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明朝的倭寇指的是誰,為什麽在當時成為日本人的代名詞?

明朝的倭寇指的是誰,為什麽在當時成為日本人的代名詞?

倭寇是中國古代對海上侵略者或劫掠者的專稱。如果我們使用壹個專業的定義,日本敵人指的是以日本為基地,活躍在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沿海的海上侵略者。曾經被歸類為海盜,但實際上劫掠的對象不是船只,而是陸地城市。那麽,為什麽中國古代的人們把這些入侵者稱為“敵人”?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麽?根據資料發現,“敵”字有很大的歷史。“衛”字加在“人”字旁邊。在古代,“魏”的意思是“身材柔和,身材較小”。和單個的“人”壹起,表示“個子矮的人”。古有“寇”與賊約定。這兩個字合在壹起,意味著這個家已經被打得支離破碎。可見,用“倭寇”來稱呼那些劫民的海外盜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從“倭寇”壹詞的定義來看,明朝的倭寇應該是指那些侵略中國沿海的人,主要是日本人自己,但也包括壹些反對明朝海禁政策或有其他目的的日本人,例如明朝著名的海賊頭目知望(知望)、徐海、毛烈、、(馬也)、鄧文君、林碧川、沈南山等。但在明朝,“倭寇”主要是指侵略中國沿海地區的日本人。

然而,日本海盜的出現與中日兩國的國情有關。元明時期,很多在日本相處不好的日本浪人,在巨大的經濟利益和豐厚的物質回報的誘惑下,開始在中國和朝鮮的沿海城鎮鋌而走險。元末明初,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於是他們給了日本浪人可乘之機。明朝建立後,實行海禁政策。日本開始對中國大陸的各種物資和貨幣有了更強烈的需求。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倭寇入侵明朝沿海地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後來,直到戚繼光、於等著名抗日將領經過多次遠征,才基本消滅了盤踞在兩廣、南澳的倭寇,最終消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敵”字總是伴隨著侵略掠奪的現象。它是古代中日不友好的代名詞,也成為那些幻想侵略中國的日本人的代名詞。所以可以肯定的說,明朝所說的敵人主要是指日本人。(文/談歷史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