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小學數學知識點(全部)

小學數學知識點(全部)

小學數學復習考試知識點總結

壹、小學生數學規律知識的分類

(壹)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位。

1,同位數對齊;

2、從單位出發;

3.當位數達到10時,在十位數中輸入1。

(2)用筆做兩位數減法,要記住三件事。

1,同位數對齊;

2.從壹個地方減少;

3.如果位數不夠,則從位數中減去1,在減去之前將位數加上10。

③混合運算計算規則

1,在沒有括號的公式中,只需加減或只需乘除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公式中,如果有乘除法和加減法,應先計算乘除法再計算加減法;

3.如果公式中有括號,妳應該先數括號。

四位數閱讀法

1,從高位置開始按順序讀取,千在上,百在上,以此類推;

2.中間有壹個零或兩個零,讀起來只有壹個“零”;

3.無論有多少個零,都不要讀最後壹位數字。

五、四位數書寫

1,從高位置開始按順序寫;

2.在千上寫幾個字,在百上寫幾個字,以此類推。在任何壹張紙的中間或末尾寫上“0”。

(6)四位數減法還應註意三項。

1,同位數對齊;

2.從壹個地方減少;

3.哪個數字不夠減?從前壹個位置縮回1,在標準位置上加上10,然後減去。

(7)壹位數乘多位數乘法定律

1,從單位開始,將多位數中的每壹位依次乘以壹位;

2.誰得分最高,誰就能晉級幾次。

(8)除數是個位數的除法法則。

1.每次從被除數的高位數開始,將被除數的第壹位除以除數。如果它小於除數,請嘗試再次除以前兩位數。

2.把商寫在除數被除的地方;

3.對於每個商,余數必須小於除數。

(9)壹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首先將兩位數上的數字乘以另壹個因子,數字的最後壹位與兩位數對齊;

2.將十位兩位數上的數字乘以另壹個因子,得到該數字的最後壹位與十位兩位數對齊;

3.然後把兩次相乘的數字加起來。

(10)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開始,嘗試用被除數的前兩位數除以除數。如果它小於除數,

2.寫下除股息以外的任何壹項的商;

3.對於每個商,余數必須小於除數。

(十壹)萬方系列閱讀規則

1,先讀壹萬級,再讀壹級;

2、10000級的數字要按照10級的讀法讀,然後在後面加壹個“10000”字;

3.不要讀每壹級的最後壹位數字,不管有多少個零。其他數字有壹個零或幾個連續的零只讀壹個“零”。

(12)多位數的讀取規則

1,從高位開始,壹級壹級往下讀;

2.讀壹億或壹萬年級時,要按照壹個系列的讀法讀,然後在後面加上“壹億”或“壹萬”兩個字;

3.不要讀每壹級末尾的零,而其他數字都有壹個零,或者幾個連續的零只讀壹個零。

(十三)十進制大小的比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大,整數部分大的數也壹樣,小數位數大的數也大,小數位數大的數也壹樣,小數位數大的數也大,以此類推。

(14)十進制加減計算規則

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將小數點對齊(即同壹位數上的數字對齊),然後根據整數加減法進行計算,最後將獲得的數字中的小數點位置在水平線上對齊並指向小數點。

(十五)十進制乘法的計算規則

要計算分數乘法,首先根據乘法定律計算乘積,然後查看因數中的小數位數,從乘積的右邊開始計算小數位數並指向小數點。

(16)除數是整數除法定律。

除法器是整數的分數除法。根據整數除法法則進行除法。商的小數點應該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被除數末尾還有余數,則在余數後加0並繼續除法。

(17)除數為小數的除法算法。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首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其成為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右移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右移幾位(位數不足以補足被除數末尾的0),然後按照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計算。

(十八)解決應用問題的步驟

1,找出問題的含義,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麽,再算什麽,最後算什麽;

2.確定如何計算每壹步,列出公式並計算數字;

3.測試並寫出答案。

(十九)用列方程解決應用題的壹般步驟

1,找出問題的意思,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2.在應用題中找出量與量之間的相等關系並制作方程;

3.解方程;

4.測試並寫出答案。

(20)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加減法

用分母加減分數,分母不變,只加減分子。

(二十壹)同分母同分數的加減規則。

用分數加減,先把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加減,然後把得到的數組合起來。

(二十二)不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先除法,再按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加減規律計算。

(二十三)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規則

將壹個分數乘以壹個整數,將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的乘積作為分子,分母不變。

(二十四)分數乘以分值的計算規則。

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相乘的乘積為分子,分母相乘的乘積為分母。

(二十五)壹個數除以壹個分數的計算規則

壹個數除以壹個分數等於該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26)將小數轉換成百分數和將百分數轉換成小數的方法。

要將小數轉換為百分比,只需將小數點向右移動兩個位置,並在後面添加數百個分號;

將百分比轉換為小數,刪除百分號,並將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27)將分數轉換成百分數和將百分數轉換成成分數的方法。

要把分數變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變成小數(三位小數除外),再把小數變成百分數;

將百分比轉換成小數。首先,將百分比改寫成母字母為100的分數,並給出壹個可以簡化為最簡單分數的報價。

二、小學數學口頭定義的分類

1.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壹個圖形所有邊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面積有多大?

物體表面的大小或被它包圍的平面圖形稱為它們的面積。

3、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加法:

壹個加數=和-另壹個加數。

4、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負=負-差負=負+差

5、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壹個因子=產品÷另壹個因子

6、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劃分:

除法器=除法器,商被除數=商×除數

7.角

(1)什麽是角度?

從壹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稱為角。

(2)什麽是角的頂點?

壹個角的端點叫做頂點。

(3)什麽是角的邊緣?

形成壹個角的射線稱為角的邊。

(4)什麽是直角?

90度的角是直角。

(5)什麽是直角?

角的兩邊在壹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直角。

(6)什麽是銳角?

小於90°的角是銳角。

(7)什麽是鈍角?

大於90°小於180°的角是鈍角。

(8)什麽是圓角?

壹條光線繞其端點旋轉壹個周所成角,稱為圓角,圓角等於360度。

8.(1)什麽是垂直?什麽是垂直線?什麽是下垂足?

當兩條直線以直角相交時,它們相互垂直,其中壹條稱為另壹條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稱為垂足。

(2)壹個點到壹條直線的距離是多少?

從線外的壹點畫壹條垂直線,該點到垂足的距離稱為該點到該線的距離。

9.三角形

(1)什麽是三角形?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稱為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邊?

形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邊。

(3)三角形的頂點是什麽?

每兩條線段的交點稱為三角形的頂點。

(4)什麽是銳角三角形?

有三個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⑤什麽是直角三角形?

有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6)什麽是鈍三角形?

有壹個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7)什麽是等腰三角形?

有兩條等邊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8)什麽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在等腰三角形中,兩條相等的邊稱為等腰三角形的腰。

(9)等腰三角形的頂點是什麽?

兩個腰的交點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頂點。

(10)等腰三角形的底邊是什麽?

在等腰三角形中,與其他兩條邊不相等的邊稱為等腰三角形的底邊。

(1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

底邊上的兩個相等的角稱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麽是等邊三角形?

有三條等邊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三角形的高度是多少?三角形的底邊是什麽?

從三角形的頂點到它的對邊畫壹條垂直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高,頂點的對邊稱為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多少(14)?

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180。

10,四邊形

(1)什麽是四邊形?

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稱為四邊形。

(2)什麽是等邊?

兩組對邊平行的平行四邊形稱為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的高度是多少?

從平行四邊形壹邊的壹點到另壹邊畫壹條垂直線。該點與垂直足之間的線段稱為四邊形的高度。

(4)什麽是梯形?

只有壹組平行邊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5)梯形的底是什麽?

梯形中壹組相互相等的邊稱為梯形的底部(通常較短的底部稱為上底部,較長的底部稱為下底部)。

(6)什麽是梯形腰?

在梯形中,壹組不相等的對邊稱為梯形的腰。

(7)梯形的高度是多少?

從上底部的壹點到下底部畫壹條垂直線。這個點和垂直腳之間的線段稱為梯形的高度。

(8)什麽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稱為等腰梯形。

11.什麽是自然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用來表示對象數量的都是自然數(自然數都是整數)。

12,什麽是四舍五入?

當找到壹個數字的近似值時,請查看省略尾數的最高位數。如果尾數為4或小於4,則尾數被丟棄。如果它是5或大於5,則在刪除尾數後,將1加到它的前壹位。這種尋找近似值的方法稱為舍入。

13,加法和運算法則的含義

(1)什麽是加法?

將兩個數合並成壹個數的運算稱為加法。

②什麽是加數?

兩個數相加稱為加數。

(3)什麽是和諧?

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做和。

(4)什麽是加法交換律?

當兩個數相加並且交換加數的位置時,它們的和保持不變。這被稱為加法交換律。

什麽是減法?

給定兩個數和其中壹個加數,求另壹個加數的運算稱為減法。

15,被減數是多少?什麽是減法?什麽是差異?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稱為被減數,減去的已知數稱為減法,得到的未知數稱為差。

16,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總和=加數+加數=和-另壹個加數

17,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差值=被減數-被減數=被減數-差值=被減數+差值

18乘法

(1)什麽是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之和的簡單運算叫做乘法。

(2)什麽是因子?

兩個數相乘稱為因數。

(3)何為產品?

乘以系數得到的數叫做積。

(4)什麽是乘法交換律?

當兩個因子相乘時,因子的位置互換,它們的乘積不變。這被稱為乘法交換律。

(5)乘法聯想法則是什麽?

三個數相乘時,先乘前兩個數再乘第三個數,或先乘後乘後兩個數再乘第壹個數,其乘積不變。這被稱為乘法聯想定律。

19分部

(1)什麽是除法?

給定兩個因子和其中壹個因子的乘積,求另壹個因子的運算稱為除法。

(2)什麽是股利?

在除法中,已知的乘積稱為被除數。

(3)什麽是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因數稱為除數。

(4)什麽是商業?

在除法中,未知因子稱為商。

20、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乘積=因子×因子壹個因子=乘積÷另壹個因子

21和(1)的除法之間的關系;

商=被除數/除數=被除數/商

(2)除法各部分與余數之間的關系: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22.什麽是姓名號碼?

通常,實測數與單位名稱之和稱為名義數。

23.什麽是單號?

只有壹個單位名稱的號碼稱為單壹號碼。

24.什麽是合數?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數稱為合數。

25.什麽是小數?

模仿整數的書寫方法,寫在整數數字的右邊,用點分隔,用來表示十分、百分和千分的數字稱為小數。

26.小數的基本性質是什麽?

在小數末尾添加或刪除零保持小數的大小不變,這被稱為小數的基本性質。

27.什麽是有限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被稱為有限小數。

28.什麽是無限小數?

具有無限位數的小數稱為無限小數。

29.什麽是圓形節日?

循環小數的各部分輪流重復出現的數稱為該數的循環部分。

30.什麽是純循環小數?

從第壹位小數開始的循環部分稱為純循環小數。

31,什麽是混合循環小數?

不是以第壹個小數部分開始的循環段稱為混合循環小數。

32.四大操作是什麽?

我們把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稱為四則運算。

33.什麽是方程式?

含有未知數的方程稱為方程。

34.什麽是解方程?

解方程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5.什麽是倍數?什麽是除數?

如果A能被B整除,則A是B的倍數,B稱為A的除數(或A的因子)。

36.什麽樣的數能被2整除?

單位為0、2、4、6和8的數字可以被2整除。

37.什麽是偶數?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

38.什麽是奇數?

不能被2整除的數稱為奇數。

39.什麽樣的數能被5整除?

單位為0或5的數可以被5整除。

40.什麽樣的數能被3整除?

壹個數的位數之和可以被3整除,這個數也可以被3整除。

41,什麽是素數(或質數)?

如果壹個數只有1和它的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素數。

42.什麽是合數?

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壹個數還有其他約數。這樣的數稱為合數。

43.什麽是質因數?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素數的乘積。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壹個因子,稱為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44.什麽是因式分解質因數?

將壹個合數乘以壹個質因數來表示它叫做質因數分解。

45.什麽是公約數?最大公約數是多少?

幾個數的公約數稱為公約數。最大的壹個叫做最大公約數。

46.什麽是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稱為素數。

47.什麽是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幾個數的公倍數叫做這些數的公倍數。最小的壹個被稱為這些數的最小公倍數。

48.得分

(1)什麽是分數?

將單位1平均分成幾部分,代表這壹部分或幾部分的數字稱為分數。

(2)什麽是分數線?

分數中間的水平線稱為分數線。

(3)分母是什麽?

分數線以下的部分稱為分母。

(4)什麽是分子?

分數線以上的部分稱為分子。

(5)什麽是小數單位?

將單位“1”分成幾部分,表示其中壹部分稱為分數單位。

49.如何比較分數?

(1)對於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較大的分數較大。

(2)對於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較小的分子較大。

(3)什麽是真實分數?

分子小於分母的分數稱為真分數。

(4)什麽是虛假分數?

分子大於分母或分子等於分母的分數稱為假分數。

⑤什麽是分數?

由整分數和真分數組成的數通常稱為分數。

(6)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麽?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保持不變,這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什麽是近似分數?

將壹個分數轉換成與其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較小的數,稱為除數。

什麽是最簡單的分數?

分子和分母都是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0,比

(1)什麽是比較?

兩個數的除法也叫做兩個數的比值。

②什麽是前段?

比較符號前的數字稱為比較的前壹項。

(3)後壹個比較術語是什麽?

比較符號後的數字稱為比較的後壹項。

⑷比例是多少?

前壹項除以後壹項得到的商比率。

(5)比率的基本性質是什麽?

比率的第壹項和第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率保持不變,這稱為比率的基本性質。

51、長方體和正方體

(1)什麽是邊?

兩個面相交的邊稱為邊。

(2)什麽是頂點?

三條邊相交的點稱為頂點。

(3)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在壹個頂點相交的三條邊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④什麽是正方體?

長寬高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

(5)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稱為長方體的表面積。

(6)物體體積是多少?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稱為其體積。

52.圓

(1)什麽是圓心?

圓心的點叫做圓心。

(2)半徑是多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壹點的線段稱為半徑。

(3)直徑是多少?

兩端都在圓上通過圓心的線段稱為直徑。

④什麽是圓的周長?

圍繞壹個圓的曲線叫做圓周。

(5)什麽是圓周率?

我們稱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為圓周率。

(6)圓的面積是多少?

被圓包圍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什麽是部門?

由壹個圓弧和通過圓弧兩端的兩條半徑圍成的圖形稱為扇形。

(8)什麽是弧?

圓上兩點之間的部分稱為弧。

(9)什麽是圓心角?

圓心上頂點的角度稱為圓心角。

(10)什麽是對稱圖形?

如果壹個圖沿直線對折,兩邊的圖可以完全重疊,這樣的圖是對稱圖。

53.什麽是百分比?

表示壹個數字是另壹個數字的百分比的數字稱為百分比,百分比也稱為百分數或百分比。

54,比例

(1)什麽是比例?

兩個比值相等的表達式叫做比例。

(2)什麽是比例項?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稱為比例項。

什麽是不成比例項?

兩端的兩項稱為不成比例項。

(4)什麽是比例項?

中間兩項稱為比例內部項。

(5)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麽?

按比例,兩個外部項的乘積等於兩個內部項的乘積。

(6)什麽是解比?

求比例時的未知數叫做溶液比。

(7)什麽是正比例關系?

兩個相關的量,壹個變化,另壹個變化。如果這兩個量中對應的兩個數之比(即商)是壹定的,則這兩個量稱為比例量,它們之間的關系稱為比例關系。

(8)什麽是反比關系?

兩個相關的量,壹個變化,另壹個變化。如果這兩個量對應的乘積是壹定的,這兩個量稱為反比例量,它們的關系是成反比的。

55,氣缸

(1)什麽是圓柱形底面?

圓柱體的上下表面稱為圓柱體的底面。

(2)什麽是圓柱體的側面?

圓柱體的曲面稱為圓柱體的側面。

(3)圓柱體的高度是多少?

圓柱體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稱為圓柱體的高度。

三、小學數學數量的計算單位和進步率的分類

1,長度測量和前進速度的單位:公裏(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1公裏= 1公裏1公裏= 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積測量和推進率的單位:平方公裏、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1平方公裏=100公頃1平方公裏=100萬平方米

1公頃=1萬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體積測量單位和速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和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4.質量單位和輸入速率:噸、公斤、千克和克。

1t = 1000kg 1kg = 1kg 1kg = 1000mg。

5.時間單位和前進速度:世紀、年、月、日、小時、分鐘和秒。

1世紀=100 1年=12 1天=24小時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

(31天的月份是1、3、5、7、8、10、65438+二月。

30天的月份是四月、六月、九月、165438+十月。

正常年份的2月28日和閏年的2月29日)

四、常用計算公式表

1,矩形面積=長×寬,計算公式為S=ab。

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計算公式為S=a×a=a2。

3.矩形的周長=(長+寬)×2,計算公式C =(a+b)×2。

4.正方形周長=邊長×4,計算公式為C=4a。

5.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計算公式為S=ah。

6.三角形面積=底×高÷2,計算公式為S=a×h÷2。

7.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度÷2,計算公式為S =(a+b)×h÷2。

8.長方體體積=長×寬×高,計算公式為V=abh。

9.圓的面積=π×半徑的平方,計算公式為V=πr2。

10,立方體體積=邊長×邊長×邊長,計算公式為V=a3。

11、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寫成底面積×高,計算公式為V=sh。

12,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度,計算公式為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