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關於竹子的詳細信息

關於竹子的詳細信息

禾本科、竹亞科、用途、特征、習性及種植方法如下:

全世界有竹子70多個屬,1000種,而中國有37個屬,占世界竹子屬數的50%以上,500多個種(含變種),約占世界竹子種類的42%。但日本竹種分布居世界第二位,僅有13屬230余種。可以看出,中國的竹種具有高度多樣性。據調查研究,許多竹種為中國特有,其中中國特有竹種有10 48種。即酸竹屬7種,蛇竹屬1種,巴山木屬1種,石竹屬11種,鐵竹屬2種。其中水竹屬1種,單瓣水竹屬1種,少瓣水竹屬14種,瓊竹屬3種。

中國竹子的多樣性及其利用

/news_show.php?recid=1813

最高的竹子

在Baylatry Nia植物園裏,有幾株高度在30-35米的竹子,那就是龍竹。在分類學上,它屬於禾本科龍竹屬。該屬植物有30多種,均為樹狀竹類,壹般高24-30米。當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經常塗上白色的蠟粉。地下莖(竹鞭)粗短,莖叢生,竹梢常下垂。節間呈深綠色或灰綠色,長約40厘米,直徑20-25厘米。下壹個小桶可以鋸成壹個小桶。巨大的竹竿可以用作建築材料和水管。本屬大多數種產於東南亞、印度、斯裏蘭卡、緬甸等地,也普遍栽培。我國約有10種,分布於西南和南方。1999 5月1日,世界上最高的巨型竹子在昆明舉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展出。它有40米高,竹竿有30多厘米粗。

竹子(竹亞科)屬於禾本科和竹亞科。因其枝葉優美,優雅獨特,四季常綠,被廣泛應用於園林中,而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①形態特征和類型

竹子是壹種多年生木質化植物,具有地上莖(竹莖)和地下莖(竹鞭)。竹竿通常為圓柱形,很少為四邊形,由節間連接,節間往往是空心的,很少有實心的,節間由蘆葦和桿環組成。每個節點上的分支。葉子有兩種,壹種是莖葉,俗稱葉子;另壹種是營養葉,呈針狀,大小因品種而異。竹花由漿片、雄蕊和雌蕊組成。果實多為穎果。竹子壹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營養生長階段,壹旦開花結果,所有的植物都會死亡,完成壹個生命周期。

根據地下莖的生長情況,竹類植物可分為三個生態型,即單軸散生型、組合軸叢生型和復合軸混合型。竹子的種類很多,在中國有500多種,其中大多數可以在花園中看到。常見的栽培觀賞竹有:毛竹、毛竹、毛竹、毛竹、黃竹、竹竹、竹竹、方竹等。叢生竹(Bambusauentricosa)和毛竹(B. multiplex)、混合箬竹和毛竹等。

②生態習慣

大多數竹子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壹般來說,年平均氣溫為12C~22c,年降水量為1000mm~2000mm。竹子比氣溫和土壤需要更多的水分。它應該有足夠的水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散生竹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由於散生竹基本在春季出筍,冬季前竹子已充分木質化,對幹旱、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適應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低於叢生竹和雜生竹。叢生竹和雜竹的地下莖在土壤中較淺,出筍期在夏秋季。新竹當年不能完全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幹旱,所以在北方的生長普遍受到限制,它們對土壤的要求比散竹高。

③育種方法

不同類型的竹種有不同的繁殖方法。壹般叢生竹的竹兜、枝、莖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因此可采用移竹、埋竹、埋竹、截枝等方法。而散生竹的莖、枝沒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發育成竹鞭和竹節,因此常采用搬竹、搬鞭等方法進行繁殖。

叢生竹和雜竹的繁殖;

1.移竹法(分株種植)選擇生長旺盛的1 ~ 2年生竹竿,在距竹竿25 cm ~ 30 cm的外圍挖開土壤,找出竹竿的莖稈,然後用鋒利的鑿子削去竹竿的莖稈,用土挖開。小竹子可以3 ~ 5根壹簇地挖出來。

2.通過埋樹樁、桿和節點選擇壹個強壯的竹樁,在其上留壹個30厘米~ 40厘米長的竹樁,將其斜埋在種植孔中,並用15厘米~ 20厘米的土壤覆蓋。埋竹竿時,將每個節的側枝剪掉,只留主枝L ~ 2節作為埋竿或埋節的材料。掩埋時,溝深20厘米~ 30厘米。把芽放在兩邊的節上。桿子的底部略低,頂端略高。微斜臥於溝中,覆土10 cm ~ 15 cm。略高於地面,然後用草覆蓋以保濕。為了促進每個節位有隱芽的竹筍生根,可以在每個節位以上8 cm ~ 10 cm的位置鋸兩個環,達到竹青部分,處理後的竹節成苗率可以提高很多。

散生竹的繁殖;

1.用母竹繁育時,應選擇1 ~ 2年生、健康、無病蟲害、新鮮黃竹鞭、滿鞭、竹竿低、胸徑不太粗的母竹。在挖掘之前,確定竹鞭的方向,然後在距離母竹30厘米~ 80厘米的位置切斷竹鞭。壹般來說,大型劉著鞭打30厘米至40厘米,鞭打70厘米至80厘米;中型劉著鞭長20厘米~ 30厘米,而鞭子長50厘米~ 60厘米。挖的時候不要晃動竹竿,用鋒利的刀削掉它的上半部分,壹般保留5 ~ 7根竹枝,然後在預先挖好的洞裏種上人。埋深比母竹原埋部分深3厘米~ 5厘米。定植後及時澆水,覆蓋草皮,打開排水溝,並設置支架,防止風吹動和搖動根部,影響生根。

2.在出筍前,動鞭的繁殖約需1個月。將竹鞭挖出後,將其切成60 cm ~ 100 cm的壹段,用更多的土壤覆蓋,保護根和芽,將其種植在洞中,將竹鞭平放,用10 cm ~ 15 cm的土壤覆蓋,並用草覆蓋以防止水分蒸發。壹般來說,細小的新竹可以在夏天生長。為防止新竹萎蔫,可將1/3竹鞘剪掉,保留6 ~ 7個枝葉。

3.幼苗應在當年播種,以收集成熟的種子。壹般來說,毛竹的種子在壹年後幾乎失去發芽能力。

④栽培方法

竹子的地下莖生長在土壤中,這需要充足的水和空氣。因此,需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缺水,並註意消除竹林中的積水。竹子喜歡肥沃的土壤。壹般是人類的糞便等。應在冬季施用,速效化肥應在生長季節施用。可以砍伐壹片竹林來支持栽培,即在夏季砍伐森林中的雜草,使其腐爛成肥料,同時可以疏松林地表面,改善物理性質,促進竹子生長。舊竹園應該每隔幾年清理壹次,尤其是叢生的竹林。合理的采伐對竹子的養護也非常重要。毛竹的扡插年齡壹般為6-8年,中小型毛竹壹般為4年。冬天是最好的采伐季節。

-

竹子漫談(壹)璀璨的竹子世界

竹子,屬於禾本科,是壹種單子葉植物,具有特殊的形狀,它既不是草也不是木,它的莖是有節的和中空的,壹般以常綠喬木或灌木的形式存在。早在人類誕生之前,竹子就已經在大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據有關資料顯示,世界上大約有70個屬,1.200種竹子,總面積為1.4億公頃。竹子在世界上分布廣泛。從分布來看,亞洲排名第壹,其次是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歐洲的竹林是人工引進的,而不是自然分布的。

目前,竹子在我國分布廣泛,以竹子種植和深加工為核心的竹產業蓬勃發展。被譽為“中國十大竹鄉”之壹的浙江省安吉縣依托當地竹產業資源優勢發展竹產業,弘揚竹文化,走上了壹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張:安吉的竹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根據我的資料,早在宋代,安吉的竹子就已經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到明清時期,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傳統栽培技術。

安吉竹林資源豐富,有7屬49種,總面積98萬畝,占安吉縣國土總面積的33.4%,形成了100多公裏的連綿竹海。除了大面積的野生竹林,安吉竹種園還引進了300多種本地和外來竹種,包括細長直立的毛竹;有珍貴的觀賞竹,開著黃色和綠色的花;有造型奇特的龜背竹,看起來像龜殼相連;紫竹在綠竹葉的掩映下,顯得有些端莊神秘。安吉人將其視為吉祥之物。按照過去當地的習俗,嫁女兒時必須用紫竹做帳桿。還有壹種是產自湖南的竹,也叫湘妃竹。相傳,舜帝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和尋找她們的丈夫,直到哭得死去活來,血淚灑在河邊的竹子上,留下了這斑駁的痕跡。壹個古老的傳說賦予了斑竹濃厚的神話色彩。此外,還有竹節竹、茶梗竹、佛肚竹、黃梗京竹、鳳凰竹和羅漢竹等竹子,不勝枚舉。當妳來到安吉竹園,妳將進入令人眼花繚亂的竹子世界。

竹種園安吉竹博館設有“竹史”“竹資源”“安吉竹產業”“竹萃”等主題展廳,以豐富的館藏實物和史料匯聚古今中外竹之精華,展現竹的龐大家族系統,以及竹與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密切關系。

張:我們安吉人對竹子有壹種特殊的感情。我們出生在竹林裏。天天和竹子打交道,吃穿住都離不開竹子,哪壹天都離不開竹子。

竹漫談(二)竹節中的竹制品反映性格的堅強

是安吉讓我們認識了很多種類的竹子,或者說是各種各樣的竹子,讓我們認識了江南竹鄉安吉。在中國,竹、梅、蘭、菊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它壹直以其空洞、克制和正直的特點為中國人民所稱道,並成為中國人民所欽佩的謙虛、正直和正直美德的生動寫照。

著名學者、楚辭專家文懷沙:在我們國家,古典文學傳統有壹種借物抒情的方式。然後將這種絢麗的性格與人類世界所追求的真善美結合起來,進而得到表演。這種竹子在我們中華民族的詩歌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它沒有香味。如果妳聞到壹股清新的氣息和香味,妳不會聞到它,但在中國文人的理想世界中,竹子賦予了它崇高的品格。從《詩經》中,我們知道在馮偉有壹首贊美它的詩,那就是《七鰲》(章),所以他是在贊美壹個英雄,壹個保衛周朝的魏武公,他用竹子來鼓舞他,用竹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來說明壹個偉大人格的整個(形成)過程。

在中國的文人中,晉代有七位偉大的文學家,他們被稱為“竹林七賢”,因為這七位先賢生活在竹林中,體現了七位文人的性格並將他們的文學才華附著在竹子上,人文與自然相互輝映。

陳子昂以極大的熱情贊美了竹子節。他說了什麽?《春木》春天的樹木繁花似錦,木本的東西也會枯萎繁盛,但有壹點不同:“此節無萎”,竹節沒有萎的概念;“第壹個願望和石頭”,我願意做什麽?這個節日和石頭在壹起,石頭是金屬制品的黃金,石頭的石頭,石頭不會變形,這個節日不會變形。“最終保持忠誠”這首詩是偉大詩人陳子昂的“在我之前,過去的時代都去了哪裏?”,誰贊揚了竹子節。

馬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甲午戰爭,1894出生於甲午戰爭。那壹年是抗日年,所以當日本占領上海時,他拒絕唱歌。他留起了胡子。我看到他的墻上有壹幅畫,用竹子畫的,還寫了兩句話:“驕傲!”

例如,竹子對盲人來說非常重要。盲人走路時應該用竹子。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已故的大畫家姜,他畫過很多偉大的人物。所以這幅畫是關於舊社會的。通過這幅畫,他有諷刺,壹些痛苦,壹種沮喪和壹種怨恨。這幅畫展示了壹個盲人手裏拿著壹根竹子,盲人在這根竹子上行走。畫完之後,他是有意義的。“但有了這根竹子”,“世界就黑暗了”是舊社會。這地方這麽黑,“我有眼睛”,哪裏比得上眼睛?因為我還有壹根竹子帶著我,這是壹個雙關語,壹個是盲人出來使用壹根竹子,另壹個是畫家正在追求的竹子帶他走的路。竹子走的路是壹條高尚的路,即線條是直的,而且有結,這是壹種以開放的心態牢牢抓住竹子的方法。江先生畫得很好,我壹直沒有忘記這首詩。

談論竹子(3)吃、穿、住、行與竹子為伴

文先生的話讓我們對竹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走出人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看看竹子是如何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

據專家介紹,在中國,人們用竹子制作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壹樣長。尤其是在盛產竹子的江南,竹子幾乎是最常見、最便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在今天中國許多地方的人們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等,“靠竹吃竹”的說法應該是成立的,事實也是如此。在那些盛產竹子的地方,以竹子種植、竹子出口和深加工為核心的竹產業早已成為人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和支柱。

特別是在中國的許多竹鄉,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竹子。竹子制成的搖搖車是無數孩子美麗夢想開始的地方。孩子們和竹林壹起吃著新鮮的竹筍長大,用竹筆和紙學習文化,在學校背著竹書包。住竹樓,用竹椅配竹桌,過河走竹橋,用竹竿釣魚,至於其他用竹子制作的日用品和手工藝品,例子簡直太多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竹子制成的衣服和裝飾品。上世紀末,隨著人們提出回歸自然、回歸簡約的理念,服裝行業也出現了崇尚自然的設計潮流。在這樣的背景下,竹制服裝壹度成為時尚界的新時尚現象,若幹年後的今天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服裝設計師嚴玉忠:竹子是壹種天然原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天然原料來表達服裝文化?我們希望逐漸保存這個丟失的東西,然後將這種傳統和現代與壹些現代設計要求和新想法結合起來。對於竹服裝文化,我們如何發展竹的特性,將其融入服裝設計中,我們如何為服裝設計服務,並用它來取代其他面料?

竹制服裝充分利用竹子的天然特性和紋理,以最少的竹子加工,最大限度地將其應用於現代服裝設計理念,創造出古韻與新風格相得益彰的服裝和服裝作品。經過表演舞臺上模特們的演繹,人們不禁感嘆它是如此獨特和自然。

談論竹子(4)竹影在畫面中翩翩起舞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竹子很早就進入畫家們的視野,成為中國繪畫的傳統題材。千百年來,中國人以竹入畫,將這種具有審美情趣的藝術創作過程升華為觀察社會民生、塑造精神品格的過程。

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竹子成為繪畫主題並進入中國傳統繪畫領域是在唐代。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王維非常喜歡竹子,也喜歡畫竹子。雖然我們今天找不到唐代的原始竹畫,但大詩人白居易的壹首詩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竹畫的高水平:“不生自根,不生自筍,仰視如畫,低頭聽聲。”

學者、畫家李巖: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竹子原畫是在宋代,以著名畫家文同最具代表性。文同這位畫家,應該說在中國竹畫史上曾經有過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他的畫竹風格影響了幾百年來人們畫竹到現在的風格。

畫竹在每個時代都有畫家自身精神的烙印,他的精神烙印也是時代的烙印。例如,鄭板橋,清代著名的畫竹畫家,被稱為揚州八怪之首。他是壹個誠實的官員,他非常同情普通人的痛苦。因此,在他的竹子繪畫中,他也表現出了這種想法。有壹本很小的相冊,我們再也看不到了。據說上面只有兩三片竹葉,但上面的詩恰恰給了這兩三片竹葉最好的解釋。他“曹州縣的壹些小官員總是關心他們的感受。”妳什麽意思?我在衙門裏休息,聽到窗外竹聲簌簌,好像有人在向我訴苦。但是我怎麽能為我的小州縣官員解決這麽多個人問題呢?但即便如此,他們的壹點點苦難都連著我的心。“壹枝壹葉總關情”是壹句很棒的話。作為壹個像鄭板橋這樣具有民本思想的清官,他通過畫竹來體驗民情的苦難。我覺得真的值得載入史冊。如此偉大的畫家。

雖然竹畫很美,但我們必須欣賞它。首先要看畫中竹子的整體資質和形態。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它是壹種輪廓之美,壹種氣勢之美和神韻之美;其次,畫壇中的人們更習慣於將畫竹視為寫竹,因為中國書法的筆意和妙意在竹畫中隨處可見。

李巖:比如畫它的竹竿,就要表現它的剛柔並濟。壹般來說,需要用隸書或楷書來畫竹竿、大竹竿和竹節,然後用隸書畫竹枝,這是壹種介於行書和行書草書之間的書法,因此看起來非常挺拔。壹般來說,畫竹葉要用楷書,壹筆壹劃,筆寄回家。中國大寫意以畫竹為主題,在畫中表現出書法的意趣,應該說是淋漓盡致。反之,如果妳沒有書法美學觀,看畫竹就很難體會到它的美學意蘊。

詩言誌,畫傳情。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影響了畫家的心靈,改變了竹畫的風格、氣質和內涵。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生前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繪制了壹幅巨大的竹畫,這幅竹畫氣勢恢宏,散發著濃郁的時代氣息。這樣的竹畫早已脫離了傳統文人畫對竹子枝葉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表達,視野更加開闊,主題博大精深。

著名畫家崔會敏師從國畫大師董壽平。他在繼承前人藝術精華的同時,潛心研究竹畫,博采眾長,走出了壹條個性的新路子。在畫案之前,崔會敏沒有動筆,但他有壹個深思熟慮的計劃。毛筆落下的時候,可以說是筆隨心走,心隨心走。因此,崔會敏創作的墨竹栩栩如生,堪稱竹畫中的精品。

崔會敏:老話說:“畫蘭花半輩子,畫竹子壹輩子”。竹畫是“生時熟”,所以作者不敢下筆,但畫技不錯,作者的思想也逐漸提高到壹個更高的層次。我想我這輩子都學不完畫不完竹子。李巖:竹子的自然生態從古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由於時代的變遷,竹子繪畫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是的,多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過親近和贊美竹子,竹子已經成為中國繪畫中壹個不斷變化的主題。

竹漫談(五)梁上絲竹聲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中國的許多民族樂器與中國的民族音樂作品壹起,被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和海外華人所熟知和喜愛。許多竹子制成的樂器以其獨特的造型、優美獨特的音色和非凡的表現力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許多人,為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增添了無盡的魅力..

童福功先生,中國煤礦文工團民樂演奏家,擅長竹編民族樂器演奏。他精通十多種竹樂。近年來,童先生將中國的竹樂器與優美的民族音樂作品壹起介紹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童復恭先生現在演奏的樂器是壹種非常古老的笙,也叫蘆笙。在中國,除漢族外,還有十多個少數民族也擁有這種樂器。不同民族的笙發聲原理相似,外形也相似。

中國煤礦文工團民樂演奏家二通福貢:這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樂器,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這種樂器的名字叫“氣”。Chi看起來像笛子,但性能和制作完全不同。笛子是這樣演奏的,氣是壹種雙手向內的演奏方法。在中國古代,有壹幅仕女圖等史料。

寇笛古稱“骨哨”,在浙江河姆渡遺址和黃河上遊卡窯文化遺址均有發現,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吹口可以演奏非常歡快的旋律,尤其是它可以模仿各種鳥類的聲音。

童夫公:這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樂器,叫“龍頭弓笛”。這件樂器有壹個弓形的龍尾,看起來像中國古代的弓。弓笛最早流傳於四川,是在唐代大足石刻形象的啟發下發展起來的。弓笛的音色豐富柔和,古色古香,特別適合演奏古樂。

這種用竹子制成的樂器叫梆笛,最初用於戲曲中為河北梆子伴奏,後來發展成為獨奏樂器。邦迪的發音明亮而高亢,適合演奏非常歡快的旋律。

童夫功:這是竹子的“曲笛”。起初,曲笛為昆曲伴奏,後來他發展成為獨奏樂器。曲笛的語調豐富而柔和。

不要以為這個樂器是笛子,請註意它的演奏方法。笛子豎著吹,笛子橫著吹。簫又名,古色古香的音色令人難忘。

這是壹支竹笛,據說是堯舜造的。唐朝以後,它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中亞和歐洲。

巴烏由竹子制成,是傣族和苗族的代表性樂器,音色豐富柔和。

佟福功:這是用竹子制成的“葫蘆絲”,是傣族特有的樂器。葫蘆絲是壹種多管雙管樂器,可以同時發出兩種聲音,音色非常優美。聽到葫蘆絲的聲音就像在西雙版納。

和妳壹樣,我也被這些竹制樂器所吸引,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事實上,有許多美麗宜人的竹制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