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南京明城墻是幾年到幾年建成的。持續了多少年?

南京明城墻是幾年到幾年建成的。持續了多少年?

南京明城墻始建於元朝至鄭錚二十六年(1366),完成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歷時28年。

我們用了1個科室,3個醫院,5個省,37個地州,162個縣,* * * 28萬農民工,約3.5億城磚,最終完成了四面城墻的格局。

現在俗稱的“南京城墻”壹般是指內城墻。內城墻東臨中山,西有石頭,南有秦淮,北有後湖,周長35.267公裏,保存完好的明城墻25公裏。它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城墻,是中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墻,也是南京現存最大的古建築。

總體布局

南京明城墻的修建被形容為“人盡其才,地盡其用,天造地設”,體現了“天人合壹”、“皇權天授”的思想。內城部由代表朝廷的紫微院、太尉院、天師院規劃。內外城墻對應天球赤道和黃道二十八夜,不是前朝和市井的簡單布局。

民間傳說南京城墻為“寶葫蘆”形,也有專家認為是“非方非圓不規則多角不等邊粽子形”和“宮扇形”。最新的觀點是,南京城墻是根據天上北鬥七星的星星匯聚而成的。

因為在解放門西端有壹座200多米的廢棄城墻,也就是多余城,所以被誤稱為臺城。因此,我國學術界普遍認為,內城的整體布局被改變了,也就是說內城北部是在城墻修建過程中,由於軍事或地理原因而進行的擴建。是把南京北部的山,尤其是長江防禦制高點獅子山,納入內城而做出的改變。

有些學者並不認同“內城北擴”的理論。楊國慶推測,以金川河為護城河的北城墻東移,改以玄武湖為護城河,形成了壹座多余的城池。他/她推測,如果以金川河作為護城河,內城的整體形狀仍然是南鬥星和北鬥七星的聚合。

擴展數據:

文物價值

南京明城墻在城墻結構、骨灰盒的創新、護城河水源的利用、水閘和橋梁的設計與建造等諸多方面都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這是中國在古代建造的紀念碑。

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和城墻建造技術的傑作,其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各方面都是國內外城墻無法比擬的,是中國繼長城之後的又壹偉大結構。

南京明城墻是中國城墻史上最大的磚城,也是世界上最長、最大、最真實的磚石城墻。其築城技術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巔峰,是東亞築城技術的典範。號稱“天下第壹”的南京明城墻,軍事防禦功能突出,也是明清時期中國千余座城墻模仿的對象。

南京明城墻是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以來,對南京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對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和城市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關鍵作用。

南京皇城和宮城形成的布局,在繼承中國傳統宮殿建築技術的基礎上,運用建築語言體現和強化了皇權思想,形成了明清時期的宮殿闕體系,對明代(鳳陽)和北京城的宮殿建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南京明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