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經常會接觸到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事跡材料。那麽,妳掌握了房契材料的格式了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典型先進事跡。歡迎閱讀。我希望妳會喜歡它們。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1曾文忠同誌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品德高尚,模範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誌,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他致力於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他是壹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第壹,我走遍了李村的苗寨,我關註的是貧困村的孩子。

曾文忠同誌以1990的優異成績從師範學院畢業後,誌願到黎族苗族聚居的瓊中縣紅島中學支教,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山區教育事業。為了不讓黎族和苗族同胞的孩子輟學,曾老師走遍了這裏的每壹個黎族和苗族村寨。有壹次,他聽說壹個苗族學生輟學回家結婚,就立即連夜走了30多裏山路來到苗寨,勸說家長讓孩子回校讀書。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學文化素質,曾老師無償為他們補課。他還多次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給貧困學生交學費、買學習用品。曾老師的無私奉獻受到當地黎族和苗族同胞的壹致稱贊。

第二,甘當配角,無私奉獻。

曾文忠同誌於1993年底調到三亞市藤橋中學從事實驗教學工作。眾所周知,化學生物實驗又臟又累,經常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待遇低。但曾老師不計個人得失,加班加點,盡快改變農村學校實驗教學的落後面貌,他還管理著化學、生物實驗室和全校的實驗教學任務。他白天在舊倉庫裏尋找儀器和藥品,晚上在實驗室鑒定提純試劑;他利用節假日和午休時間準備儀器和藥品,利用晚上時間給學生分組上實驗課。短時間內,藤橋中學化學實驗開放率達到100%。1994年,藤橋中學在省實驗教學檢查中取得了99.3分的好成績,全市排名第壹,受到省教育廳的表彰獎勵。從65438到0998,藤橋中學實驗教學部在全市教學評估檢查中排名第壹。

第三,制作教具為教學服務。

為了改變農村學校實驗室實驗設備缺乏的狀況,曾老師認真研究實驗教學大綱,研究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課堂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他認為自己制作教具是解決農村學校實驗設備缺乏的好辦法,寫了十幾萬字的實驗筆記和教具改進材料。並且放棄休息時間,走街串巷,尋找實驗器材的有用替代品,大量制作課堂教學的教具,為學校節省了壹大筆錢。他還積極引導青年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堂教學,他的幻燈作品《在實驗室制造氫氣和還原氧化銅》在省級電化教材評審中獲得三等獎。近年來,曾老師教具獲得省級獎1項,市級獎9項。

第四,積極探索,勇於創新。

曾老師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實踐,致力於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大膽進行實驗教學改革,不斷開拓創新。在長期的實驗教學實踐中,他總結出“實驗引導探究教學法”、“問題模式教學法”等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率先考核實驗綜合能力,註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受到全國中學化學教育協會的重視。曾老師善於在教學實驗中總結經驗,並將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來指導教學。其論文《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入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大型學術文庫,得到教育專家的充分肯定。自1993年以來,曾老師撰寫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有25篇獲獎或發表,其中國家級6篇,省級11篇,市級7篇。

五、實施素質教育,服務農村經濟。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曾老師在完成常規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為當地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為了配合農技部門推廣水稻拋秧新技術,他利用假期輔導學生進行拋秧移栽對比試驗。調查結果使當地農民放心采用拋秧技術,促進了當地糧食的大幅增長。為了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曾老師在福教各個領域不辭辛勞,義務幫助農民分析土壤成分,指導農民改良土壤,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10年來,曾老師輔導學生科技項目共獲獎30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16項,市級11項。

由於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現,曾文忠同誌先後獲得了“海南省優秀教師”、“三亞市十大傑出青年”、“海南省優秀科技導師”等榮譽稱號。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2郎溪縣建平鎮中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簡·王聲,書記、主任“扛起”男人,把責任和擔當牢牢扛在肩上,在防汛搶險最前線,帶領群眾沖鋒陷陣,打響了“家鄉保衛戰”。

以雨為令奮戰壹線

位於中仙河北岸的中溪村葛場圩,面積4000多畝,壟窄體薄。1999洪水後壹直沒有通過洪水考驗。19年6月的壹個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簡·王聲被窗外的雷聲驚醒。作為壹個年輕人,他有足夠的防洪經驗。他天壹亮就起床,組織100多人巡堤,分成兩個重要地段,交給兩個村民小組緊急調配樁、土、碎石、彩條。

6月24日上午9時30分,葛場蕭中河外河段出現險情。建立即組織救援隊員和壹臺挖掘機進行打樁救援。他帶領三名隊員在水中呆了壹個小時,幫助挖掘機打完了10多根木樁。由於外河崩塌,水深又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後調來壹臺挖掘機和五臺拖拉機加緊施工加固大堤,壹直忙到下午5點才完成除險。在接下來的十天裏,簡·王聲帶領突擊隊在昌松集市上作戰。發現壹個險情,及時化解壹個,十幾個險情被* * * *化解。

率先進行生死考驗

6月21日晚1時,簡和60多歲的老人付正在葛場大堤上巡邏。突然,他們看到堤下的泄洪閘在滲水,水流越來越大。堤壩隨時都有坍塌的跡象。壹旦垮塌,3000多畝農田直接被淹沒,給整個中溪村帶來壹場洪水。危險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壹幕我沒辦法多想。簡·王聲不顧勸阻,撿起旁邊的舊水泥板和彩條,跳入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中,抓緊施救。老黨員傅被簡的行為所感動,壹起跳入水中。他們兩人幫忙完成了封堵涵洞閘門的任務。他們在水中掙紮了1多個小時,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封堵了涵洞。隨後趕到的搶險突擊隊開著1挖掘機,在泄洪閘的混凝土板上鋪了壹層薄膜,全部用土覆蓋,最終確保了泄洪涵閘的安全。

洪水不減我怎麽在家?

為了保證中西村兩個排灌站的正常運轉,簡·王聲利用與排水相關的專業能力,堅持在排灌站夜間值班。每三個小時出去觀察壹次水情險情,近20天沒回家了。雖然3臺機器在汛期前已經檢修過,但連續的工作導致王村圩1臺機器出現故障。建及時發現,連夜聯系水利專家進行連夜搶修。由於處理及時,村裏沒有發生內澇。連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隨時有決堤的危險。正在忙著轉移群眾的簡·王聲接到妻子的電話,要求回家幫忙搬家。為了轉移更多的人,簡·王聲毅然掛了電話,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搬運家電,直到所有的人都被安全轉移。簡·王聲在家中壹樓進水後,為了不占用安置點的床位資源,安排妻子和70歲的父親安置在家中二樓。

善如水,愛無聲。

大雨不斷,危險越來越嚴重。出於安全考慮,簡·王聲提前帶領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通知轉移,通過動員村民走親訪友、在安置點安置等方式,安全轉移群眾1000余人。7月3日淩晨,由於開發區水庫泄洪,高水位的葛場堤出現漫堤。眼看守護了十多天的大堤就要倒了,簡·王聲強忍悲傷,把住在大堤上的60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並安排兩名村幹部在敬老院做後勤工作。

由於防範工作到位,中溪村雖有4間房屋倒塌,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決堤後,簡·王聲帶領村“兩委”幹部實地查看受災農田,及時上報災情,查看房屋受損情況,阻止普通群眾返回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洪災形勢嚴峻後,簡·王聲立即組織了壹支20人的打樁隊伍和壹臺挖掘機前往三岔村積極開展支援、裝載木材和清理泥土等工作。之後,他帶領5個人連續3次打樁,500多根樁牢牢地固定在三岔大堤上。考慮到村裏受災情況嚴重,簡·王聲還利用微信朋友圈號召從中溪村走出去的知名企業家積極集資捐款,幫助村民搞好災後的自我建設。

在災難面前,同誌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沖鋒在前,沖鋒在前。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人身安全,為大家放棄家庭的行動,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贊譽,譜寫了新時期村黨組織書記抗洪救災的壯麗樂章!

典型先進事跡材料3古代大禹治水,三次不進家門。如今,夏這位好民兵,已經翻了5次家卻沒進,拋開個人家庭受災的困難,沖鋒在抗洪搶險第壹線。照顧家裏每個人的舉動,在當地是壹段佳話。

夏是縣人武部民兵預備役應急骨幹分隊隊員。他家所在的唐山鎮高樓村三角莊,在“5·25”和“6·4”兩次洪水中遭受了嚴重的沖擊。幾十間房子被淹,生產生活用品幾乎沒有。洪水帶來的泥漿鋪天蓋地,大街小巷、居民家中到處都是泥漿,是我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壹。

5月25日淩晨2點,縣人武部接到第壹個救援電話。年僅19歲的夏連自己家壹樓的水都顧不上。他的母親不顧壹切地尋求幫助來拯救自己,她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家。她緊急受命隨隊外出,盡壹切努力沖破洪水,在黑暗中長驅直入於洪駕校,成功救出16被困人員。接下來的十天裏,夏跟隨隊伍在最需要的地方參與救援,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壹線。巡邏、搶險、救護、清淤、清掃等工作成為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官兵的主旋律。

5月26日,應急分隊奉命在成南高速出口清淤、清掃街道。夏的家就在搶險清淤段。他剛剛看到母親和哥哥在外面清理被洪水浸泡的家具和電器。

成南高速收費站出口下的金水都小區路段被山洪沖擊,厚厚的清泥路面坑坑窪窪,急需修復。夏拿著鐵鍬馬不停蹄地從門口經過,那麽對於石阡縣的46萬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快速打通我們縣唯壹的高速生命通道。

“5.25”災難的余溫還未消散,催發“6.4”洪災更是慘烈。正在恢復災後重建的金水之都小區及其周邊居民,在遭受洪水肆虐後,壹片狼藉。夏62歲的爺爺夏開的百貨商店被淹壹米多,店門被沖走,很多物品被洪水沖走,損失慘重。

面對自然災害和困難,的夏應急分隊沖鋒在抗洪搶險的第壹線。6月5日,夏隨部隊前往金水社區距離爺爺店鋪100多米的地方,搶救被困群眾,清理巷道淤泥。他壹時沒時間幫爺爺,跟著部隊去了更需要幫助的地方。

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綠色軍裝。在抗洪搶險的十多天裏,夏隨隊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連續戰鬥精神,5次出家門,踐行“平時看得見、用得著、急得著”的訓練要求,展現了忠誠為黨為人民服務的軍隊和軍人形象。

我們是受害者,但我們更是民兵和戰鬥人員。身材高大的民兵預備役戰士夏說。