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重視聽課。學生上課認真聽講成為獲取新知識的關鍵。所以要求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認真聽老師對課文的分析和講解。聽課時,強調學生要註意預習中漏掉了什麽,誤解了什麽,困惑了什麽,老師強調了什麽,課堂上補充了什麽...都要及時記錄在筆記本上(或者在書頁的字裏行間做記號)。不僅要寫下來,還要思考,反思。如果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和老師不壹樣,可以找出依據和同學老師討論。這樣既能加深對課文(某個知識點)的理解,又能促進教與學的交流。這樣,壹節文學課講完,書上就會布滿各種筆記和記號。這種記筆記的方式不僅不影響當時的課堂聽講,也方便以後復習。此外,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通過音頻、視頻、多功能展臺等手段,將抽象、深奧的知識生動、形象、具體地再現在學生的眼前和腦海中,加快自學速度,加深自學難度,激發學生自學興趣,提高課堂自學質量。
第三,加強課外閱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階段性閱讀計劃(壹周、壹個月、壹學期或壹學年),循序漸進,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長期堅持。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閱讀方法很多,但因人而異,要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常見的閱讀方法有:a:瀏覽。瀏覽報刊是壹種便捷的閱讀方式,適用於知識面高、信息量大的壹般報刊。b:三步閱讀法。即同壹篇文章連續讀三遍,每次都有壹個重點,讀三遍就完全理解了。比如茅盾的“鳥瞰——掌握——吸收”的方法,葉聖陶的“理解——批評——接受”的方法,都是很好的經驗。c:提取法。對於經典作品,因為博大精深,壹時難以理解,我就先摘抄下來,留待以後欣賞和琢磨。d:讀寫結合。讀書是最重要的。寫讀書筆記,或者學習、評價、模仿、創新,都是促進學生內化、吸收閱讀對象的有效途徑。在課外閱讀的同時,學生必須開始工作。寫作可以鞏固閱讀的成果,欣賞自身的進步,更有利於課外閱讀的發展和加強。
第四,獨立完成作業。獨立做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頭腦中的獨立思考,有意識地、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將所學知識具體化,進壹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