文介紹了如何在顯微鏡下觀察布朗運動。將幾滴藤黃滴入玻璃上的凹槽中,蓋上玻璃,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然後通過顯微鏡觀察,妳可以在視野裏看到大大小小的很多粒子。如果妳仔細觀察其中壹個非常小的顆粒,妳會發現它在不停地運動,很像水中小魚和昆蟲的運動。在平臺上放壹臺顯微鏡,然後讓微型攝像機拍攝布朗運動,通過電腦將投影圖像顯示在大屏幕上,供全體學生觀察。老師用指針指向屏幕上壹個質點的位置,然後讓學生在壹段時間內看到該質點的運動。

讓學生看課本上的圖片,指出這不是布朗粒子的軌跡,只是每30秒觀察到的位置的壹些連線。其實在這短短的30秒內,粒子的運動也是極不規則的,絕不是直線運動。

2.介紹布朗運動的幾個特征。

(1)通過對布朗運動的連續觀察,發現只要液體不幹涸,這個運動就不會停止很多天甚至幾個月。這種布朗運動無論白天黑夜,夏天冬天(只要懸浮不凍結),總是在運動的。因此,這種布朗運動是永無止境的。

(2)布朗運動存在於不同種類的懸浮粒子中,如花粉、藤黃和墨水中的碳粒子,說明布朗運動不依賴於粒子本身。當不同種類的液體被替換時,不存在布朗運動。

(3)懸浮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當粒子較大時,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運動。

(4)隨著溫度的升高,布朗運動越來越強烈。

3.分析並解釋布朗運動的原因。

(1)布朗運動不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謂外部因素,是指溫差、壓差、液體振動等的存在。

分層次問學生:如果液體兩端有溫差,液體如何傳熱?液體中的懸浮顆粒會定向運動還是不規則運動?溫差等外界因素會產生布朗運動嗎?

誘導學生回答,當液體之間存在溫差時,液體通過對流傳熱,所以漂浮的顆粒會隨著液體定向運動。但是布朗運動對於不同的粒子是不壹樣的,所以液體的溫差不可能產生布朗運動。又如液體的壓力差或振動只能使液體產生撞擊運動,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的定向運動不是布朗運動。因此得出結論,外界因素的影響不是布朗運動的原因,只是液體內部的影響。

(2)布朗運動是液體中懸浮的微小顆粒受到液體分子各個方向的不平衡沖擊而產生的。

妳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是微小的固體懸浮顆粒,但液體分子是看不見的,因為它們太小了。然而,許多在液體中不規則運動的分子不斷撞擊微小的懸浮顆粒。當微小粒子足夠小時,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撞擊是不平衡的。如教科書中的插圖所示。

在某個時刻,壹個微小的粒子受到某個方向的強烈沖擊,它就沿著這個方向運動。下壹刻,微小的粒子在另壹個方向受到強烈的沖擊,它向另壹個方向運動。微小粒子在任何時刻的撞擊在某壹方向上占主導地位只是偶然,造成了粒子的不規則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中的粒子越小,在某壹時刻與其碰撞的分子數量就越少。當布朗運動的顆粒大小在10-'m數量級,液體的分子大小在10-'m數量級時,沖擊作用的不平衡性更明顯,所以布朗運動更明顯。懸浮在液體中的粒子越大,在某壹時刻與其碰撞的分子越多,碰撞的不平衡性越不明顯,以至於可以認為碰撞是相互平衡的,所以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

第二部分:高中化學教案設計中選定氣體的摩爾體積。

壹、教材分析

氣體的摩爾體積是在學習物質的量的基礎上學習的,把氣體的體積和氣體的物質的量聯系起來,為以後學習氣體參與反應的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了解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

2.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3.掌握氣體體積和物質的量的換算關系。

(2)流程和方法:

從分析決定物質大小的因素入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通過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總結,體會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對結論的影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決定物質體積和氣體摩爾體積的因素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感受科學的魅力。

第三,教學重在難點

教學重點:氣體的摩爾體積。

教學難點:決定物質體積和氣體摩爾體積的因素。

第四,教學過程

科學研究和實際生產中經常用到氣體,測量氣體的體積往往比稱量質量更方便。那麽氣體的體積和它的物質的量有什麽關系呢?今天我們要學習氣體的體積和物質的量之間的橋梁——氣體的摩爾體積。

氣體的摩爾體積

老師活動展示電解水實驗視頻。

學生觀察、討論、思考和回答問題。

1.閱讀教材P13 —P14,填空。

(1)實驗中的現象:兩極都產生氣體,其中壹極是氫氣,另壹極是氧氣,兩者的體積比約為。

(2)

質量(g)物質的量(mol)氫和氧、氫和氧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體積為1molO2和H2。

2.下表列出了0℃、101 kPa(標準條件)下O2和H2的密度。請計算氧氣和H2在1摩爾時的體積。從中妳會得出什麽結論?

量(mol)質量(g)密度(g L-1)體積(L)o 211.429h 210.0899結論:在標準條件下,1mol的任何氣體的體積約為。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任何氣體的體積都幾乎相同。1mol固體和液體類似嗎?下表列出了幾種固體和液體在20℃時的密度。請計算1摩爾這些物質的體積。

密度/克厘米-3質量/克體積/立方厘米3鐵7.86鋁2.70水0.998硫酸41.83

結論:相同條件下,固體或液體的體積為65438±0mol。

第三部分: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精選設計1。常見危險化學品

爆炸物:KClO3KMnO4KNO3可燃氣體:H2CH4CO可燃液體:酒精_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遇濕易燃物品:NaNa2O2氧化劑:KMnO4KClO3。

戲劇性藥品:KCN砷化合物腐蝕產品:濃H2SO4,濃NaOH,HNO3。

2.物質的分散體是膠狀混濁溶液。

分散尺寸

3.膠體和其他分散體系的本質區別在於分散質顆粒的直徑。

區分溶液和膠體:廷德爾效應(有壹條光明的道路)

將懸濁液從膠體和溶液中分離出來:濾紙(只有懸濁液不能透過濾紙)

膠體和溶液的分離:半透膜(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

4.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KClHCl。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醇so _ 2 co _ 2 NH _ 3。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的強電解質酸HClH2SO4HNO3。

強堿氫氧化鈉

大多數鹽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部分電離的弱電解質酸HClOH2SO3。

弱堿NH3 H2O

5.物質分離和水的凈化

過濾法:適用於分離壹種組分可溶而另壹種組分不溶的固體混合物,如原鹽的提純。

蒸發結晶:各組分在溶劑中溶解度的差異。

過濾和蒸發(例如原鹽的凈化)

去除NaCl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試劑的順序是NaOH→BaCl2→Na2CO3→過濾→HCl即可;也可以改成:BaCl2→Na2CO3→NaOH→過濾→HCl。也可以改成:BaCl2→NaOH→Na2CO3→過濾→HCl。

但需要註意的是,BaCl2溶液壹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鹽酸壹定要放在最後。

蒸餾: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它適用於分離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如:酒精與水的分離、蒸餾水與自來水的分離、汽油與煤油的分離等。

蒸餾需要的儀器:酒精燈、蒸餾瓶、冷凝管、喇叭管、錐形瓶、溫度計。

蒸餾操作註意事項:1。溫度計的水銀球位於蒸餾瓶的支管上;2.向蒸餾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沸騰;3.冷凝管的下進口為進水口,上出口為出水口;4.在蒸餾之前引入水,然後加熱;蒸餾後,先關燈,再關水。

分離:分離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下部液體從下部活塞排出,然後上部液體從分離漏鬥的上部開口倒出。

為什麽在分液前要打開玻璃塞?

打開玻璃塞,使分液漏鬥內的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等,有利於下層液體的流出。

萃取:利用壹種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解度的差異,分離液體混合物。

儀器:分液漏鬥、燒杯

從溴水中分離溴,可用苯或四氯化碳,上層水/四氯化碳層無色,下層橙紅色。無酒精提取(註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比水小)

從碘水中分離碘,可用四氯化碳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紫紅色,不能用酒精提取。

火焰反應操作要點鉑絲用鹽酸清洗,然後在酒精燈中灼燒至無色,再浸入待測溶液中。

鈉的火焰顏色:_;鉀的火焰顏色:紫色(通過藍色鈷玻璃)火焰反應是元素的性質。

6.離子檢查

Cl-試驗:加銀產生的白色沈澱在稀溶液中不溶解(Ag2CO3也是白色沈澱,但加稀溶液溶解)。

SO42 -試驗:加入BaCl2溶液和HCl產生的白色沈澱,不溶於稀鹽酸Na2SO4+BaCl2=BaSO4↓+2NaCl。

NH4+測試:加入NaOH,加熱產生氣體,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Fe3+測試:加入KSCN後出現血紅色溶液Fe3++3SCN-==Fe(SCN)3。

Al3+試驗:加入NaOH時先出現白色沈澱,滴完後消失。

7.關於容量瓶:瓶體標有溫度、體積和刻度線。

(1)使用前檢查軟木塞處是否漏水。

(2)將準確稱量的固體溶質置於燒杯中,用少量溶劑溶解。然後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為了保證所有溶質都能轉移到容量瓶中,燒杯要用溶劑清洗多次,清洗液要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轉移時用玻璃棒瀝幹。方法是將玻璃棒的壹端靠在容量瓶頸內壁上,註意不要讓玻璃棒的其他部分接觸到刻度線以下的容量瓶頸,防止液體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當加入容量瓶的液面距離標誌線約65438±0cm時,要用滴管小心滴下,最後使凹面液面與標誌線相切。如果水分超過刻度線,就需要復水,多余的溶液無法吸收。

(4)蓋緊瓶塞,通過反轉和搖動使瓶中液體混合均勻。如果靜置後發現液面低於刻度線,是因為容量瓶中極少量的溶液在瓶頸處被潤濕而流失,所以不影響配制溶液的濃度。

實驗儀器:天平、藥勺、容量瓶、燒杯、量筒、橡膠滴管、玻璃棒。

將某種物質配制成壹定濃度的溶液的步驟是: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如果制備濃硫酸,溶解後應靜置冷卻。

常見錯誤分析:

低濃度溶液(1)攪拌溶解時,有少量液體溢出。(2)在轉移過程中沒有清洗燒杯和玻璃棒。(3)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時,有少量液體流出。(4)體積不變時,加水過多。用滴管吸出來。(5)定容後,搖勻、搖動、靜置、液面下降後加水。(6)體積不變時,查讀刻度數。

如果濃度過高(1),則在冷卻至室溫之前,將其註入容量瓶中。(2)體積不變時,向下看,讀出刻度數。

無影響(1)定容後,搖動、搖動、靜置後液位下降。(2)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8.金屬鈉的性質:柔軟,銀白色,密度小於水,大於煤油,儲存在煤油中。用幹沙滅火。

金屬鈉在空氣中點燃的實驗現象:熔化成小球,劇烈燃燒,產生_火焰和輕_固體。

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及解釋:①浮:說明鈉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②熔化:說明鈉的熔點低;反應放熱;遊動;說明有氣體產生④振鈴:說明有氣體產生⑤紅色:酚酞滴入溶液呈紅色;所得溶液是堿性的。(3)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 = 2n NaOH+H2 = 2na+2h2o = 2na+2oh-+H2 =離子方程式。

鈉的用途:①制備鈉的重要化合物;②作為原子反應堆的熱導體;③冶煉鈦、鈮、鋯和釩;④鈉光源。

過氧化鈉是壹種強氧化劑,可用於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2na2o2+2h2o = = 4 NaOH+O2 =(加入酚酞時,先變紅後褪色)。

它也可以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上的氧氣來源。2Na2O2+2CO2==2Na2CO3+O2

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或蘇打,是壹種白色粉末。碳酸鈉晶體的化學式為Na2CO3 10H2O。碳酸鈉廣泛用於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等行業,也可用於制造其他鈉化合物。

碳酸氫鈉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壹。醫學上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

除雜:Na2CO3固體(NaHCO3)加熱為2nahco3 = = Na2CO3+CO2 =+H2O。

Na2CO3溶液(NaHCO3)加nahnahco 3+NaOH = = na2co 3+H2O。

區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方法。加熱產生的氣體是碳酸氫鈉,或者先加酸產生的氣體是碳酸氫鈉,沒有氣體後產生的氣體是碳酸鈉。

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解度(碳酸鈉溶解更多)、堿度(碳酸鈉堿性更強)、穩定性(碳酸鈉穩定)。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主要以結合態存在,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

9.鋁的性質:銀白色金屬固體,延展性好。導電鋁是壹種相對活潑的金屬,具有很強的還原性。

與氧反應:室溫下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牢固的氧化膜(加熱時呈紅色,但不滴落),4al+3o2 = = = 2al2o3。

與非氧化性酸反應2al+6h cl = = 2 ALCL 3+3 H2↑2al+3 h2so 4 = = Al2(SO4)3+3 H2↑。

鋁和濃硫酸的室溫濃縮鈍化

與堿反應2al+2NaOH+2H2O = = 2NALO2+3H2 =

氧化鋁氧化物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 = = 2NALO2+H2O離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氫氧化鋁

(1)Al(OH)3+3 HCl = = 3 ALCL 3+3 H2 oal(OH)3+NaOH = = NAA lo 2+2H2O

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加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2)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至過量:先有白色沈澱,然後消失。

Al3 ++ 3OH—= = Al(OH)3↓Al3 ++ 4OH—= = alo 2-+2H2O

Al(OH)3是由鋁鹽和足夠的氨水在實驗室制備的。

Al2(SO4)3+6nh 3·H2O = 2Al(OH)3↓+3(NH4)2so 4

離子方程式:Al3++3NH3 H2O = Al (OH) 3 ↓+3NH4+

(3)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kal (SO4) 2.12h2o]易溶於水,溶於水時生成絮狀氫氧化鋁,具有吸附性,通過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而下沈,所以明礬常用作凈水劑。

10.Fe3+和Fe2+之間的轉化

Fe2+Fe3+Fe3+Fe2+

氧化劑還原劑

2 FeCl 2+Cl2 = = 2 FeCl 32 FeCl 3+Fe = = 3 FeCl 2 Cu+2 FeCl 3 = = cuc L2+2 FeCl 2

氯與金屬鐵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

鐵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Fe+H2O(g)=Fe3O4+H2。

氫氧化鐵的制備:FeCl _ 3+3 NaOH = = Fe (OH) _ 3 ↓+3 NaCl加熱分解;2 Fe (OH) _ 3 = = Fe2O3+3H2O。

4Fe(OH)2+2H2O+O2==4Fe(OH)3現象:在室溫下,灰白色沈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棕色。

氧化鐵:紅棕色固體

合金:具有金屬特性的金屬材料是通過加熱和熔化壹些金屬或金屬中的非金屬制成的。鋼是應用最廣泛的合金。按成分可分為:碳鋼和合金鋼)

與純金屬相比,合金具有熔點低、硬度高的優點。

11.矽:具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高,脆性大,常溫下化學性質惰性。矽在自然界中以二氧化矽和矽酸鹽的形式存在。晶體矽是壹種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用於制造太陽能電池、矽集成電路、晶體管、矽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光纖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

二氧化矽是不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化學性質不活潑,耐高溫,耐腐蝕。

(1)不與水和酸反應(HF除外)。SiO 2+4hf = = SiF4 =+2H2O HF酸不是裝在玻璃瓶子裏,而是裝在塑料瓶裏。

② SiO _ 2+Cao = = casio _ 3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3) SiO 2+2 NaOH與堿反應= = Na2SiO3+H2O橡膠塞用於實驗室裝NaOH的試劑瓶。

矽酸鹽:矽酸鈉na 2 SiO 3(NaO SiO 2 2 2)(用途:粘合劑、耐火材料)

高嶺石Al _ 2(Si _ 2O _ 5)(OH)_ 4(Al _ 2O _ 3.2 SiO _ 2.2 H2O)

粘土和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純堿、石灰石和應時。主要反應為na2co 3+SiO 2·2na 2 SiO 3+CO2↑CaCO3+SiO 2·casio 3+CO2↑。人工分子篩是壹種具有均勻微孔結構的矽鋁酸鹽,主要用作吸附劑和催化劑。

12.氯的實驗室制備:

反應原理:MnO2+4HCl(濃縮)= = MNC L2+Cl2 ↑+ 2h2o;發生器:圓底燒瓶、分液漏鬥等。

除雜:HCl氣體被飽和鹽溶液吸收;用濃H2SO4吸收水分;收集:采用向上排風的方式收集;

濃鹽酸

檢驗:將濕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尾氣處理: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

二氧化錳

幹布條

濕布條

氫氧化鈉溶液

濃硫酸

收集

飽和鹽溶液

第四部分:普通高中高壹化學精選教案設計壹、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兩種有機化合物常見於乙醇人教版2必修課第三章第三節“有機化合物”。學好這壹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烴類衍生物研究中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確認結構決定性質的普遍規律,既鞏固了烷烴、烯烴、炔烴和芳烴的性質,又為後面學習酚類、醛類、羧酸類、酯類和糖類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學會使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掌握乙醇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②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代表,所以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2)重點難點的突破,可以設計兩個突破點:

①乙醇結構的特點可以通過問題探究、化學計算、分子模型等方法推導出來,通過計算機顯示確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上課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掌握乙醇結構的同時,學習到邏輯推理的嚴密性;

②通過實驗探索和計算機多媒體動畫演示,了解和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壹基本原則,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學習法創造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在意境中積極探索科學的奧秘。

2.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的演示,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3.計算機輔助教學法: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微觀現象宏觀,瞬時變化固定,幫助學生掌握乙醇化學反應的本質。

4.歸納:通過學生的歸納和邏輯推導,最終確定乙醇的分子結構。

第三,教具

1表示實驗:

①乙醇與鈉的反應可以作為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對比實驗,所用金屬鈉的大小盡量相同,表面積相差不大。

(2)乙醇氧化,銅絲壹端盤繞成螺旋狀,以增加催化劑表面積,加快反應速度。

2.現代教學方法:乙醇的主要化學性質可以用以下兩個方程表示:

(1)2Na+2ch 3 ch 2 oh→2ch 3 ch 2 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兩個反應的過程可以用電腦動畫模擬,讓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每個反應的本質和斷鍵的部位,使微觀反應宏觀化。

第五章:普通高中高壹化學教案選擇性設計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了解氮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氮氣的用途。

流程和方法:

學會從原子的結構特征去思考和分析原子相應的結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具有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重點和難點

重點:氮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

難點:氮的化學性質。

教學過程設計

跟大家講:這節課是學習氮的知識。我們知道遊離氮主要存在於空氣中,那麽氮氣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怎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結構。

老師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氮原子的原子結構圖。)

老師:我們看到氮原子最外層有五個電子,那麽壹個氮分子中兩個氮原子最外層如果達到穩定的8電子結構,就需要用到幾對電子。

學生:三雙。

老師:對,接下來我們看它的電子結構和結構式。

那麽氮氣的物理性質是什麽呢?

學生:純氮是壹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於水,密度略小於空氣。老師:我們知道氮的物理性質,那麽它的化學性質是什麽呢?

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氮和氫、氮和氧、氮和鎂的化學方程式。

人們常說雷暴會產生莊稼,那麽妳知道什麽來解釋這種現象呢?

(學生思考壹會)發言:我們知道空氣中的氮氣在雷電即放電條件下生成壹氧化氮,壹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然後被植物吸收。這就是雷雨產生莊稼的原因。

講:前面說過,只要空氣中存在遊離氮,我們就可以用液化空氣制氮。我們看到這是壹張氮氣液化的照片。那麽氮氣的用途是什麽呢?

跟大家講:氮氣相對穩定,可以用作保護氣體。氮氫反應可用於工業合成氨、硝酸生產和氮肥生產。在科技領域,氮為超導體提供了低溫環境。液態氣化吸熱,液氮都可以做制冷劑。我們也談到了氮可以用來在雷暴中輸送農作物。

End:好了,今天就到這裏。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