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王獻之的書法有什麽特點?

王獻之的書法有什麽特點?

紫晶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東晉書法家,繼承家法並有所創新,與父親並稱“二王”。

當王獻之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很聰明,表現得像個大人。他傲慢而大膽。有壹次,他和兄弟、王去拜訪謝安。兄弟二人與謝安見面時,大多聊些庸俗家常的事。除了見面打招呼之外,王獻之沒有插話。他們離開後,在場的客人問謝安,王氏兄弟中誰最好?謝安說,越年輕越好。當客人問為什麽時,謝安說:“聰明的人是安靜的,因為他說話少,所以他知道他很好。”

王獻之曾經和王徽之合住壹個房間。壹天晚上,房間裏發生了火災。王徽之甚至沒有穿鞋,所以他匆匆逃走了。王獻之看起來很平靜,不慌不忙地叫了壹個仆人來幫他。

謝安非常賞識王獻之,聘請他為長史,並封他為“魏將軍”。謝安曾問王獻之:“妳的書法和妳父親相比如何?”王獻之回答說:“這不壹樣。”謝安說:“外面不是這樣的。”王獻之回答說:“別人哪裏知道?”展現了他豪邁不羈的性格。

王獻之七八歲時就跟著父親學習書法。有壹次,王羲之從背後偷了他的毛筆,但沒有摘下來。他感慨地說:“這個孩子將來會有很大的名氣。”王羲之從他堅定的筆跡中知道他真的在專心寫作並致力於書籍,這對於壹個孩子來說是值得稱贊的。

雖然王獻之跟隨父親學習並繼承了家法,但他並不滿足於此,而是追根溯源,直接學習了鐘繇和張芝的書法,因為王羲之本人也從鐘繇和張芝的書法中汲取了營養。

正是因為王獻之能夠突破家法的限制,追根溯源,他才能繼承和發展王羲之的書法。這是王羲之的兒子擅長書法的原因之壹,而王獻之的書法是最高和最有影響力的。不僅如此,他還學習了秦篆的筆法,這是他的妙處。

王獻之的楷書字畫精致迷人,筆力遒勁,筆勢蒼涼而不俗氣。可以說,到了王獻之時期,楷書已經變得相對純粹。

王獻之的行書和草書是先師於我父親,後師於張芝。他不僅兼容兩個流派的長處,而且以自己的才華和見解,創造了壹個除行書和草書之外的整體。這種書寫方式既像草書壹樣簡單,又像草書壹樣曲折,今天稱為草書。東晉時,行書和草書普遍采用曹彰體,而王獻之新書體的創立在當時確實是壹個大膽的舉動,這讓許多人難以接受。例如,謝安非常欣賞王獻之,但討厭他的草書。然而,王獻之的變化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並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符合審美情趣,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因此影響力越來越大。

王獻之的書法深受其父王羲之的影響。後來,王獻之的藝術創作逐漸成熟,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從金末到梁朝的壹個半世紀裏,王獻之的影響力壹度超過其父。

王羲之的楷書融入了他壹生所見的秦漢篆書的不同筆法,所以看起來古而瘦。相比之下,王獻之的書法充滿了美感和優雅,相當世俗。

草書方面,王羲之雖稱此草,但字多獨立,並未完全擺脫曹彰的筆法;王獻之將現代草的連續氣勢與行書的流暢便捷相結合,創造了壹種相對便捷的行書,從而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最終完成了從曹彰到現代草的轉變。王獻之行雲流水的“壹筆書”直接開啟了唐代野草藝術的先河。

王獻之在楷書、現代草書和草書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壹點為後世所公認。因此,他與父親被稱為“二王”,他的書法被統稱為“王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