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是指殷周時期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當時的青銅材質被稱為金,因此也被稱為金文。商朝發展階段處於起步階段,西周屬於金文發展階段,東周屬於金文鼎盛時期,秦漢統壹天下後不再使用金文。
青銅器銘文,又稱鐘鼎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法名稱,鑄於殷商和周朝的青銅器上。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同義詞。中國在夏朝進入青銅時代,銅冶煉和青銅器制造技術非常發達。因為周朝也叫銅金,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青銅銘文或吉祥銘文。
金文簡介:
西周開國之初,周公行禮樂,奠定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基調。這壹制度之所以為後世所稱道,是因為它是以道德為核心而建立的,並由此確立了道德在治國理念中的主導地位,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旦開始制造青銅器,用銘文將倫理內容寫在青銅器上,並積極推廣高雅音樂。在的努力下,周的禮樂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禮樂制度中青銅器作為禮器的流行,促進了青銅器銘文的迅速成熟。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仍然保留了殷商晚期的圖案化和工藝化傾向,典型的胖筆畫仍然廣泛存在。結構松散,人物不固定,審美風格尚未形成獨特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