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三個創作原則
1.線條堅定而泥濘——激情來自對線條的熟練。線條是力與勢的結合體,所以用筆要沈著痛快、穩健輕快,強調筆勢(即走勢),排版時根據字體大小,線條呈斜交和整體垂直的走勢。
2.結奇怪而穩定-註意重心。側面、擒縱機構、密度和高度。
3.構圖壹致——竹節式的結數有差距(幾個字);穿透焊珠類型(中心線);蛇形(左右擺動);薄陰影類型(稀疏和明亮)。
二、七大布局要點
1.壹個字不能用。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承上啟下,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把書眼放在中央,但可以大壹些,字和周圍的空氣相連。
3.總的來說,展品的筆墨很濃。掛在家裏適合打薄。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也不能太多見。
5.作品的整體布局放在頂部比放在底部更重要。
6.作品的評價主要看整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和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似續,脈象壹致。這個布局也很精彩。
三、十個書寫鍵
1.八條戰線。在八條戰線的幫助下,墨色自然地出現了暗與亮、濕與幹、幹與濕、濃與淡、淡與濃,並發生了千萬次的變化,使作品充滿了節奏。
2.剛柔並濟。剛力——鐵招銀鉤(粗):柔力——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需要蘸壹次墨才能寫出壹個字甚至壹個數字;用草書筆畫3-5個字。在每壹筆結束時,應該恢復刷毛,並提高紙張。
4.豁然開朗。留白的空間有寬有窄,寬闊的空間給人壹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藝術是壹個從制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兩面都用。中鋒基礎紮實,邊鋒有變化。中心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美學的核心;側翼是情感的體現,是書法與精神溝通的手段。
6.仔細想想。創作前要反復思考,做到“有備無患”。
7.壹次完成。書法是感情的表達,而不是技巧的表達。在良好的身體和心情狀態下寫作。隨便寫,壹氣呵成。
8.拼布。正常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重要。避免單詞的並列和交錯。節數之間有間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人物要交錯,突出中間書眼。
9.筆筆皆情墨。書法是無聲的音樂和無形的舞蹈。在變化中尋求呼應,使整體和諧,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和視覺沖擊力。用好我的窮筆,慢用,靜動,寫墨趣。
10.註意氣體滲透。書法的精神是指筆畫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走向。
四、十二筆細節
1.草書無橫畫。有橫線的草書要盡量短,要有垂直感。可以用虛線和細線代替。
2、避免因快速造成的平拖、幹筆和粗細不變的現象,並將其到處留下。
3.墨色蒼白,沒有神。從濃墨重新開始,濃墨字的筆畫要講清楚。
4.避免用詞中的“眼睛”,防止“眼睛”太多。
5.中線是作品的重點。壹部作品中,應該有幾個突出的、精彩的、有個性的詞。這也叫“書眼”。
6.長行字符非常重要,因此在收集筆時要小心。壹般來說,幹筆用於筆畫的結尾。
7.筆墨較重的字面積不宜相等,輕重字之間應有過渡,以免高低不平。
8.細筆要堅韌,粗筆要結實。要有鐵銀槽粗筆,流水細筆。
9.墨跡幹時稍慢,濕時稍快,粗時稍慢,細時稍快。草書有楷書的意思,楷書也要寫。
10.交筆時,開頭和結尾都要清楚,每壹筆都要解釋清楚。
11.註意提按:平而不平,直而不直,直中有曲,直中有曲。要“用筆壓下去”。
12.中鋒和邊鋒是結合在壹起的,有八條戰線,中鋒的細節和邊鋒的厚度。
五或四個簽名要點
碑文是文字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不容小覷。關鍵點:
1.簽名的大小不到正文的壹半。這兩條線應該是右高左低。不要換筆。
2.簽名中不能留太多空格,註意輕重比例。
3.壓印作品用玻璃和書籍填充。
4.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印章。
妳應該知道這些常見的書法失敗形式。
1.Tau。像牛頭壹樣。主要原因是書寫墨水過多,導致墨水上升過多。或者筆尖太重,按壓力太大,鋒太快,鋒病重。因此,在書寫時,筆不可著墨過多,按字大小用力適當。
2.老鼠尾巴。它經常出現在草圖中,就像老鼠的尾巴壹樣,看起來很醜。主要原因是用筆無力,在紙上輕佻,漸行漸遠。畫筆在運行時,沒有按壓,不畫也不允許畫。書寫時筆觸要沈著,下壓要均勻,筆尖要上送,由粗到細的過渡要緩慢自然,中心用筆。
3.掃帚。畫筆時散鋒太多,無後鋒,散鋒似掃帚,故名。如果它穿過藏鋒,則筆鋒被送到終點,並提起筆鋒以收集筆。當掃帚的形狀無法改變時,建議更換毛筆。
4.竹節。點畫就像壹個竹節。這是由於對點畫的形狀和質量認識模糊以及用筆不當造成的。通過觀察可以看出,用筆的反方向不夠正確,轉筆休息時筆尖僵硬,中間操作過於向上,但提筆時應下壓,使點畫失態和盲目。“竹節”在大多數楷書中是病筆,但在壹些魏碑書法帖中卻有應用。
5.蜂腰。這種病筆出現在勾、豎畫、橫畫等筆畫中。兩頭圓而粗,中間軟,像蜂腰。這種病筆的發生往往是用筆時用力過猛,不註意中心,導致中間和兩端不平衡。因此,在書寫時,必須平穩地提起和按壓,平衡力量,自然地出來。
6.起重機膝蓋。丹頂鶴的腳又長又細,而它的膝蓋又圓又厚,這很有特點。人們把點畫線條細密柔和,在起筆處轉圈突出的病筆稱為“鶴膝”。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求起筆或收筆、轉筆或過鉤時慣性不能太大,轉筆和下壓的力度不能太大,站立或停筆時筆尖動作不能太大。保持原帖上的態度,壹看到就拍。
7.釘頭。釘頭不同於牛頭。它就像壹顆頭大身小的釘子。壹般來說,原力不受控制,隨意而來。這種情況應該盡可能避免。
8.折疊木材。指收筆處的筆畫,仍然像斷木壹樣,凹凸不平,盲目,完全違反點畫和收筆的法度和要求。使用筆時,它不會被視為後邊緣,而只是輕輕提起並掃過。因此,寫作時應屏住呼吸,沈著冷靜,發筆。當妳回到前線時,妳必須回到前線,妳不能偷工減料。
9.柴火。它看起來像蜜蜂的腰,但它不是“蜜蜂的腰病”,而是“柴火熊”或“扁擔”。兩頭粗中間細,區別是整個筆畫有較大的彎曲勢,這種病筆多表現為橫畫。因此,我們應該反向進入折疊前,向右跑,主要是水平方向,不要重重地向下壓。當根據結構的需要稍微彎曲時,我們應該量力而行,但不能太過分,並註意法度。
10.鋸齒。鋸齒筆壹般是斜面使用不當造成的,多為撇筆。如果不註意,其他點畫也可能有“鋸齒病”。它的主要特點是壹邊光滑壹邊有齒,也有兩邊有鋸齒的病筆。為了克服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強調中心使用筆。
11.鋒利的邊緣。落筆太露骨,導致尖角尖爪的點彩,失去了點彩醇厚微妙的特點。記住“反向進入和反向退出”的原則,方圓可以兩者兼得,但不能有“銳緣病”。
12.頭發。此病好發於各種繩結。他的點畫太細長,像頭發壹樣柔軟,他的筆只提不按,缺乏力量和變化。
13.垂直尾翼。最後,筆畫要向上提,充滿精神、形象和姿態。如果筆力下降而滑出,就會引起“垂尾”癥。腳踩是楷書中非常重要的壹個主要筆畫。站在筆中踢出毛筆時,扭壓的動作不宜過大。在壓提前部的過程中,上側要保持平直,下側要與前部相包,劃力要到位,以保持墊腳的優美造型。
14.聳肩。與鶴膝不同的是,聳肩以方折為主,雖有楷書的“折味”,但過於清高矯飾,與下面的豎畫差別太大,無法自然過渡。與左邊的橫畫不成比例,無法達到協調壹致。因此,我們應該在寫作時註意它,並采取預防措施。
15.轉折超然,筆斷,互不關聯。它既是“脫肩”又是“塌肩”,與“聳肩病”正好相反。肩錯位毛筆狀字外觀的嚴重扭曲是由於缺少讀帖和臨帖造成的。我不知道結的形狀和質量,所以我必須仔細閱讀帖子,知道如何鋪設白色,並掌握架子組合的技巧以避免這樣的病筆。
16.柳樹。其筆畫似柳葉,俗稱“柳葉病”。壹般來說,這在楷書中是不允許的。顏真卿《精進碑》帖中,有的長筆畫兩尖中間粗,但過渡自然,對比不大,具有筆畫長、形象美的特點。他們之間有根本的區別。點畫變得像柳樹壹樣,這也變得病態。所以妳在學習的時候要入帖,創作帖的時候點畫要更加蒼勁優美,造型優美,質量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