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封建制度中封建的本義和西義

封建制度中封建的本義和西義

中國古稱“封建”,原指殷周時期的分封制,有各種措施延續後世封爵封臣。《皇朝文獻通考》已經做了壹個總結性的結論:壹個爵位就是壹個印章,分地修建。這壹觀點從秦代李斯與王紈孰優孰劣之爭、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明清王夫之關於封建利弊的論述中得到說明。

封建主義在西歐有壹個復雜的過程,其含義是指封建領主壟斷土地,禁止賣地,以人身依附關系並存的領主與封臣的契約關系。歐美的歷史學家把采邑和封臣概括為封建生產關系的前提,聲稱封建領主對土地和臣民的控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礎,人身依附是封建制度的特征。

中國的封建本義與封建主義不同,有同有異,有共性。所以日本近代啟蒙學者福澤諭吉和中國翻譯家嚴復都把中國的封建社會劃分為三代,以周朝為主。因此,中日學者都堅持中國封建制度的古代意義和西方意義之間的可公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