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和社會應該永遠有壹個核心價值觀。我們當前社會的哲學主流流派,其實是兩個流派相互作用的結果,壹個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國學,壹個是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兩種哲學流派的融合創造了我們現在的社會。
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學馬列主義太早了,至少要到高中才會什麽都懂。所以鼓勵他們學壹些國學。提前了解這個社會。
當然,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將來要掙錢過日子,或者壹輩子給別人打工,沒有非富即貴的生活,那麽學這些東西可能用處不大——只有到了社會的中上層,才能顯示出無所不在的影響力——如果孩子將來沒有那種生活,就不用學了——其實古代國學提倡精英教育,1%的人學的是政治歷史和哲學。
在現代教育中,學校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完成義務教育,學習壹些國學。事實上,每個孩子都被認為是未來的精英。就像有的孩子不接受義務教育,初中甚至小學輟學,也沒什麽,照樣能活下來;同樣的道理,不學國學的孩子什麽都沒有,也壹樣可以在這個社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